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矿产的形成受各种地质条件限制,并且与矿产所在地区的地质发展史密切相关。正是由于各种地质作用有规律发生发展,所以矿产分布也有规律。这些规律的综合反映主要表现在成礦的空间分布规律、时间分布规律、矿产的共生关系及内在成因规律等三个方面,而以上这些规律又与物质来源密切相关。文章根据区内已发现的各类矿产的赋存特征、控矿因素和形成时间以及成矿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的分布特征,提出了区内成矿规律和作用。
关键词:成矿规律;预测;高比等地区
1 矿床空间展布特征
矿产在空间的分布规律主要受大地构造、控矿构造及岩浆岩分布特征等制约,内生金属矿产空间分布规律最为突出,相同类型及成因的矿产在空间上分布具有类似的特征。
1.1 大地构造对成矿的控制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成矿区划研究成果,调查区位于西伯利亚板块(Ⅰ)东南大陆边缘的中段南东侧区域,古生代时期本区间断性沉积了大量的浅海相碎屑岩建造和岛弧型火山岩建造,其中尤以中奥陶世中基性火山岩为本区多金属成矿积蓄了丰富的物质来源。中生代以后本区与大兴安岭地区同时受滨太平洋构造域影响,区域上总体以形成NE-NNE向断陷盆地和隆起相伴生的构造格局,包括本区在内的大兴安岭地区由强烈火山喷发形成巨型的火山岩浆构造带,本调查区即位于大兴安岭主脊中生代火山岩浆构造带的北西坡。大兴安岭火山岩浆构造带是东北亚大陆最重要的多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成矿域之一,大地构造单元及次级构造单元对不同类型金属矿产形成与分布的控制非常醒目,测区的五级成矿带隶属为:额济纳旗-兴安岭元古代、华力西、燕山期铜、铅锌、金、银、铬、铌成矿区(Ⅱ)的北东部中东段;大兴安岭中段华力西、燕山期铁、锌、钨、金、铅、铬成矿带(Ⅲ)的北西侧;博克图-朝不愣钨、铁、锌、铅成矿带(Ⅳ)及朝不愣-查干敖包铁、锌、铅成矿带(Ⅴ)的南西段。朝不愣-查干敖包铁、锌、铅成矿带为铜、钼、铅、锌、银等成矿元素浓集区,前中生代基底的不同对形成不同的矿种具控制意义,其成矿元素富集乃至堆积成矿与燕山期火山岩浆活动关系密切。区(带)内分布有朝不楞铁铜等多金属矿、吉林宝力格银多金属矿、查干敖包铁锌多金属矿、阿尔哈达铅锌多金属矿等典型矿床,构成大兴安岭多金属成矿带最重要的矿化集中区之一。本调查区地处上述Ⅴ级成矿带的中段,处于东乌珠穆沁旗区域性复式背斜的北东段,成矿有利地层中奥陶统铜山组、多宝山组地层沿背斜核部附近广为分布,北东向断裂构造十分发育,华力西期、燕山中晚期岩浆活动强烈。
1.2 构造控矿规律
通过调查区已知金属矿产分布特征,规模较大的NE向褶皱带、断裂带及其次级构造裂隙带等构造薄弱地段成矿作用较为明显。
调查区断裂构造发育,其构造痕迹主要集中分布在测区中部巴润德勒和准海纳恩附近,可分为北东东向、北东向、北西向、南北向四组,以前两组方向的断层最为发育。北东东向断层多发育于晚古生代地层中或构成晚古生代与中生代地层的构造分界线;北东向断层明显切割了中生代地层,时代为燕山期,断层性质以逆断层或平移断层为主,其中逆断层对矿化具控制意义,而局部稍晚发育的平移断层对矿化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区内中生代火山岩浆作用强烈,火山构造较为发育。不同的火山构造类型对金属矿化及与此相关的非金属矿化控制意义不同,如分布于花哈勒金山一带的铁锰银多金属矿化,明显受花哈勒金山潜流纹岩高位侵入体控制。
1.3 岩浆岩控矿规律
调查区较早的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主要为发育于区内西北部的早二叠世和晚三叠世侵入体,该时期岩浆活动对本区金属成矿的控制意义不明显,但在区域上同一成矿带的一些较具规模的多金属矿床与晚古生代中酸性岩浆侵入体具有较为明显的相关关系,如位于位于同一Ⅳ级成矿带的梨子山铁钼矿、塔尔其铁矿等金属矿床的成矿与早、中二叠世二长花岗岩侵入体密切相关。而区内最主要的金属、非金属成矿作用则与中生代燕山期岩浆侵入活动具明显的相关关系。分布于区内西北部的早二叠、晚三叠世中酸性侵入岩体均呈NE-SW向分布,金属矿化及与之相关的化探异常分布很少,仅在额仁高比以北霍吉勒芒和一带分布有少量的与岩浆侵入晚期热液活动相关的石英脉,并在其中含有很微弱的金属矿化。
本区是大兴安岭西坡中生代火山岩浆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兴安岭的广大区域于侏罗纪-早白垩世形成断陷盆地和断隆构造格局,并伴生强烈的火山喷发和花岗质岩浆侵入活动,同时也是这一区域最为显著的成矿作用时期。
结合区域上中生代岩浆活动及成矿特征显示:本区以中侏罗世为主的岩浆活动特点以间歇性的酸性岩浆侵入为主,局部有偏碱性岩浆侵入,其成矿组合以铜、锌、金、银、铁及稀有元素等为特征;晚侏罗世岩浆活动以中酸性火山喷溢及酸性高位侵入为主,其成矿组合以铁铜银多金属为特点;小范围分布的早白垩世岩浆岩以浅成酸性岩浆侵入活动为主,矿化以较弱的金银铅多金属矿化为特征。
燕山期(中侏罗世-早白垩世)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及相关脉岩、浅成高位侵入体在本区十分发育并与多金属矿化关系密切,该时期中小规模中酸性岩浆侵入体分布区域及与早古生代地层围岩内外接触带附近是成矿的有利地段;而与金属矿化关系较为密切的中酸性脉岩、高位侵入体有:二长花岗岩、花岗斑岩、正长斑岩、潜流纹岩及石英脉等。
1.4 矿产共生规律
虽然多金属矿产在时间和空间分布方面有广泛的不均匀性特点,但是由于元素、元素化合物(矿物)在形成、聚集过程中的地球化学性质方面(成矿温度、压力、溶液条件)有相似或相近的特点,加之成矿物质来源的一致性等,大多数内生金属矿产成矿区常出现矿产分类聚集的现象,本调查区多金属矿化亦适用这一特点。如区内最具规模的查干敖包多金属矿床以铁锌矿化组合为特征;本次新发现的具较好找矿前景的花哈勒金一带的多金属矿化及在调查区中部分布的巴润必鲁特、白音敖老、海勒斯台达巴等矿(化)点则以铅锌银矿化组合为主;而在古尔班道包格、花哈勒金1108高地等处与中奥陶统多宝山组地层关系密切的多金属矿化则主要以铜银为主,而其他伴生矿化则显示较弱。努仁查干敖包-蘑菇钦敖包特背斜展布区域是本区早古生代成矿有利地层出露最为广泛、矿化发育最为集中的区域,通过已知矿化的概括性总结,该区(带)金属矿化在不同地段显示为铁锌、铜银、金及稀有元素矿化组合。
2 成矿时间演化规律
矿产分布特征与地质构造演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时代成矿作用又与相应的赋矿地层、岩浆热液活动、地质构造等具有密切的关联。本区主要金属矿产成因类型以岩浆热液型为主,已知金属矿(化)点主要产于早古生代构造层(中奥陶统-上志留统)和中生代构造层(下侏罗统-上侏罗统)。本区岩浆热液活动以华力西期和燕山期最为活跃,华力西期主要以较大规模花岗质岩浆侵入活动为特征,但在区内的金属成矿作用不明显;燕山期是本区乃至大兴安岭地区受滨太平洋构造域的控制导致最具规模火山喷发和中酸性岩浆侵入的构造热事件时期,区内及周边地区已知金属矿(床)点成矿与该期中酸性侵入岩及相关脉岩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认为该区金属矿产的主成矿期应为燕山期。根据大兴安岭热液矿床成矿时代的研究成果,大兴安岭地区在古亚洲洋构造域演化阶段之后,在中生代中、晚期又经历了较为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形成了著名的大兴安岭岩浆火山岩带,本区即位于该岩浆火山岩带的中段西坡外侧。岩浆活动的强烈时期为中侏罗世-早白垩世,因此这一时期是本区最主要的内生金属矿化的成矿期。
作者简介:王亚君(1979,5-),女,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现职称:中级工程师,学历:硕士,研究方向: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