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晓
平凉市位于甘肃省东部,六盘山东麓,泾河上游,为陕甘宁三省(区)交汇中心,是古“丝绸之路”必经重镇,有“西出长安第一城”之称。全市辖泾川、灵台、崇信、华亭、庄浪、静宁六个县和崆峒区。平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早在20-30万年前,人类就活动在这片土地上。3000多年前,周人的先祖就在泾河流域创造了先进的农耕文化。公元358年,前秦王苻坚在这里欲平定前凉,在高平镇以平凉之名置郡,平凉由此得名。境内有仰韶、齐家、商周等各个时期的古迹遗址两千余处,馆藏文物数万件,现择其部分珍品予以介绍。
■单耳双联罐齐家文化
齐家文化陶器以泥质红陶和夹砂红褐陶为主,大多是素面的,有些罐类和三足器拍印篮纹和绳纹,也有少量彩陶,绘以菱形、网格、三角、水波和蝶形花纹,线条简化而流畅。器物造型以平底器为主。典型器物有双耳罐、盘、鬲、盆、镂孔圈足豆等,其中以双大耳罐和高领双耳罐最富有特色。此罐高9.3厘米,通宽12.4厘米,口径6.3厘米。泥质红陶,喇叭形口,宽带单耳,鼓腹下收,平底。两只单耳罐呈反向并列相连,它可供两人各自用右手持耳轮换对饮,构思巧妙,融美观实用为一体,体现了制作者高超的制陶技艺和聪颖智慧。
■青玉四璜连璧齐家文化
齐家文化玉器使用的玉材,主要是甘肃、青海本地的玉,还有新疆和田玉。玉璜是出现较早的一种玉佩饰。玉璜的形状大体分为两类,一类为半圆形片状,圆心处略缺,形似半璧。另一类则为较窄的弧形,两端打孔,穿上绳系,挂于胸前。而大多是视玉材而制璜,如可解二、三、四、六片璜后,可合对成一璧或环:即两合璧、三合璧、四合璧、六合璧。此璧组合直径14.5厘米,好径6.2厘米,肉宽4.1厘米,四璜连体,璜为扇形面,两端单面钻孔,制作规整,组合巧妙。
■“豨伯作”铜卣西周
卣为古代盛酒器。口椭圆形,足为圈形,有盖和提梁,腹深,有圆形、椭圆形、方形、圆筒形等,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时期。此卣1972年冬出土于灵台县白草坡西周墓。高32厘米,口径13厘米,有盖,盖面上隆,盖顶有喇叭形捉手。子母口,卣呈桶形,提梁两侧各饰牛头纹,盖腹弦纹问饰对鸟纹,盖内和腹内壁铸有铭文“豨伯作宝尊彝”。
■龙虎双凤纹铜戈春秋
中国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青铜戈,出土于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遗址,距今已3500年。青铜戈在商朝使用已很普遍。战国晚期,随着兵器和战术的发展,戈逐渐被淘汰,到西汉以后已绝迹。这件戈1981年出土于庄浪县韩店乡西面塬。通长16.5厘米,弧长9.6厘米,内长6.6厘米,内宽4厘米。戈前端作弧形尖削状,直援中部突起宽脊,两边凹下,刃部锋利。在戈援本部上下两穿之间饰奔跑状兽纹,背面饰一爬伏状兽纹,两兽均饰锥剌纹,沿内边缘部饰带状及凤头纹,凤头有花冠,环眼,曲颈,工艺精良,纹饰精美。
■鎏金铜镂空饰件战国
鎏金是中国一项传统的金属加工工艺,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这一技术的国家。目前普遍认为鎏金技术始于战国,战国时期鎏金器多见一些小件,有的则为局部装饰。鎏金工艺往往与镶嵌绿松石、镶嵌玉器、镶嵌金银结合使用,达到了独特的装饰效果。这件铜饰件高14厘米,宽52厘米,厚4.2厘米,通体鎏金。中部镂空对凤,两侧向中镂空两组卷唇龙纹和凤纹,边沿排列六组镶琉璃彩珠。造型华美,工艺精湛,是研究战国工艺水平的珍贵实物资料。
■鼎形铜灯战国
中国最早成型的灯具出现在战国时期,从出土实物来看,战国时期的灯具主要以青铜材质为主,多出自河南洛阳、三门峡,河北平山、易县,四川成都、涪陵(今属重庆市),山东临淄,湖北江陵和北京等地的战国中晚期贵族墓中,为贵族实用器。另有少量陶灯。这件鼎形灯出土于平凉崆峒区庙庄,全器由身、盖键、耳、足几部分组成,身呈鼎形,下有三蹄足,双附耳,耳上有键槽,两侧穿孔。收合时为三足圆鼎,内可盛燃灯时所用油料,盖两侧有二鸭首,其嘴可衔住双键,鼎盖即可扣住。使用时,先旋盖使鸭首离开双键,将双键支起插入鼎盖中心銎中,此时鼎盖即成灯盏。该灯构思巧妙、设计科学。
■黄绿釉陶壶汉代
釉陶是汉代重要的陶器品种,这种釉陶器,胎体是陶,釉是以铜和铁的氧化物作呈色剂、铅的氧化物作助熔剂的釉。铅釉陶烧成温度低,大多为700℃,有黄、褐、绿等色,绿釉较为流行。釉层清澈透明,平整光滑,玻璃质较强。汉代铅釉陶盛行,也开创了我国低温釉陶大量生产之先河。由于汉代低温色釉的发明和推广,为后来各种不同色调低温釉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极大地丰富了陶器装饰手段,对我国汉以后陶器生产影响深远。此壶高32.2厘米,口径14.5厘米,腹围71.0厘米,泥质红陶。盘口,长束颈,圆鼓腹,高圈足,通体内外施桔黄釉,肩部饰一周绿釉山峰纹,上下弦纹之间饰绿釉夔龙纹,造型端庄,釉色鲜艳。
■谷纹青玉璧汉代
战国至两汉是玉璧的鼎盛时期,用玉选料极精,制作工艺极细,花纹形式多变,饰纹种类较为丰富,使用范围和数量也大增。谷纹是谷物发芽叶的样子,它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粮食有关,它象征着万物苏醒、生机勃勃的景象和人们对农业丰收的盼望。谷纹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的玉器中,汉代以后已不多见。此璧1982年征集于泾川县。直径17.厘米,好径4.4厘米,玉质青绿色带白斑纹,两面均饰谷纹,边缘处阴刻一道弦纹边框。玉质润泽,技艺精良。
■嵌螺鎏金卧鹿铜压镇汉代
镇作为压物之器,其历史源远流长,现在可以看到春秋战国时的实物遗存,说明镇当时已被人们广泛使用,至西汉时镇的使用及制作达到了鼎盛时期。古代镇其造型大多为动物,质地除了铜、铁、玉、石之外还有陶瓷、景泰蓝、象牙、竹木等都可作成纸镇,提供文房清玩。在汉代,镇除了实用功能以外还带有辟邪祛恶的作用。此铜镇1972年出土于灵台县梁原乡。高5.2厘米,长9.8厘米,镇体作卧鹿形。鹿挺颈昂首,腹部似椭圆盘,盘内镶嵌一扁圆海螺,鹿身表面鎏金,造型精巧。
■铜虎符隋代
虎符为中国古代帝王授予臣属兵权和调发军队的信物。铜制、虎形、分左右两半,有子母口可以相合。右符留存中央,左符在将领之手。王若派人前往调动军队,就需带上右符,持符验合,军将才能听命而动。虎符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盛行于战国、秦、汉时期。这两件虎符高4.7厘米,长6.9厘米,虎竖耳,怒目张口,尾上翘。头部有圆穿孔,背面有十字扣。符身正面刻篆书“永安府”字样,背面刻楷书“右翊卫”字样。另一件背面刻“右骁卫”“兰丰二”字样,右翊卫,右骁卫,官署名,隋、唐为十六卫中的两卫。隋初仍称左右卫,隋炀帝改左右卫为左右翊卫,所领军士称骁骑。这两件虎符出土于甘肃庄浪,是隋政府在庄浪地区设置府兵驻防的历史见证。
■磁州窑芦雁图虎枕金代
磁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著名的民间瓷窑,以生产白釉黑彩瓷器著称,黑白对比强烈鲜明,图案十分醒目,刻、划、剔、填彩兼用,并且创造性地将中国绘画的技法,以图案的构成形式,巧妙而生动地绘制在瓷器上,开创了我国瓷器绘画装饰的新途径。芦雁图虎枕1972年出土于华亭县,长33.8厘米,宽15.8厘米,高10厘米。瓷枕为卧虎状,虎口紧闭,缩颈低头,锁眉鼓目,前肢垫于颌下,双耳平贴两侧,目光警惕,神态逼真;瓷枕顶部弧形,上绘一只芦雁,左腿直立,右腿前迈,挺胸曲颈,探头侧视,神情机警。磁枕顶部及虎耳、眼、尾巴局部施白釉,其余施褐釉。芦雁图虎枕构思巧妙,绘画技艺高超,体现出创作者独具的匠心和智慧。
■鎏金铜三面八臂观音像明末清初
明清藏传佛教在内地开始大行其道,藏传佛造像也流行中原。明代金铜造像迅速发展,形成了永乐、宣德年问最高造像水平的“永宣金铜造像”,此时的造像面相饱满、造型优美,艺术水平极高。清代造像则继承了明代的风气,做工精细,是藏传金铜造像的高峰期。这件观音造像1984年出土于平凉市西郊。高31厘米,重9.9千克;观音三面八臂,头戴宝冠,冠正中有神仙葫芦形装饰,周有花形珠,发髻高束,双耳长垂饰八瓣花形珠坠,颈带项圈,另有一条黑色如意链搭于双肩。其造型为三头三面孔相连,面部除正常双目外,各额头正中均有一竖目。八臂大体上于肘部分置,或高或低,或伸或曲,参差取势,掌与指亦各呈特定姿态,且皆有宝珠镯等饰品。双腿盘曲而坐,肩背至莲座佩云状纹飘带,臀部亦盘如意带,末端缠于脚腕。佛像面部眼微启,细眉善目,神态安详。座为莲台,高6厘米,左右长25.5厘米,前后19.2厘米,是研究藏传佛教的重要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