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发禁”有理吗?

2014-04-29 00:44:03
高中生学习·高一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政绩观论点底线

改 编

下面是不同论点下对原材料的不同“改编”(运用)。

论点一:守住我们的道德底线。

今年2月,来京打工的18岁姑娘石芳丽骑电动车不慎将一位76岁的老人撞倒,石芳丽当即送老人到医院就医。在扶不扶的问题上,石芳丽选择了扶;在上不上医院的问题上,石芳丽选择了上——石芳丽把工作辞了,为的是更好地照顾这个被自己撞伤的韩大爷。

自己不慎将老人撞倒,“没想过撂下老人偷偷跑了”,送老人上医院,这无疑是一条道德的底线。石芳丽守住了道德底线,守住了做人的原则。在世风日下的当今,这难能可贵。

点评

选择以石芳丽的言行为叙述重心,并且适度加以放大,是在为后面的议论打基础。这样的素材运用告诉我们:叙述事件时心中要明确目的和方向,这一点非常重要。

论点二:媒体要关注社会正能量,要有担当。

石芳丽撞人后辞职陪护事件,经媒体广泛报道后,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央视栏目《焦点访谈》以“一次相撞,一段缘分”为题报道了这一事件,称“石芳丽事件”是“温暖的故事”,认为无论是石芳丽还是韩健老人一家,都值得“点赞”——媒体的正面引导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在有偿宣传甚至新闻敲诈屡见不鲜的今天,这一新闻事件的广泛传播与受众的热烈互动,让我们看到了媒体人的社会责任,看到了媒体在提升全社会道德责任感方面的重要作用。

点评

学会截取为自己所用的信息,并在截取信息的基础上做简单述评,作为对事实材料的归纳,为后文的说理和分析奠基。

论点三:拔高宣传是一种畸形政绩观,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石芳丽肇事没有逃逸,并及时将韩大爺送往医院救治,甚至还辞职陪护老人,这是一个公民的分内之事。在让国人纠结“扶不扶”问题的当今,石芳丽是该宣传,但她的家乡拔高宣传却让人费解。除了急忙给石芳丽贴上“诚信”“担当”的道德标签,还部署了一系列的活动……这背后的意图是什么?

不难看出,地方政府的行为完全是出于某种利益诉求,是在做表面文章,是一种畸形的政绩观在作怪,这种宣传自然让人生疑,效果也大打折扣。

点评

先说“该宣传”,再说“拔高宣传却让人费解”,在对比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显出叙述者的机智;同时,高度概括与剪辑整合也是转述的要诀。

猜你喜欢
政绩观论点底线
为民造福就是最大政绩——树立正确政绩观
当代陕西(2022年7期)2022-04-26 07:40:24
树立正确政绩观
真相与底线
树立正确发展观、政绩观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在盐业落地生根
中国盐业(2018年18期)2019-01-14 01:17:10
戈恩被捕:底线不可碰
汽车观察(2018年12期)2018-12-26 01:05:28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
守住我国粮食安全的底线
学习月刊(2015年3期)2015-07-09 03:51:06
底线
小说月刊(2015年7期)2015-04-23 08:59:13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
“法治GDP”变革政绩观
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16: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