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人的班级,今天只去了11个,人数一直在减少。我的三个好朋友已经跟随家人,分别转去了白沙瓦、拉合尔和拉瓦尔品第。”
在BBC“巴基斯坦女学生日记”的专栏中,当时才12岁的巴基斯坦女孩马拉拉记录着战火下她的求学之路。
事实上,像马拉拉这样濒临失学的儿童全球大概有7200万,其中54%居住在受战乱影响的国家。
“如果一代人没有拿过笔,就会接受恐怖分子递来的枪支。”因为争取妇女与儿童的权利,17岁的马拉拉获得2014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成为诺贝尔和平奖史上最年轻的获奖人。
教育是重要的,对战乱地区来说更是如此。但无论是战乱地区的政府还是国际救援组织,在教育问题上却并未给予太多关注。
改变未来
战火纷飞,温暖的家被夷为平地,等硝烟散尽,在孩童心中,是仇恨的种子还是生活的希望?
教育改变未来,对战乱地区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今天的冲突可能会持续10年到30年,如果不在战乱下提供教育,就会错失5—6代小学生。”
但现实情况却并不乐观。在亚洲和非洲,包括安哥拉、阿富汗、海地、科特迪瓦、南部苏丹以及乌干达,由于战乱,许多适龄儿童都无法正常入学。
因为关注战乱地区儿童教育,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颁给了争取妇女接受教育的权利的巴基斯坦女孩马拉拉和印度儿童人权活动家凯拉什·萨蒂亚尔蒂。
国际关注战乱地区儿童教育问题自然是好事,但在正在发生冲突或战乱刚刚结束的地区提供教育往往面临众多挑战。
卡塔尔教育领域非政府组織和战略规划的管理者John Gregg称,由于战乱,后勤无疑是对教育的大挑战,教师的匮乏更是如此。
因为“第一波的暴力活动通常主要针对精英阶层,这里就包括教师。因为教师既是亲政府一派,又是社区领袖”。所以,一旦发生战乱,教师人数就会急剧下降。
教师匮乏仅仅是问题的冰山一角。在战乱地区,学校通常与医院一样是避难场所,但这一情况最近却在发生变化——多起袭击已经是主要针对学校。
针对这一情况,多家国际教育慈善机构以灵活的方式来推动教育发展,除了常规的帮助社区重建学校并提供教学器材,还将学校的所有权给社区,并在“村舍茅屋下开展教学”,但最重要的是确保所提供的是高质量的教育。
教育是唯一的答案
在国际救助上,通过资料可以发现,战乱国家的需求占目前每年救助儿童会教育资金总需求的60%,即约162亿美元,但仅10%的资金需求能够得到援助,而他们实际所获得的资金更少。
现实的情况是,在战乱地区,接受捐赠的国家更愿意将资金用在实际点的东西上面。由于战乱国家通常是低收入国家,低收入国家在教育上的投资大概是国民总收入的16.9%,但战乱国家仅为13.5%。
在捐赠方面,大部分援助主要来自别国政府的援助,但这些援助往往与非常狭隘的政府政策相连,这些政策也许看起来不错,但它们实际上非常“表面化”。
以千年发展目标来看,各国都书面承诺要实现第二个千年发展目标——在2015年前在全球普及初等教育。但这一目标却有点表面化了。
面对资金匮乏的现状,也许具体的方案,例如多多提供成功改善当地教育的案例更能打动捐赠者。这一效果正在显现,《卫报》就报道说,荷兰和西班牙就增加了援助儿童教育的资金。但资金依旧短缺。
除此之外,事实上,在西方,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对于穆斯林学生多少会存在某种程度上的歧视。
教育艰难,受到教育依旧是受歧视的教育,也许仇恨的种子已经被埋下。
可能对于战乱地区的儿童来说,他们唯一专注的是怎么活下去。但除了活下去,正如马拉拉所说:“书籍和笔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武器,一个孩子、一位教师、一本书和一支笔可以改变世界。教育是唯一的答案。”
Fiona根据《卫报》《经济学人》、BBC综合编译。
本栏目责任编辑: 张菲菲(fionazhangfeifei@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