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伟?周涛?张乐佳
目前高校面临的学生管理工作的形式复杂而多变,身为高校体制改革的一线实践者,辅导员面临着更多挑战。将人力资源管理原理运用到学生工作管理中,将学生工作上升到战略发展角度,以人为本,对学生进行心理和行为研究,差异化对待,善用激励理论体系,在方法手段上紧跟时代,大胆创新,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实现人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1.树立师生共同愿景,建立战略管理意识
战略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组织制度结构、文化建设、工作设计、评价考核等多个方面和层次。我们应将学生工作事业的文化建设工作是实施战略管理的首要条件,建立辅导员与学生间的共同发展的远景目标,以文化之道御管理之术。以德为本,创建“尊重人,关心人,凝聚人,造就人”的文化氛围,并将这种文化充分渗透到日常的管理流程中,充分发挥文化对于管理的统领作用。
与此同时,在实施战略管理时,要准确处理好由硬性到柔性的转变。软性管理更注重人性的顺应,以理服人,以德服人,这就要求我们辅导员加强师德建设,塑造自我人格魅力,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充分爱护、尊重学生,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共同,在教育管理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召学生,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
2. 实现差异管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在服务性工作方面,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不同阶段的各类需求。不同工作侧重于不同的指导领域,建立集学业指引、生活资助、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多种机构为一体的辅助体系,在学生确有需求的领域做好服务与指导工作。同样,在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组织中,辅导员可以在尊重民主意愿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将不同特质的学生组合在一起,使学生能力和他们的工作职责相匹配。学生工作说到底还是学生自己去完成,辅导员所能做的管理工作就是协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工作中互补融合,有利于学生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学生间的合作和相互学习。
3.善用激励管理,激发学生潜能
“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大学生都具有独立的人格和各自的特性,高校管理中,在必要的约束机制下,辅导员要多用激励的手段,激发学生的潜力,唤醒自我发展的强烈意识。
学生的需要多层次性和多样性导致了不同的激励方式和手段,如何取舍就需要辅导员灵活把握,应时而作,应事而动。物质刺激法是最简单的激励方法,设置的物质刺激力度要同学生的工作价值成比例。此外辅导员也应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发潜在资源,对学生进行工作激励。让学生参与到管理学生的过程当中,一方面可以协助执行指令,另一方面也建立起了良好的沟通平台。让学生通过参与管理,切身经历困难挫折,处事能力得到锻炼,责任感和使命感得到增强。
重视情感激励的重要作用,辅导员对于学生来讲亦师亦友,辅导员的尊重和关心给予学生的激励强度是非常之大的。辅导员要注重情感激励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角色,学生对来自老师爱护和帮助的感知,有助于他们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和极高的热情,发挥出最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以此获得一种感情上的平衡和寄托。
任何一种激励措施都有其利弊,在选择激励手段及方法时,辅导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当前不同层次的需求,根据不同情况建立不同的学习和工作目标,有针对性的完善评价体系,最后选择最适当的渠道对学生进行激励,强调心理的作用,使用外激励的同时更注重内激励的形成,激发学生的热情,形成强烈的动机,相互促进,使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发挥最大的能动性。
4.强化创新管理意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首先是管理理念的创新。“以人为本”并不是让辅导员担当保姆的角色,而应该是以学生的未来发展为本,重视受教育者的人文精神的养成和提高,注重学生人格的完善和健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开辟多种渠道,因势利导,在一定程度上允許学生犯错,给学生以充分的空间创新和发挥。
其次,管理体制的创新也应该跟上管理理念创新的步伐,针对学生群体不断改变的大环境背景,我们要不断完善制度体系以应对学生的多方位需求。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和教育引导,不应该仅仅受到辅导员的主观支配,更应该建立相应的制度条例来规范健全。这就需要高校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学生的行为、态度、动机的研究,出台更加规范的评价标准和衡量体系,建立更完善的帮扶机制和教育管理系统,为学生的成才构建一个良好的环境。
此外,辅导员要要利用先进的管理技术手段处理工作。能够熟练应用网络等现代科技手段对学生进行健康科学的引导,以不变的态度和多变的手段方法来进行教育管理工作。注重与时代的接轨,时刻关注学生的发展趋势和思想动态,了解学生所关注的,知道学生关心的,丰富知识,扩展与学生交流的平台;有意识的消除师生间的隔阂,拉近距离,让学生对辅导员产生信任感,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自身魅力和感召力影响和规范学生的行为,从而真正建立起体现关爱的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