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新建园存在问题及对策

2014-04-29 00:44吴晓政等
果农之友 2014年4期
关键词:乾县建园矮化

吴晓政等

乾县地处渭北旱塬苹果优生区,境内海拔高度536~1460米,年平均气温12.7℃,土层深厚,土壤疏松,透气性强,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境内空气、水源质量好、无污染,是全国55个苹果重点生产县,陕西省37个优质苹果基地县之一,先后被评为全国苹果标准生产基地县,中国苹果生产20强县,中国果菜加工10强县和全国果菜标准化建设10强县。苹果产业已成为为乾县四大支柱产业之一,苹果收入是乾县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来源之一。

由于乾县大部分果树是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发展起来的,在作务和管理过程中存在许多误区,树形培养不规范,施肥不合理,品种布局清一色,管理粗放,使成龄树树势衰弱, 产量和品质下降,腐烂病严重,鉴于以上诸多原因,乾县苹果栽培技术的更新,品种的更新,作务的更新迫在眉睫。近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果业局的精心指导下,在园艺站的具体配合下,推广以“大改形”为中心的四项关键技术,实施果园更新改造和新建园技术推广,每年淘汰无效益老果园5 000亩左右,发展新苹果园1万亩左右,为乾县果园新老接替和品种更新打下基础,但在我们下乡指导和检查工作中,发现新建果园的质量和幼树树形培养存在许多问题。

1 存在问题

1.1 苗木质量参差不齐,令人堪忧

笔者走访了乾县几个集镇秋季苗木市场,市场上的苹果苗木大部分来源不清,品种不纯,问题是:从什么地方来的苗子,有没有检疫,品种能不能保证,矮化苗中间砧型号是多少,基砧是什么都含糊不清,苗子是否有病毒,有病毒咋办,也无法确定和处理,再看苗子质量,大部分为速生苗,根系多为须根,侧根几乎很少,且长度不够,根本够不上一级和二级苗木。这样的苗子, 农民买回去后,建成果园,对果树的成活率、生长发育、栽培管理都会带来很大的麻烦和损失。

1.2 定植坑不标准,栽植随意性大

在建园当中,发现大多数农民,对建园的田块土壤、地形及建园走向不进行调查分析、处理规划,看是不是盐碱地,红壤土和沙土,土壤是否需要改良,是不是地势低凹,容易受霜冻,是南北行建园还是东西行建园,这些问题都不考虑,并且为了实现单位面积多栽树,错误理解密植,就采取窄株窄行,行距在2.5~3.5米不等,栽植坑不规范,由于人工价值越来越高,应用机械挖坑越来越普遍,机械挖坑固然省时省力,但大多数机械设计不尽完美,不是将坑内土完全翻出坑外,而是大多数挤向坑的四周,造成坑壁四周土壤致密压实,坚硬,不利于幼树根系生长发育。还有部分群众,图简单省事,一锨一个坑,坑又小又浅,使幼树根系不能完全舒展置于栽植坑内,这样栽的树很难成活,即使成活后也发育缓慢。

1.3 矮化树定植,技术措施不高

近几年来,我们大力推广适宜地区矮化苹果建园,因其矮化中间砧或矮化自根砧的特定效能,嫁接苹果后能使果树生长比乔化树体矮小,树冠小,易管理,易成花,早成形,早结果,早丰产,能密植等优越性,使矮化苹果成为当前乾县苹果栽培的主要模式,乾县现有十多年的矮化嘎拉,矮化富士,矮化金世纪,红将军,短枝型富士等,但是,经过二十多年矮化栽培,我们在下乡调查中发现,凡是2000年左右栽植的矮化富士,大多数为M26中间砧,中间砧的长度均为30厘米,栽植时矮化中间砧全部入土埋完,造成树体高大,生长过旺,与乔化树基本没有区别,2000年后,我们发现此问题后,提出南部灌区中间砧露出地面15~20厘米﹙2/3)北部旱地露出15~10厘米﹙1/2~1/3﹚,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中南部灌区,矮化砧入土10厘米,影响幼树发育,且易早衰,根基部培土20~30厘米,也是如此,且在国家苹果产业体系对矮化苹果根系调查中发现,入土过深的中间砧和品种极易生根,而且使原基砧根系萎缩退化,这项调查正符合我们下乡中发现十多年的矮化树易从地面或离地面不远处折断,挖其根系,只有周围部分须根、侧根,并无大型主根的原因,并且根系距地面较近,如遇干旱或雨涝、脱肥现象,树上表现马上极为明显,所以矮化建园,我们应采取什么样的技术措施,是矮化建园中的关键问题。

1.4 树形选择和培养不规范,拉枝不到位使幼树难以早成形

苹果栽培模式经历了从乔砧栽培到矮砧栽培,从乔化密植到矮化密植,栽培制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已经走向宽行密植的高光效树形培养时期。但是,我们调查发现,一些老果区,老果农凭借老经验,树形依然为主干疏层形、小冠疏层形,树未挂果,行间已经接头,株间交叉,人在果园已难以行走,机械操作更是无法实施,底部大枝距地面太近,且夹角小、粗度大,树形紊乱,级次不清,光照不良、难以成花,果小质差,病虫易于滋生繁衍。

有的果园采用宽行建园,树形能按照矮化纺锤形或主干型整形,但不规范,枝组配置不合理,中干不强且歪斜,拉枝不到位,过于惜枝,单株留枝量太大,个体光照不良,难以成花,拉枝技术不成熟,拉枝的时间掌握不准,造成拉枝反弹,拉成弓背型,有的应疏不疏,变为拉枝,在树冠内胡缠乱绕,扰乱树形,影响光照。

1.5 间作作物影响幼树发展

调查中发现,大多数群众在新建园的行间喜爱套种其他作物。我们知道农民爱地、惜地的初衷,也提倡合理用地,并实现土地最大的经济效益,但我们不能顾此失彼,为了多打点粮,多收入些,不顾幼树的生长发育,我们也提倡果园行间套种低杆浅根作物,如豆子、花生、中草药、绿肥等,但一定距果树要远,不能与果树争水肥,更不能影响通风透光。但调查中发现大多数群众在新建园中,种小麦,玉米、油菜、高粱,更严重的还在行间假植了其他树苗,像这样的幼园要实现早成形、早挂果简直是纸上谈兵,不现实。鉴于以上种种问题,笔者对新建园提出几点意见,供建园果农参考。

2 对策

2.1 优质大苗建园

建园选用三年生大苗,并且砧木品种要纯,最好为脱毒苗木。大苗标准:从苗木品种接口上10厘米处,干径粗度为1.0~1.3厘米,苗木高度从品种接口处高度在1.2厘米以上,有20厘米以上的侧根5条以上,须根发达,密集。中间砧木长度或自根砧长度在20厘米左右,最好带分枝,为优质大苗。最好选用国家科研单位或委托有苗木生产资格的大型育苗企业的苗木,并签定采购合同,保证苗木质量纯正可靠。

2.2 选好园地、挖大坑、施好肥

果园选址应先考虑交通、灌溉、土壤肥沃、自然条件较好的避风向阳地块,比如水源充足、水土流失较少、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较高的田块,最好采用南北栽植行,霜冻和冰雹等自然灾害较少,再进行规划,配置授粉树,授粉树占果园总株数的10%~30%。

要挖1米见方或0.8米见方的坑,回填时亩施入过磷酸钙500~

1 000千克,有机肥500~1 000千克,与回填土混匀,回填到距地面40厘米 时,再定植果树,栽后立即浇水,再堆起8~10厘米高,宽度约1米的垄,垄上铺1米以上的黑色地膜,保墒增温。

2.3 矮化砧应用建议

一般旱地建园,矮化中间砧露出地面3~8厘米,旱地中间砧长度为20厘米,不让品种生根为宜,水灌区中间砧露出地面8~12厘米(中间砧砧段长度为25~30厘米)。

前期建园应先将矮化中间砧全部埋入土中,发挥中间砧生根优势,使树体早成形,栽植时露出地面2/5的中间砧也全部用湿土起垄覆盖至品种接口处(品种接口露出垄外,等幼树成形后进入挂果期,再刨去中间砧周围多余的覆土,断掉中间砧上部分根系,使树势缓和生长,使基砧根系正常发育,断根时不要离主干太近,应距主干50厘米处,将土取开,断其中间砧生根,将中间砧逐步露出地面,不能取之过急,防止树体过早衰弱,也不能取得太晚,防止矮化树发展为旺长树、徒长树。)

2.4 高细纺锤形,或主干形整形

选用合理的株行距、合理的树形是丰产、优质的基础,也便于管理和机械化作业,纺锤形,主干形整形,适合宽行密植。矮化果园能保证果园群体充分受光的条件,整形技术标准为:主干高度90~100厘米,主干、中央领导干直立强壮,在中心干上,每10厘米左右留一个结果枝,结果枝与中心干的粗度比例为1∶5,当结果枝长至20~30厘米时,拉至110°~120°,同一方向上的结果枝上下距离为50厘米左右,使枝条呈下垂状生长,结果3~4年后应进行更替,全树保留40个左右的结果枝,必须克服主从不分,宾主不清,上强下弱,级差太小,枝组太长,枝量太大,树冠太高,冠间太挤,交叉重叠等弊端,通过整形修剪和拉枝,使矮化密植园,实现“五好果园”,即:拉开级次,树体结构好,枝量适宜果园群体好,行间留道,果园通风好,开张树冠苹果品质好,精细管理果农效益好。

2.5 幼龄果园合理间作

在新建园中,由于行间距离宽,幼龄树冠不大,可在行间间作一些其他作物,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收益,但如果间作高杆,深根型作物,则会与果树争水肥,影响果园通风透光,因此在间作作物时要选择低杆,根系分布浅,生育期较短,需肥水较少且与果树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要错开,没有与果树共存病虫害的作物,而且间作作物要给果树留出足够的生长空间,最少在距树干1.5米内不能种植。可以选择种植绿肥作物,如油菜,黑麦草,豆科作物,也可种植中草药,如丹参、桔梗、龙胆草。还可选择部分蔬菜,如土豆,瓜类,辣椒等。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果农朋友必须在生产中抓住果园管理的关键性技术,才能适应迅速发展的苹果生产形势,取得高产优质高效益。

猜你喜欢
乾县建园矮化
蓝莓建园技术
苹果建园技术
冀西北苹果矮化密植栽培技术
桑树快速丰产建园技术
创建你的生活手册
矮化中间砧苹果幼树抽条调查
乾县学习十九大再增新动力
山地柑桔建园初探
矮化盆栽菊花的方法
【第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