“书法教育进课堂”的价值及其实现

2014-04-29 00:44:03郑可春潘丽玲
江苏教育研究 2014年4期
关键词:书法教育价值策略

郑可春 潘丽玲

摘要:《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其必将有助于传承优秀的文化艺术,体现教育公平的理念,并使得教育闲暇文化理念得以重构。但书法教育进课堂在实践中遇到了一些现实难题,诸如教学设施配备不齐、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专业书法师资短缺、学习主体普适性存疑等。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处理好传统写字经验与现代教育技术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书法学习与学科课程学习之间的关系,处理好短期师资培训与长效师资培养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书法教育;价值;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4)02-0038-04

2013年1月,教育部颁发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规定从2013年春季学期开始,书法教育将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并纳入教育督导的专项内容。[1]于是语文界和书法界为之欢呼雀跃:书法教育的春天来了!看得出,对书法教育进课堂,业界已经期待已久,在“汉字危机”愈演愈烈的背景下,《指导纲要》的出台,仿佛给沉寂已久的中小学书法教育注入了一剂“强心针”。然而,在欣喜之余,必须冷静下来思考该如何解读《指导纲要》,如何领会其内涵并执行其指导意见,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肃课题。

一、书法教育进课堂的现实价值

书法教育进课堂,是业界期盼已久的心声。《指导纲要》的发布,激起了人们更多的企盼。那么,把书法教育纳入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有哪些价值?

1.有助于传承优秀的文化艺术

随着键盘时代的到来,教育部门、学校和学生已经逐渐淡化了对书法艺术的继承,出现了提笔忘字、字写得东倒西歪等诸多不良现象。人们普遍担心,长此以往,书法真的只能成为文化遗产了。

许慎云:“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古曰本立而道生,知天下之至啧而不可乱也。”[2]意即文字是经史的根本,治理国家的基础,是传承文化的载体,是后人认识古代文化的根据。可见,汉字的识写教育是汉文化得以传承的载体。周汝昌先生认为,把字学好写好,是每个中国人必须完成的课业,亦即及格的国民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必然对推进书法教育,继承优秀文化传统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指导纲要》指出:“感受汉字和书法的魅力,陶冶性情,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3]识字写字是学生系统接受文化教育的开始,书法教育有其他学科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实,在《指导纲要》颁布之前,广东、湖北等省份已经要求在课程中安排书法教育课,要求保证课时,并编写了专门的书法教材,组织开展师资培训,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这一次不同,《指导纲要》要求全国范围内所有省份所有中小学都必须做到让书法教育进课堂。这种教育行政部门对书法教育重视的姿态本身就值得肯定;若能落到实处,必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2.体现教育公平的理念

教育公平的观念源远流长,追求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古老的理念。从历史上看,古希腊的大思想家柏拉图最早提出教育公平的思想,亚里士多德则首先提出通过法律保证自由公民的教育权利。在两千年前,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也提出“有教无类”的朴素教育民主思想。但是,一直以来,由于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不重视书法教育,在中小学课程设置上没有让书法教育获得应有的位置,使得家长争相让孩子参加校外书法培训。在这种情况下,家庭财力较好的孩子就享受到了优质的书法教育资源,而家庭经济一般的孩子只能接受一般的书法教育,甚至无法接受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基本理念第一条就指出:“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写好汉字。”[4]此次书法教育改革的一个目的,就是要让“每一个学生”写好汉字,力求每位学生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地写字,并不断提高书写水平,进而有一定的书法素养。面向“每一个学生”,其实就是教育公平理念的重要体现。

3.重构教育闲暇文化理念

从社会总体进程来看,农业自然经济的闲暇已成为过去,紧张忙碌的工业快餐文化是当代人的追求。自然经济状态下的闲暇文化理念已被打破,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快餐文化理念已经直接冲击着教育。那么,是不是当今教育就确实不需要“闲暇文化”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在信息时代快节奏文化的背景下,闲暇文化的重构恰恰是必要的、有益的。目前,我国社会发展还处在转型期,由于旧秩序正在被新秩序所替代,很多社会现象还比较混沌,因此,这一时期的一个显著特征就在于有很多社会假象。比如,有一种观点认为,在信息社会的环境下,汉字书写显得不太重要了,因为未来社会是数字化时代,为什么还要强迫学生用他们以后几乎用不到的写字方式,来浪费时间学习书法呢?事实上,书法不仅是一种书写方式,还是一种修身养性、享受闲暇的有效路径。“欲速则不达”,在教育,尤其在基础教育领域,没有循序渐进的闲暇心态,就不可能使得学生静心、耐心为学、处事;如若总是想走捷径,终究不能很好地提高教育的质量。因此,信息社会不需要汉字书写这一观念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认识误区。坚守书法教育、重构闲暇文化理念,对于学生素质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二、书法进课堂的现实困境

《指导纲要》的出台,对中小学书法教育现状的改观,无疑有诸多益处,但在实际操作时遇到了一些障碍,“书法教育进课堂”依然存在着一些难题,而且这些难题在具体实践中是无法回避的。

1.教学设施配备不齐

教育现代化的本质,是使教育发展服从并适应经济发展,为现代化经济服务。其核心是促进现代化经济的科学发展和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基于教育现代化的本质和特征,学校的教育教学装备必须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互动数字实验教室、校园智能广播系统、电子阅览室、电子白板教室等现代化教育手段教学设施的配备,已成为教育现代化的标志,也被很多地区纳入教育现代化考核的指标。“告别黑板历史,白板进入课堂”,这样的宣传和报道随处可听到和见到。书法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其教育必须依托一些传统的工具、通过一些传统的手段来进行,如示范用的黑板、临摹用的字帖、写字用的笔墨纸砚等。而这些往往是教学设施现代化建设所忽略的盲点,因而很多学校也没有配备,客观上不利于书法教育的开展。

2.学生学业负担过重

《指导纲要》要求,初中阶段继续用毛笔临摹楷书经典法帖,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尝试学习隶书、行书等其他字体,了解篆刻知识等;高中生可以通过书法选修课深入学习,发展特长,可尝试书法创作等。在合理安排书法教育的教学时间方面,《指导纲要》要求义务教育阶段书法教育以语文课为主,也可在其他学科课程、地方和校本课程中进行。其中小学3~6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用于毛笔字学习,普通高中可开设书法选修课。[5]可见,《指导纲要》在中学阶段没有安排专门的书法教育课时,学习书法还是得看学生的学习兴趣。相似的情况是,教育部之前也曾发布过加强书法教育工作的通知,地方教育部门也转发过,但对中学则没有硬性要求。由此可见,在应试教育的语境下,初中和高中学生学业压力都比较大,在学业和书法之间,大多数学校和学生还是选择前者。因此,在中学阶段,引导学生花费时间和精力研习书法,缺乏可操作的现实性。

3.专业书法师资短缺

根据《指导纲要》的精神,2013年春季学期,书法教育已全面进入中小学课堂,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各个学校如何解决师资的问题?如果随便找个老师代代课,岂不更是有害于学生?更是耽误了学生的书法学习?笔者走访了镇江一些学校,有老师坦言,硬笔书法还可以教,但软笔书法自己都写得不好,怎么来教学生呢?同样,不少校长对“书法教育进课堂”也面露难色,普遍做法是让语文或美术老师兼教书法,多数学校缺专职的书法指导教师,尤其是毛笔书法师资更是难找。以上现状,全国各地情况也大致差不多。因而,书法教育专业师资短缺成为书法教育进课堂比较大的一个难题。

4.学习主体普适性存疑

《指导纲要》要求每位学生都必须学书法,虽然不要求考试,但也要求达到合格标准。但是,作为一门艺术,书法尤其强调学习者的个人兴趣,对学习者的天赋也有一定的要求。有些学生对书法有一定兴趣和天赋,但相反的情况也客观存在。就像有些学生不喜欢画画,不喜欢弹钢琴一样,有些学生就不喜欢书法,一提起练毛笔字就皱起眉头。如果硬是要他耗时费力去学习书法,其结果可想而知。可见,“书法教育进课堂”本意是好的,但对那些不想学或不适合学书法的学生来说,这个问题的确比较棘手。

三、书法教育进课堂的应对策略

《指导纲要》是指导性意见,学校在具体操作中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具体的难题,关键是如何应对,如何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使得《指导纲要》精神能够得以贯彻落实,让书法教育走进课堂,真正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品质,从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1.处理好传统写字经验与现代教育技术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不要忽视传统书法教育的经验,“提笔就是练字时”[6]等传统书法教学理念依然适用,基本的书法教学用具要配齐,传统的书法教学方法要珍视。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使书法教学得到进一步优化。“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多媒体教学可以把图像、文字、声音等多种信息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体验。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学习书法的效率相应就会提高。多媒体技术在书法教学中还能还原传统文化的氛围,增强学生的书法表现欲望;还能清晰展示书法技法的微妙变化,增强学生的技法表现力。同时,还要利用各类教学平台的搭建和教学软件的开发研制,给书法课堂教学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多样化教学手段。

2.处理好书法学习与学科课程学习之间的关系

从学生的角度看,许多人对书法并不排斥,他们只是担心书法学习与学科课程学习相冲突,其实大可不必有太多顾虑。书法是国粹,是文化,学好了可提升素养,能进一步促进学科课程的学习。即使那些对书法不感兴趣,或缺乏书法天赋的学生,虽然他们对书法不能“一见钟情”,但人是有能动性和可塑性的,可以对他们进行后天培养,让其对书法逐步产生感情。再者,笔者特别建议学校开设“书法鉴赏”选修课,学生只要动眼,无需动手,就能领略到书法艺术的魅力,学起来不感觉到吃力。而一旦他们对传统书法文化有兴趣,审美水平和鉴赏能力得到提高,无疑对学科课程学习也是大有裨益的。

《指导纲要》规定,义务教育阶段书法教育以语文课为主,也可在其他学科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中进行。各科教师都要在板书、作业批改和日常书写中发挥表率作用,成为学生认真书写的榜样。处理好书法、语文、其他学科三者之间的关系,主要处理好课程内容的区别与联系,处理好硬笔书法与毛笔书法、规范汉字书写和书法艺术、书法技能与审美情趣之间的关系,进而使学生的书法学习和学科课程学习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3.处理好短期师资培训与长效师资培养之间的关系

当下,缺乏专业的书法师资是较为棘手的问题。《指导纲要》也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要求学校可以聘请书法家、书法教育工作者、有书法专长的家长作为兼职指导教师。[7]但这只能是权宜之计而不是长久之计。建议有关师范院校设立书法教育专业,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综合类高校艺术学院开设书法专业,以扩充中小学专业书法师资队伍。师范院校相关专业不仅要教会学生书法技能,同时还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的书法教学方法。另外,在进行教师资格考试时,对考试对象要附加书写考试,对申请语文教师资格的更应提高要求。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充足的优质教师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满足,因而需要各地教育部门与当地书法协会等专业机构联合举办短期培训班,对教师进行书法培训,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培养出一批基本合格的专、兼职书法指导教师。

没有汉字,就没有汉文化教育;没有汉文化教育,就没有书法的未来;没有汉字书法的基础教育,就谈不上书法和民族的未来。[8]《指导纲要》的颁布对中小学书法教育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但其指导意见要真正得以实现,需要一个从尝试到逐步完善的过程;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需要教育主体认真领会《纲要》精神,认识到其价值所在,克服现实中存在的一些困难,找到切实可行的路径,促使教育界和书法界群策群力,一起将书法这门传统文化艺术发扬和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3][4][5][6][7]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EB/OL].(2013-01-18)[2013-06-01].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714/201301/xxgk_147389.html.

[2][汉]许慎.说文解字[M].[宋]徐铉,校.北京:中华书局,2004:18.

[8]沈鹏.书法的教与学[J].中国书法,2003(1).

责任编辑:杨孝如

Value and Reality of Calligraphy Education in Classroom

ZHENG Ke-chun & PAN Li-ling

(College of Teachers Education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212013, China)

Abstract: School Calligraphy Education Guidance demands that calligraphy be subsumed into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instructional system, which will be helpful for inheriting excellent culture and arts, representing educational equity, and reconstructing the belief of leisure education. Yet the practice encounters some realistic difficulties, such as incomplete teaching facilities, students heavy burden of learning, lack of professionals, suspicion of learning subjects fitness, etc. To solve the problems above, such relationships need to be dealt with as traditional handwriting experience and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calligraphy learning and subject learning, and also short-term teacher training and long-term teacher cultivation.

Key words: School Calligraphy Education Guidance; calligraphy education; value; strategy

猜你喜欢
书法教育价值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数学大世界(2018年1期)2018-04-12 05:39:14
一粒米的价值
珠三角中小学生书法教育现状及分析
戏剧之家(2016年22期)2016-11-30 17:31:08
“给”的价值
墨香满园
基于中小学书法教育实施背景下的师资建设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46:47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