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告诉我们什么?

2014-04-29 00:44:03吕丹布恩
中国知识产权 2014年12期
关键词:版权保护唱片实体

吕丹布恩

北京松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11月6日,首届中国音乐产业高端论坛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并发布了《2014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报告》。报告内容涵盖了实体唱片、音乐演出、数字音乐、音乐版权经纪、广播电视音乐、卡拉OK音乐市场等各个领域,对中国音乐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据该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音乐产业市场总规模达到2716.56亿元,较2012年同比增长7.9%。其中,数字音乐市场规模达到了440.7亿元,音乐演出产业规模140亿元,内地实体唱片市场规模约6.5亿元,音乐图书出版行业约7亿元。

在圈外人眼中,这些数字看上去十分美妙,远远超过同时期200亿元的电影产业和108亿元的电视剧产业,让人对音乐产业的市场前景充满乐观。但是,作为长期从事音乐行业的一员,笔者有着不同的感受。从账面上看,音乐产业这块“蛋糕”确实很大,甚至超乎大多数人的想象,但实际上我国音乐行业还没有真正实现百花齐放,例如,2013年内地实体唱片市场规模约6.5亿元,仅为数字音乐市场的1.5%,如此大的差距比例在全世界范围都不多见;而作为产业核心层,440.7亿元的数字音乐市场有397.1亿元的份额来自无线音乐市场,在线音乐市场规模仅为43.6亿元。细细琢磨一番,不难发现这些数据都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前音乐产业的种种忧患。

进入21世纪,数字化浪潮的持续冲击导致全世界实体唱片市场不断萎缩,但许多发达国家的实体唱片仍占据着主导地位,这是因为经过很多年的市场培育,这些国家拥有着庞大成熟的用户群,形成了固定的音乐消费文化,实体唱片的“霸主”地位一时难以撼动,比如黑胶唱片就以数字音乐所不具备的独特收藏价值,深受一大批音乐发烧友的追捧。

而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音乐产业起步较晚,实体唱片尚未形成成熟的消费市场就陷入数字化漩涡,由于用户基础薄弱,直接在与数字音乐的对抗中败下阵来,免费便捷的数字音乐开始大行其道,迅速填补了市场空白,甚至步步挤压实体唱片的生存空间。因此,国内实体唱片要想重振旗鼓,就应该正视数字音乐的优势,有针对地调整发展战略,扬长避短,充分发掘自身特色,细化用户市场,走精品路线。

反观这些年冲在最前端的数字音乐,尽管上升势头喜人,但是其存在的问题亦不少矣。数字音乐自问世伊始,盗版一直是悬在上空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路走来真谓步步惊心,像笔者所在的松巴音乐对于即将完成的版权音乐数字化工作,就不可避免地担忧盗版问题。

版权保护对于音乐产业发展而言必不可少,但有目共睹,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数字音乐版权保护的法律、制度、措施都逐渐步入正轨,市场环境相比前几年有了很大改善,正版音乐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也明确提出,完善激励创新的产权制度、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在这种形势下,笔者相信,数字音乐即将迎来一个新的阶段,未来的国家政策和扶持重心必将由版权保护向版权管理和运用倾斜,毕竟保护只是一种手段,开拓市场、实现价值、繁荣文化才是产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所在。然而,从上述数据来看,相对于蒸蒸日上的互联网产业,在线音乐交出的成绩单实在不敢恭维。因此,国内数字音乐企业要及时转变观念,在版权合作、服务方式和盈利模式等方面多下功夫,以期跟上甚至引领产业发展的未来走向。

猜你喜欢
版权保护唱片实体
大自然的唱片
小主人报(2022年1期)2022-03-03 03:36:11
CIT十周年纪念唱片预告与简介
唱片
心声歌刊(2020年1期)2020-04-21 09:25:02
图书出版版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思考
科技传播(2019年23期)2020-01-18 07:58:34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 01:41:54
坏唱片
海峡姐妹(2018年8期)2018-09-08 07:58:40
实体的可感部分与实体——兼论亚里士多德分析实体的两种模式
哲学评论(2017年1期)2017-07-31 18:04:00
当前传统媒体版权保护的难点及对策
传媒评论(2017年3期)2017-06-13 09:18:10
振兴实体经济地方如何“钉钉子”
两会进行时:紧扣实体经济“钉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