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问题、挑战与对策

2014-04-29 15:57:59张珣
关键词:钱学森动机中学生

张珣

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钱学森生前的疑问,也是钱老的临终遗言,非常沉重,却不容我们回避。如今,“钱学森之问”已成为我国教育界有识之士关注的焦点,更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面对这个问题,社会需要反思,大学教育需要反思,中学教育更需要反思。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深切地体会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解决我国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一、兴趣:学生学习的原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大多数教育工作者都熟知的命题。钱学森生前总结了自己的两个人生高潮,其中之一就是他在北京师范大学附中读书学习的6年。他曾回忆说:“这一段日子,对我的一生,对我的知识和人生观起了很大作用……考上公费(庚子赔款奖学金)留学美国,是靠附中打下的基础。”在他的记忆中,北京师范大学附中的学生临考从不因为明天要考什么而加班背诵课本,但考试结果往往是一般学生都是70多分,优秀学生80多分。“附中给学生创造了一个非常宽松的环境,培养了我的科学兴趣。”从这段话中,我们得到了这样的信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师生学习的原动力。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当中学生的学习与自己的兴趣一致的时候,学习将不再成为他们学习的负担,而是学生学习的乐趣,他们在学习中会得到成长的满足。中学生的兴趣还往往也就是学生的智慧所在。由此,他们会在学习过程中证实自己的价值,得到极大的成就感,从而踏上从成功走向成功之途。社会对人才需要的多样性决定了多样化的人才才能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要。当中学生都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时候,一定是社会人才结构失调之日,即有一些领域人才过剩,而在另一些领域人才却可能是严重不足。

由上所述,从中学生的兴趣出发,是满足社会对多样化人才需要的现实要求,也是满足中学生个人价值实现的需要。实践表明,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基本的原动力。

二、学生兴趣的异化——功利性

当我们审视当前的教育现状,独生子女从五六岁起就开始了自己的求学生涯。有些是从小学开始就要起早贪黑地学习。每个孩子课余、周末时间还要上几个“兴趣班”,因为在兴趣班学到的特长和各色的等级证书,可以为孩子选择好的初中增添砝码。上个好的初中,就意味着有把握上个好的高中,上个好的高中就意味着有好的大学在向他们招手。社会普遍认为,考不上大学就没有出路。所以,中学生们就日夜学习,反复地做模拟题,反复地参加模拟考试。从这种现状中,我们也可以解读出这样的信息:读书的确很重要,因为它与好工作挂钩,而兴趣班与兴趣爱好无关,只与升学有关。

两相对照就不难看出,表面上我们非常重视教育,实际上是过分夸大了教育的功利性。学生从入校到高中毕业,十几年下来,漫长的学习过程消磨掉了孩子的天性,也消磨掉了孩子的兴趣和爱好,更消磨掉了孩子的探究意识。

兴趣是学生认知发展的首要因素。学生只有有了兴趣,才会有探索的欲望,才会有创新的结果。教育如果不能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就谈不上是素质教育。我们的教育不缺分数和题目,缺的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保护学生的探究意识,鼓励他们进行探究。

研究表明,人的行为动机有外在动机与内在动机之分。外在动机是以功利为刺激的,上了好的大学以后会有好的工作、较高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待遇,这对增强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有用的。然而,实践表明:一旦这一目标没有实现或在实现的过程中遇到障碍时,学生会很容易灰心丧气,甚至自暴自弃。同样,当学生的外在动机满足了以后,也就失去了推动他们发展的力量。而内在动机则不一样,它是学生学习不竭的动力。兴趣就是内在动机。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把发现与发掘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放在首位,使他们永远在追求自己兴趣的实现中前行。

三、如何激发学生兴趣与好奇心

如何才能改革,改变这一状态呢?科学大师成长的经历告诉我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让学习过程本身充满好奇

某种程度上讲,人类一切探索活动都源于好奇心。爱因斯坦就把好奇心称为“神圣的好奇心”。这株神奇的“嫩苗”,除了需要鼓励,更需要自由,一切的强制活动都会损伤人们探索的兴趣。现在的中学生,很多都是从幼儿园开始就接受着强制的学习活动和兴趣培养;在基础教育阶段,好奇心还没来得及长成就枯萎了。而在成功的教育上,好奇心直接体现为学习的兴趣。没有了兴趣,哪来创新意识和创造行为。

钱学森曾亲笔书写了一份珍贵名单,列出了给予他一生深刻影响的17个人的名字,其中7人就是北京师范大学附中的老师。“教生物的于君石老师,常带学生到野外采集标本,我记得他给我一条蛇,让我做标本”“美术老师高希舜(后来成为著名的国画大师)教画西洋画。我买不起油彩就用水彩学画,后来我画得很不错”“国文老师董鲁安教我们读鲁迅的著作和中国古典文学,我对用文言写文章小品特别感兴趣”“我们的音乐老师用一部手摇的机械唱机放些唱片,教我们学唱中外名曲,欣赏各种音乐,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等。后来,贝多芬憧憬世界大同的声响,一直在我心中激荡”……直到晚年,钱学森依然记得儿时博物老师教给他的关于矿物硬度的记法……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解读出这些信息:获取知识的过程有时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到野外采集标本的做法,本身就激发了学生的求知兴趣和探索欲望。教学效果并不都取决于教学条件的优越与否,而是取决于能否调动学生的思维。

(二)给学生留下一些疑问,留下更多想象的空间

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这样写道:学生有疑问了,先生不但不予解答,还“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课堂上自己入神地读书,“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这样的教师,在现代社会里注定是端不住饭碗的。

现代的教育教学体制,培养出了一大批的精英教师。他们有着很高的学历,很强的能力。在中学教师中,也出现了大批的专家型、学者型教师,他们承担着各种各样的教改课题,总是在挖空心思,打破传统。他们勤奋敬业,对自己的课堂精耕细作,传授知识务必要求深广、透彻,唯恐漏掉一个知识点。他们的每堂课都是精心准备的一盘“水果沙拉”,五光十色,精彩纷呈。教师们也许已经不在“填鸭”了,然而依旧在“圈养”学生,更没有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觅食”。过分的勤奋和热情,不仅成为了客观意义上的“越俎代庖”,而且也自然而然地造就了学生的懒惰和冷淡,谈不上创新,当然也无须创新了。

(三)让教育回归其本质,摆脱功利性过强的枷锁

读书学习目的是什么?网上有一份关于中学生学习动机的问卷调查报告,得出了这样的数据:“为了将来能够找到好工作”的占37﹪,这也代表了现在的主流,即学习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今后自身的发展。当读书学习沦为谋生的一种工具时,再高级神圣的东西也会变得低级无趣。因此,有42%的被调查学生觉得学习太枯燥,负担重,没劲。

心理学实验证明:猴子善于寻求刺激,主动探索环境。如果笼子里放进各种机械设备,猴子会将它们拆开,而且随着不断练习,它们的技巧会不断提高。由此可见,只有感兴趣才能有提高。因为在这个心理实验中,猴子除了操弄活动本身带来的满足之外,它们没有得到任何明显的奖赏。如果每当猴子解开难题之后被喂食,它的行为将发生变化,它将失去了操弄的兴趣,并把解题看作获取食物的手段。

当前,我们的教育培养出的,大多数都是能解开难题并获得了奖赏的“猴子”。十几年的寒窗苦读,是他们漫长的解题技巧训练期,奖赏就是无数次的大大小小的考试,而最大的奖赏就是改变命运的高考。这种教育制度推涨了社会上的学历级别,使得表面上看社会进入了高学历时代,硕士、博士满目皆是,却培养不出鲁迅、钱学森这样的大师。这样的教育制度,诚然使许多寒门子弟“鲤鱼跳龙门”,从此改变了人生轨迹,也会使得不需要这个跳板就能达到成功巅峰的“二代们”,扭曲了对教育的认识。功利性使教育的本质完全被颠覆,最后将使我们更无法回答“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之问”,曾引起国人普遍深思。据报道,国内一些顶尖大学的校长对此一问进行了回答:问题出现在大学,但根子却在中小学教育。因为中小学教师是“打底子”的人。此话不无道理。虽然当前学生创新能力的缺失,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但中学教育渐渐远离了传统和本质,这个事实是我们无法回避的。如何让教育走出“功利”的怪圈,是全体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更是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猜你喜欢
钱学森动机中学生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钱学森
钱学森之答
做人与处世(2022年2期)2022-05-26 22:34:53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钱学森:四菜一汤就挺好
钱学森
动机不纯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中学生(2015年34期)2015-03-01 03:4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