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的食养之道

2014-04-29 00:44:03贾佩琰
中老年健康 2014年12期
关键词:过食五谷黄帝内经

贾佩琰

中医学经典《黄帝内经》在很早就提出了饮食与生命的重要关系。它讲述了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注意饮食方法及饮食宜忌,并根据身体需要,选择适当饮食进行补养,以保证身体健康,提高新陈代谢能力,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

五味所入

谷肉果菜,各有其味,由于食物的味道各有不同,所以对脏腑也会产生不同的作用。《素问·藏气法时论》中言:“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全面概述了粮食、肉类、蔬菜、果品等,是饮食的主要组成内容。其中,以谷类为主食品,肉类为副食品,用蔬菜来补充,以水果为辅助。人们这样调配饮食,才能满足人体需求的大部分营养。

《灵枢·五味篇》有言:“五谷:秔(粳)米甘、麻酸、大豆咸、麦苦、黄黍辛。五果:枣甘、李酸、栗咸、杏苦、桃辛。五畜:牛甘、犬酸、猪咸、羊苦、鸡辛。五菜:葵甘、韭酸、藿咸、薤苦、葱辛。”这段文字指出了五谷、五畜、五菜分别具有酸、苦、甘、辛、咸不同的“味”,并分别与相应的脏腑相联系。

五脏所宜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指出:“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这说明了五种味道的食物,会提供不同的营养成分,哪种都不能缺少,这才能保证人体的气血充足,五脏六腑机能旺盛。若五味偏嗜,就会引起疾病的发生。

中医学十分重视五味的调和。有“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一说。阐述了五味调和得当对人体的益处。而《素问·生气通天论》又详细论述五味偏嗜给机体带来的影响,提到过食酸味会伤脾;过食咸味会抑制心气;过食甜味会伤肾气,使得骨痛而发脱;过食苦味会伤肺;过食辛辣会影响肝气导致经脉失于濡养。

所以饮食五味宜适当,切忌偏亢,否则伤及五脏,于健康不利。

五味禁忌

五味虽有所宜,但亦有所忌,故《五枢·五味篇》有云:“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根据具体病情不同,其所禁忌的食物也不相同。如《腹中论》曰:“热中,消中,不可高梁、芳草、石药。”明确指出有内热、消渴(即糖尿病)的病人,不可以食用肥甘油腻的食物,也不能给予芳香类和金石类的药物治疗,否则必然会加剧内热及消渴病证。

而现代人在日常生活中,多以肥甘厚味、油腻为多,图一时嘴的痛快,而导致很多疾病的发生,如消渴病、肥胖症、高脂血症等。所以必须强调,饮食合理搭配,有素有荤,优势互补,营养全面,才能保证人体的生长发育和健康长寿。

饮食有节

中医养生讲究饮食有节。即饮食的频率、摄取的数量以及食物的温度都要符合一定的节律。

中医认为,人体的阴阳气血在一日之内随昼夜变化而盛衰各有不同,白昼阳气旺盛,精力充沛,新陈代谢也旺盛,而需要的营养供给较多,故饮食量宜大;夜晚阳衰阴盛,身体困倦,一般要安卧入寝,而需要的营养供给较少,故食量略小。所以,自古以来就有“早饭宜好,午饭宜饱,晚饭宜少”的养生箴言。

此外,饮食的温度,应随着不同的体质或疾病的性质而进行调节。如过食温热之物,容易损伤脾胃之阴液,或致口干口臭、便秘、痔疮以及破坏食道黏膜,引起食道癌变;过食寒凉之品,易损伤脾胃之阳气。从而使人体阴阳失调,而出现形寒肢冷、腹痛腹泻等症状。

猜你喜欢
过食五谷黄帝内经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Screening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lood stasis constitu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etwork Biological Modeling:A Novel Approach to Interpre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of Exterior-Interio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ung and Large Intestine
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the Meridian System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创意五谷画
创意五谷画
这句俗语您理解对了吗?
农家参谋(2017年7期)2017-08-14 21:35:08
五谷面具
童话世界(2016年8期)2016-06-02 09:21:14
口腔溃疡喝红豆藕汤
牛羊过食精料,如何处理?
乡村科技(2016年10期)2016-02-21 00:0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