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博
对于一部分新闻照片而言,留存下来的理由变成了人们对其档案价值的重视或者审美价值的挖掘。换句话说,这种变化显示了新闻照片的内涵由“新闻(故事)的叙述载体”(首要特质为媒介性)向另外的方面转化:当时效性被档案价值取代,这些照片就成了信息的归宿而非信息的出发点或者佐证(对受众而言);而在时效性让位于审美价值之后,新闻照片的重音则要落在“照片”上了,它成为“带有某种叙事背景的视觉(艺术)作品”,对其探讨的落脚点回到了形式主义范畴之内,并由此延展开来。
由上述两点来看,荷赛以及各种新闻摄影赛事与新闻照片从“媒介”朝着档案或审美范畴的转向有着重要关联:它们或是充当了这种转向的催化剂(基于时间的照片内涵自身的演变),或是在一定程度上(拍摄动机或者摄影语言层面)影响了新闻照片的生成。而无论荷赛在这些转向中扮演了何种角色,它所囊括的参赛照片都证明了,有些作品丧失了实时性。
走向“档案化”的新闻照片
在被更多人看到自己的照片之前,萨尔瓦多摄影师Fred Ramos已经在拍摄《失踪者的最后衣着》之时观看“过去”了(图1)。这些被摄入相机的残存衣物从一开始就是对新闻的补充或者追溯而非新闻本身,而由不同时间坐标构成的线索则将“过去”具体化(照片说明中的“尸体被发现日期”、“死亡时间”以及“失踪时间”)。另外,Fred Ramos并不是在这些悲剧发生的场所获取了这些照片,它们都是在2013年8月10日集中拍摄的。可以猜测,他或许得到许可将这些证物集中到一处进行统一处理。如此一来,时间和空间上的双重缺席反过来强化了这一组照片的档案属性(衣物的摆放方式也反映了这一点),而拍摄者对衣物“辨认身份”作用的强调也表明了这类照片作为指示符号的意义在其被剥离“新闻性”之后将愈加显著。通过拍摄档案物件来强调“新闻”影像档案性的操作,虽然在荷赛获奖作品中是一个较为极端的例子,却非常贴切地证明了新闻照片在时间层面其内涵被动变化的状态。
走向“审美化”的新闻照片
相较于被动的、向档案性转变的照片内涵,对照片审美内涵的主动关注应该是包括荷赛在内的摄影比赛最为在意的评价标准之一。这种审美内涵基于对摄影语言的重视(若与“新闻”相关,则指的是摄影语言是否在信息传递的时刻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即基于照片在(试图)再现某现象或某事件过程中,其再现方式所产生的审美价值。这种审美价值必然会在形式主义范畴内得到讨论,但它始终无法脱离原先的叙事背景(即使这些叙事背景已经无法成为其获奖的最主要因素)。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在荷赛以及其他新闻摄影比赛中,照片内涵审美化趋势虽然是主动的,但却是相对的(而非其内涵档案化那般,基于时间而具有绝对性);也就是说,照片的新闻背景一直处于待激活的状态,它等待着被二次抵达(首次即其作为新闻图片的那一次被接受),只不过这一次人们抵达它是为了更好地评判其载体的价值—审美因素。
这种内涵向着视觉(艺术)作品层面转化的例子在荷赛中不乏体现者,而波兰摄影师Kacper Kowalski获自然类组照二等奖的作品《有毒的美丽》便是典型代表(图2)。这名摄影师从空中拍摄的地表污染景观看起来就像是某幅抽象表现主义绘画被放大的一角。这些照片无疑能从视觉上带给观看者强烈的感受,而这些污染的原因和影响等属于文字报道范畴内的信息则相当自觉地把自己藏了起来。我们已经明白,没有必要过多地在道德层面讨论一张照片,而之于比赛这种照片的集结,这种讨论就更无必要了。就像摄影师自己在标题里体现的那样,以“美丽”作为主语,本身就是朝着新闻照片的审美化射出的一枚信号弹。
而俄罗斯摄影师Danila Tkachenko拍摄的《逃离》,则呈现出60、70年代滥觞的至今已为人熟知的表达方式。这是一种只需要关联少许文本就能为人所理解的影像类型,而观看者对于潜藏在摄影语言之下的背景信息的抵达并不是他们继续观看这类影像的主要理由。就像观看Diane Arbus所摄照片后人们不大会仔细探求那些“被猎奇者”更加深入的状态,而只会回到影像表面,惊叹“哇,他们真奇怪”。《逃离》对俄罗斯和乌克兰两国隐逸者及其野外居所的肖像式展现的重点依然是人物肖像,他们居所的影像则成为文字说明的图像替代品。观看者希望从这些肖像中发现什么,但也许找到的只是让人眼前一亮的肖像。这并不是对照片本身以及拍摄意义的否定,而是为了说明这一类照片在不同情境中价值的倾向度:它们在被应用为社会学调查的补充材料(与纪录片和口述史具有相同的意义)所具有的价值与出现在这种摄影比赛中体现出的价值倾向有着很大的差别。图3中扮相颇具喜感的隐士与Arbus镜头中的“他者”带给观者的心理体验(这是一个过程)如出一辙,只是这些隐士大多并未正视镜头而与观看者的目光相接,这一细节似乎与他们的身份相符,而这一点除了与其身后的居住环境暗地呼应,也无法且无必要再产生更多的意义。因此,虽然这些照片并不能与现代主义摄影的条条款款完全契合(它的表现手段甚至是反现代主义的),但自其投身摄影比赛的规则之后所逐渐生长出来的“伪档案”气息及其借助当下流行的拍摄手法而想要实现的意图—展现照片的审美内涵并由此收获肯定—再次证明了由新闻记录出发的影像在比赛的语境下其内涵必将实现转化。
本文选取的获奖作品在形式上并不能代表其他获奖作品,但所有照片内涵的转化的确都是存在的。正如本文开头所述,这些照片拍摄的是“新闻”,但在比赛中,“新闻”变成了限定词,就连那些曾经新闻性最强的图片(如战争现场的影像或者体育赛场对动作瞬间的捕捉),在评奖之时,也是将人物表情的抓取或者曝光时间的巧妙操控作为评判的重要标准,这便是显性层面新闻摄影内涵的转化。
责任编辑/李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