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滨
[摘要]结合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实际,提出了消除年级差别,引入学生主讲的无级差讲座式毕业论文指导模式,并就新模式运行制度安排、阶段性实施设计及运用新模式时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框架构成及指导意见。
[关键词]无级差;讲座;毕业论文;指导模式;运行机制
[中图分類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17-0157-03
毕业论文是大学毕业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方法、技能,就某一专业内容展开充分阐述的学术性文章。毕业论文的写作既是对大学毕业生在学期间所学知识的综合性考查,更是对学生自身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测评手段。然而随着高校教学形势的变化,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不仅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重要性缺乏认识,而且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更面临着指导任务大量化、指导时间集中化、指导形式封闭化、指导内容重复化等一系列问题。为此,笔者结合近几年来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实际,提出无级差讲座式毕业论文指导模式,并对其运行机制做具体分析。
1无级差讲座式指导模式内涵及其特征
无级差讲座式毕业论文指导模式是指在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消除受指导学生的年级差别,并将其组成一个毕业论文写作学习集体,在集体讲座形式下指导老师与所有受指导学生共同研讨毕业论文写作,实现受指导学生综合素质及创新性研究能力培养的论文指导形式。无级差讲座式毕业论文指导模式不仅是对当前财经类本科生毕业论文一对一式毕业论文传统指导模式的纠正,也是对单纯群组式毕业论文指导模式的发展完善。总体上来讲,无级差讲座式毕业论文指导模式具有以下几方面特征:
1.1消除受指导学生年级差别
传统意义上,毕业论文指导的对象大多是大四本科生。尽管大四本科生接受论文指导意愿明确,但是由于指导学生范围具有一定的限定性,容易导致部分论文写作知识跨期重复指导。而无级差讲座式毕业论文指导模式强调消除受指导学生年级差别,旨在实现毕业论文写作通识知识的跨期传播。当然消除年级差别也并不意味着所有年级专业学生同时介入论文指导,参与无级差讲座的受指导学生主要仍是由已进入专业课程学习的本科生构成。
1.2采用讲座形式
新模式中的讲座形式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师课堂讲授,而是让受指导学生就正在研究的论文内容进行讲解,或对研究工作进展进行汇报,主要采取学生主讲、集体讨论与教师点评参与的方式来实现对论文写作的指导及研究进度的把控。采取这种形式的转变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要降低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指导教师的主导地位,多让受指导学生主动参与,增强学生自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要通过学生主讲形式增强毕业论文写作的非淘汰性环境压力。
1.3实现阶段性循环指导
无级差讲座式毕业论文指导模式中,由于采用无级差的特点,客观上会成倍增加参加讲座学生人数。同时,新指导模式中采取学生主讲的形式,也使得每次主讲学生人数受限。因此,无级差讲座式毕业论文指导模式引入阶段性循环指导方式,一方面采取让高年级学生优先主讲的原则,并积极推动低年级同学认真参与讨论。另一方面实行高年级带低年级,老同学带新参与同学的方式,逐渐形成参与讲座指导学生“自学——讨论——主讲”的参与指导过程,并随着每年毕业生毕业交替实行阶段性循环指导。
2无级差讲座式毕业论文指导模式的运行机制
无级差讲座式毕业论文指导模式运行机制
无级差讲座式毕业论文指导模式就其目的而言,既要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又要增强论文指导的有效性,是对财经类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模式的新探索。为达到这一目的,无级差讲座式毕业论文指导模式分别根据同辈学习理论及PDCA质量控制模式构建了阶段循环学习与论文质量循环控制的双循环运行机制,并同时采取了形式监督、问题备案、资源开放三种制度保障,形成“2+3”指导模式运行机制来提高论文指导的有效性及毕业论文质量,具体如图所示。
2.1循环学习机制
根据同辈学习理论,同辈群体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在有意建构的指导环境中,学生间相互作用可以激活自身知识,甚至会引发知识重构而形成新认识,从而有助于学习。循环学习机制是基于同辈学习理论而提出的实现受指导学生自我学习的协调运行方式。循环学习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个体小循环,表现为同年级受指导学生间的循环式汇报、讲授。个体小循环主要着眼受指导学生毕业论文涉及知识、方法的群体交锋及碰撞,激活受指导学生研究思路。二是年级大循环,主要表现为不同年级间的交替指导、循环推进。年级大循环主要着眼受指导学生论文写作通识知识的跨期传递。
2.2循环控制机制
循环控制机制是基于PDCA质量控制模式提出的师生间互助学习以把控毕业论文质量的协调运行方式。单一年级毕业论文的质量控制:一是师生共同制订计划,明确论文写作的任务计划及无级差讲座的计划安排,二是分解阶段计划安排目标,督促落实阶段性学习目标及研究重点;三是按计划进行无级差讲座,汇报检查毕业论文研究进展状况,发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四是结合汇报中呈现问题,检查学生论文修正情况。而在跨期指导过程中,低年级学生在逐步升级同时依然遵循PDCA原则,早期——明确总体计划,析出阶段性安排;中期——“同辈学习”主导,自学论文写作通识,参与无级差讲座讨论;后期——明确研究内容,利用无级差讲座汇报研究;末期——检查、整改毕业论文。
2.3形式监督制度
形式监督制度是指通过无极差讲座程序安排及规范要求,提高毕业论文指导严肃性的制度安排。引入形式监督,目的在于增强无级差讲座的外部压力,以非淘汰性环境压力督促学生积极准备汇报内容,严肃对待论文指导。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认为形式监督制度是促进循环学习机制及循环控制机制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础。从监督、督导的具体形式来看,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是程序性安排,如引入讲座主持人、汇报内容事前发布要求、汇报时间控制安排等。二是规范性要求,如汇报人汇报形式规范、汇报发言规范、讲座讨论规范、讨论记录规范等。
2.4问题备案制度
设立问题备案制度主要着眼于配套循环学习运行机制,提高PDCA控制效率。问题备案制度的设立目的旨在无级差讲座过程中,就学生汇报研究内容及师生间讨论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备案,以保证同一学生在毕业论文指导的循环学习及循环控制机制下指导连续性。问题备案制度在无级差讲座过程中的具体外在表现,主要包括两点:一是在无级差讲座过程中在规范形式上引入问题讨论记录员,负责研究问题备案;二是在无级差讲座过程中在汇报发言规范上要求汇报讲座学生先就备案问题解释,再汇报研究新进展。
2.5资源开放制度
设立资源开放制度主要着眼于毕业论文通识知识的同辈学习及跨期传播,同时兼顾鞭策学生同届论文写作进程。资源开放制度在开放资源内容选择上主要侧重于三个方面:一是侧重于毕业论文写作通识资料共享,如毕业论文写作方法及技巧、优秀毕业论文样板、毕业论文写作格式要求等;二是侧重于学生阶段性研究进展内容共享,如开题报告内容共享、讲座汇报内容共享、论文初稿共享;三是侧重于指导教师对论文研究状况及改进意见等内容评价的共享。通过这些论文写作资源及内容的共享,一方面使得学生能自学论文写作通识,另一方面使得学生明了一篇合格论文的写作要求,便于学生自我进行修正。当然,受指导学生的阶段性研究汇报内容的共享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学生的论文写作计划起到督导作用。
3无级差讲座式毕业论文指导模式的阶段性实施设计
一个完整的无级差讲座式毕业论文指导过程是以低年级学生介入无级差讲座开始,以其完成毕业论文为终止。从阶段安排上来看,无级差讲座式毕业论文指导模式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3.1初期介入阶段
初期介入阶段是指低年级学生初步参与到无级差讲座,并逐步对毕业论文写作与指导形成感性认识的过程阶段。初期介入阶段要达到的目标:一方面了解无级差讲座的形式,另一方面能合理制订出论文写作的总体计划以及各阶段的分期目标。在介入时机上,初期介入一般可选在大三学年的第一学期。而在初期介入阶段的介入形式上,低年级学生原则上以刚进入专业知识学习后的学生为主体。因其对专业认知程度不一,故在无级差讲座中通常以旁听者身份介入。在参与讲座过程中,低年级学生的参与方式以听讲座为主、以提问题为辅。
3.2选题指导阶段
选题指导阶段是指对初步了解无级差讲座的低年级学生,进一步导向论文写作,完成论文选题的过程阶段。选题指导阶段旨在达到明确论文选题,提出论文写作提纲的目标。在此阶段上,学生一般通过“讨论+讲座”的形式参与无级差讲座。在介入时机上,选题指导一般可选在大三学年第二学期。此阶段前期以讨论为主,旨在帮助学生厘清论文研究对象及写作方向;阶段后期通过一到两次汇报讲座,把控毕业论文写作框架。这一阶段任务的重点在于:一是明确什么是符合专业方向的选题。尽管这也是阶段前期的讲座展开的重点,而在实际讲座进行中由于高年级同学汇报讲座及指导教师的汇报点评介入,往往低年级学生只要积极参与讲座讨论便会逐渐把握住论文的选题方向。二是明确自己拟研题目的内容框架。对于经济管理方面的毕业论文写作,笔者提出了2W1H框架明确方法——for What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Why为何有这样的问题存在;How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论文内容框架的确定要求采用学生讲座汇报形式,不仅有助于向指导教师阐明写作意图,而且还有助于学生自我厘清写作思路。
3.3论文撰写阶段
论文撰写阶段是指导学生按研究框架完成毕业论文写作的过程阶段。论文撰写阶段旨在指导学生初步完成论文研究及初稿撰写。在介入时机上,论文撰写阶段一般可以选在大四学年第一学期来进行。在此阶段的参与形式上,学生一般通过汇报讲座的形式。这样的形式一方面可以使得学生通过汇报的方式向指导教师展示论文研究状况,另一方面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论文写作进程监督作用。同时,在这一阶段也是新一批低年级学生介入无级差讲座的阶段。新一批低年级学生在这批学生的论文撰写阶段进行过程中又可以通过参与旁听、参与讨论的形式,了解毕业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
3.4论文完善阶段
论文完善阶段是在学生完成初稿撰写基础上对论文进行完善修改的过程阶段。论文完善阶段旨在优化毕业论文内容、规范化毕业论文。在介入时机上,论文完善阶段可以选在大四学年第二学期来进行。在此阶段的参与形式上仍然以学生汇报讲座的形式进行。由于在这一阶段同时将新一批学生引入选题指导阶段,因而论文完善阶段会同时针对新旧两批学生展开指导。但对指导教师而言,毕业论文指导活动将在把控高年级学生毕业论文修改完善的同时,更侧重于新一批学生的论文选题指导。
综合上述毕业论文的阶段性安排可见,无级差讲座式毕业论文的指导模式重点其实在于树立“自学+指导+演练”的阶段循环学习与教师PDCA论文质量循环控制的双循环运行机制。这使得无级差讲座指导模式既吸收了群组毕业论文指导模式的优点,实现了受指导学生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以及相互监督的目的,又通过讲座式研讨形式,增加了受指导学生的非淘汰性环境压力以及调动了受指导学生的写作主动性及创新性。
4运用无级差讲座式毕业论文指导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4.1突出重點,抓主要环节
尽管无级差讲座式指导模式在阶段安排上包括四个阶段,但对于学生而言,每个阶段的任务要求并不相同。因而,对于指导教师而言,指导工作的重心也存在差异。从阶段性安排来看,每届学生的辅导重点阶段在选题确定及论文撰写阶段,事关学生论文的可行性及研究展开,故也是指导教师的主抓环节。而且指导教师通过主抓这两个阶段指导工作,在无级差讲座的形式下会为低年级学生提供参考和借鉴。特别是在论文撰写阶段的强化指导有利于低年级学生论文对研究方向的探索。
4.2做好不同年级间学生共同参加讲座的时间协调工作
无级差讲座式毕业论文指导模式面临的一个突出制约就是不同年级学生参加讲座的人员集中问题。特别是学生在展开论文指导同时还面临专业课程学习任务,且年级不同课程设置及上课时间存在差异,无疑又为集中进行无级差讲座带来阻力。对此,一是可以在课程体系上加入集体研修课程,主动为无级差讲座的开设提供时间保证;二是可以将教师集体活动时间与无级差讲座展开时间进行对接,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及时安排汇报讲座;三是充分利用其他非排课时间安排汇报讲座。
4.3合理发挥指导教师在无级差讲座中的作用
无级差讲座式毕业论文指导模式倡导学生主讲、同辈学习方式,通过学生自我学习、相互促进、自我完善来完成毕业论文写作。这就要求在实施无级差讲座过程中,指导教师应当避免传统指导模式下“一言堂”的指导方式,采取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发言,推动学生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无级差讲座指导模式下,指导教师应减少对学生研究问题的结论性发言,增加对方向探索、研究内容的提问性发言,增加论文的研究方法、方向的引导,减少论文的定性观点阐述,增加学生在无级差讲座中的积极主动作用,弱化指导教师在论文指导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4.4强化执行毕业论文写作要求
无级差讲座毕业论文指导模式同样倡导毕业论文写作的计划性及规范性。因此,在实施无级差讲座式毕业论文指导时,一方面要强化毕业论文写作进展的时间要求,以保证讲座汇报及论文写作能及时展开。而另一方面要强化毕业论文写作的规范化要求,坚决制止学生论文写作过程中出现“以后再改”、“先姑且这样”等写作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