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勇 肖宏伟
摘要:社会利益与个体利益的矛盾,在物质生活领域中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其在全球经济语境下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全球社会与市场个体的利益博弈,二是全球社会与各国利益博弈,三是各国政府间利益博弈,四政府所代表的该国整体利益与市场个体的利益博弈。而经济法理念是经济社会化条件下的实质公平正义,其核心内容是在兼顾私人利益的基础上的社会整体经济利益的实现。随着科技和社会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已经使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因此,文章针对全球社会整体利益与市场个体利益博弈的合理均衡的市场场规制度的构建,就需要以经济法理念为指导,实现人与自然、全球人类利益与各国利益、各国政府与市场主体利益博弈的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全球市场制度变迁。
关键词:市场与政府;国际与国家;利益博弈;制度变迁
一、 引言
随着全球生产的社会化、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信息与交通技术的发展,世界各个相对独立的市场不断地相互作用、相互渗透,使全球市场成为一个整体,其中任何一个小的局部市场地变化,都将影响全球的经济变化,从而使地球变成了一个“地球村”,但是,地球村市场毕竟是由独立政权体系下的不同国家控制下的各国市场组成,因此,如何使全球的整体利益与各国的个体利益实现博弈的均衡,构建全球市场规制制度就成为经济学和法学共同关心的焦点。要实现全球市场规制度制度的现代化,就是应当根据经济法理念,首先,分析全球社会与市场个体、全球社会与各国利益、各国政府间利益、政府所代表的该国整体利益与市场个体利益的博弈;其次,构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市场与政府、全球社会整体与局部各国的关系的和谐制度。
二、 经济全球化需要以经济法理论构建全球市场规制制度
市场机制是一种建立在优胜劣汰竞争规则上的资源配置机制,核心以资本为纽带的商品价值规律,本质是资本的盈利性及其扩张性。当然,市场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在特定的时间和历史条件下其市场区域范围是特定的,也就是说,市场的区域范围是随历史时间和其所处的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因而,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市场机制必然导致该条件下的市场区域内的社会整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的冲突;相对于一个主权国家范围内的市场来说,这种冲突具体表现为政府调控的资源配置与市场机制资源配置冲突;相对于全球或全球部分几个国家或地区组织的区域如欧洲联盟,则是区域政府联合体的资源配置与市场资源配置的冲突。总之,社会整体利益与市场个体利益矛盾的运动,首先,导致了国家与法律制度的产生;其次,市场的异化导致了政府或政府联合体调控与市场机制耦合的经济法理念产生。
1. 集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的冲突导致国家及法律制度的产生。在人类物质生活领域一对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是集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的矛盾,基中,集体与个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一定的条件下又可相互转化。例如,欧盟区域经济利益相对其成员国家来说,是集体利益,而相对全球来说,则又成为个体利益。因为,人作为社会性动物,由于精神和物质利益的双重需要就必然存在交易或交往,在交往过程中就产生了不同层次的利益冲突,为了降低交易成本产生了包括国家和市场交易在内的各种制度,其目的就是为了达到冲突各方的利益博弈均衡,实现各方利益共赢。
各利益冲突的个人或集团,为了防止在冲突中不至于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达成一种默契的契约,一定的地区范围内,让渡人民部分自由和权利组成国家制度,并以国家的强制力为实施保障通过认可或制订一系列法律制度来保护自身的利益。当然,当市场力量超出一国的力量时,就会产生如欧盟的区域国家联合体政府,与相应的市场相匹配,并通过制订国家联合体制度来保护各方的利益。所以,法和国家的产生是利益博弈的结果。
因此,人类发展史就是各种利益的博弈史;而作为利益博弈规则的制度则是“集体行动对个人行动的控制”在整个人类历史上,制度通过提供基本的结构创造秩序并减少交换中的不确定性。
从利益博弈的视角看,针对全球经济发展而言,主要体现为政府与市场的不同形态组合的博弈,主要表现为:一是全球社会与市场个体的利益博弈,二是全球社会与各国利益博弈,三是各国政府间利益博弈,四政府所代表的该国整体利益与市场个体的利益博弈。其中,政府或不同政府的联合体代表社会整体利益,而市场代表个体利益;而政府又存在全球所有政府应当共同维护的全球利益与区域各国联合体如欧盟或个国的利益博弈,市场则存在全球社会整体市场与区域国市场、区域国市场与单个国家市场、单个国家市场与个体市场的利益博弈。因此,要实现全球市场规制的理想制度,就是要构建一种能使社会整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的协调发展并实现博弈各方的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制度,这种价值追求正是经济法理念的体现。
2. 經济法理念是全球经济制度现代化的理论基础。理念是指人们由一定世界观所决定性的对事物价值的认识和追求;法的理念则是对法的精神或价值的理性概括和追求。因此,社会经济发展到市场个体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冲突无法通过市场机制调和时,就客观需要与市场力量抗衡的社会利益代表国家通过其执行者即政府解决这种冲突的制度规则从而实现利益博弈的均衡,但是政府不是天然的价格必然容易导致政府代理人官员的私人利益与代表利益的冲突而产生权利寻租等问题,为了实现社会集体利益与市场个体利益的均衡发展,就客观要求“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耦合。而人们对这种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耦合的价值需求的概括和追求就是经济法理念。
经济法理念是一定区域或全球经济社会化条件下的实质公平正义,其核心内容是“包含以消费者为本、平衡协调和社会责任本位三项基本要素”;在兼顾私人利益的基础上的社会整体经济利益的实现,而全球市场规制制度就是要构建一种将使全球社会整体利益与区域或国家个体利益、国家与国家、政府与市场协调发展的制度从而实现全球各种市场博弈利益的均衡发展制度,这正是经济法理念所追求的目的,因此,经济法理念是全球市场规制制度构建的理论基础。
三、 全球市场规制制度构建
尽管制度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因素,但由于源于实践中利益博弈结果的制度供给,特别是其中的国际间通过谈判而形成制度,相对于制度需要来说永远是滞后的,而当社会群体觉察到新制度有可能获得在现行制度条件下实现不了的利润时,才可能会引起制度变迁;而如何实现制度变迁,则依赖于利益博弈各方的力量及谈判能力。因此,这就要求,在构建全球市场规制制度时,首先应当分析目前市场全球化语境下存在的问题,其次,根据问题以经济法理念为理论基础构建可靠的全球市场规制制度。
1. 目前全球市场制度存在的问题。全球制度是全球利益博弈的规则,从广义上说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其中,正式制度是由国家或国家联合体制定或认可并有强制力保证的习惯或成文规则;而非正式制度是人们自发形成且没有强制力保障的不稳定的规则或习惯。非式制度是正式制度的来源之一,往往是市场创新的结果,除非正式制度严重损害正式制度所保护的利益外,一般是正式制度的有益补充,因为,制度是利益博弈的规则,是有谈判能力的人或团体为了其自身或团体利益而创设的,所以,他可能会为了制度设计人的利益而损害整个全球国际社会或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利益。全球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除了因发达国家将高消耗技术和高污染的废品出口到发展中国家从而影响全球环境利益外,主要具体表现为:
(1)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强国谋利的工具。2007年,主要国际机构已经明显地暴露出弱点。如:石油价格的急剧上涨使得穷国和富国都深受其害,但是国际能源机构似乎不足以对此做出反应,而其27个成员国并不包括像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甚至成员国之间其权威性也有限。在全球金融领域,货币基金组织似乎面临着重要性下降以及失去合法性的危机。MF的会费缴纳国已经用脚来投票,而且它还面临新的批评,因为其对最近的金融危机缺乏预警。
(2)以美国为标签的新自由主义理论下的制度输出导致全球的资源浪费,加剧了全球经济危机。在东南亚危机中,美国和其影响的IMF要求受危机影响的国家削减支出来减少赤字,却全然不顾这样必将导致下列严重的结果:如2008年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并迅速蔓延到全球的危机,使上千万的人沦为贫困人口,就是因为新自由主义的忠实信徒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为代表的美国政府监管人员放松市场管制并任其自由发展的恶果。因此,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感觉到了多年来自己所受到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欺凌所产生的痛苦,这些国家被要挟采用了美国的组织制度,解除了对经济的监管;尽管美国承诺这些国家最终会得到更多的好处,结果却是事与愿违。
(3)美国经济霸权对自己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市场规制采用双重标准不利于全球权威制度的形成,增加全球市场制度交易成本,损害了全球的整体利益。从东南亚危机与2008年的美国危机对比可知,发达国家在美国危机中采用了逆经济周期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而在发展中国家,美国及其主导下的IMF却强迫他们采用顺经济周期的政策,如提高税收和利率、削减支出,这导致这些发展中国家发生很大的经济波动,而发达国家则因逆经济周期政策而波动很小。如果这些发展中国家也采用本次美国危机的政策,自然其经济波动也会很小。因此,这种双重标准不利于全球经济的协调发展,损害了全球整體的利益。
总之,从全球制度的视角来看,目前全球市场规制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一是美国主导的新自由主义理念输出导致因缺乏政府调控而引起的市场失灵;其二是美国经济霸权导致的为了美国等个别发达国家利益而损害全球社会利益;其三是跨国企业个体利益或美国等发展国家为了其经济利益而操控发展中国家政治及经济从而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及全球社会整体利益
2. 全球市场规制制度完善。综上所述,全球市场规制制度完善主要是如何实现全球集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的均衡发展,如何实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政府或各国政府联合体与市场个体的均衡发展。而全球市场规制制度主要是通过国内法而体现,因此,全球市场规制制度的完善应当以耦合经济法理念为理论基础从国际经济关系及其国际规则和国内法两个方面进行变迁。
(1)国际规则及其国际经济关系制度的完善。首先,各发展中国家应当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地缘或文化传统观念构建国际自由贸易区域形成自己的政府联合体,一方面,实现国际区域经济与其本国个体经济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政府联合体形成自己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或跨国公司相抗衡的力量,从而摆脱美国等发达国家制定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制度的控制,提升国际形象,提高国际新秩序规则制定时的谈判能力。其次,通过政府联合体,制度国际区域政府联合体调控与国际区域市场机制耦合的市场制度,实现区域集体利益与个体成员国及其个体企业利益博弈的帕累托最优状态。第三,国际区域新制度,改革现有的IMF或WTO等国际组织规则,使国际双边或多边规则起到维护全球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体利益的协调发展。第四,通过国际区域新制度促进或形成国际规则的权威性,防止如美国等个别发达国家为了自身利益而采用双重标准,损害国际社会的整体利益。
(2)国内法的完善。首先,以经济法理念为理论基础,借鉴根据自身因素而建立的国际区域市场规制制度及旧的国际经济秩序规则的合理成分,完善本国的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耦合的经济法制度,形成全球化趋势下的本国市场规制制度,从而实现本国社会利益与市场个体利益、区域集体利益与本国国家个体利益、全球集体利益与区域个体利益博弈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其次,以经济法理念为理论,对经济全球化过程的新问题,从全球集体利益的高度,制度本国的国内法律制度,为参与国际市场规制制度提高本国的谈判能力,从而实现与全球集体利益协调发展条件下的本国利益最大化。第三,通过完善国内适应经济全球化环境下的市场规制制度及丰富全球语境下的司法实践经验,积极参与国际旧秩序规则的改革,从而实现本国个体利益与全球集体利益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四、 结论
集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的矛盾,在物质生活领域中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其在全球经济中具体表现为:全球社会与市场个体的利益、全球社会与各国利益、各国政府间利益、政府所代表的该国整体利益与市场个体的利益博弈。
目前我国经济全球化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是,其一是美国主导的新自由主义理念输出导致因缺乏政府调控而引起的市场失灵;其二是美国经济霸权导致的为了美国等个别发达国家利益而损害全球社会利益;其三是跨国企业个体利益或美国等发展国家为了其经济利益而操控发展中国家政治及经济从而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及全球社会整体利益。
经济法理念是经济社会化条件下的实质公平正义,其核心内容是在兼顾个体利益的基础上的社会整体经济利益的实现。因此,全球市场规制制度变迁或完善就需要以经济法理念为指导,通过分析目前全球市场制度存在的问题,从国际经济关系及其国际规则和国内法两个方面进行变迁。
从国际规则及其国际经济关系制度的变迁看,首先,各发展中国家应当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地缘或文化传统观念构建国际自由贸易区域形成自己的政府联合体,一方面,实现国际区域经济与其本国个体经济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政府联合体形成自己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或跨国公司相抗衡的力量,从而摆脱美国等发达国家制定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制度的控制,提升国际形象,提高国际新秩序规则制定时的谈判能力。其次,通过政府联合体,制度国际区域政府联合体调控与国际区域市场机制耦合的市场制度。第三,国际区域新制度,改革现有的IMF或WTO等国际组织规则,使国际双边或多边规则起到维护全球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体利益的协调发展。第四,通过国际区域新制度促进或形成国际规则的权威性,防止如美国等个别发达国家为了自身利益而采用双重标准,损害国际社会的整体利益。
从国内立法的完善看,首先,以经济法理念为理论基础,借鉴根据自身因素而建立的国际区域市场规制制度及旧的国际经济秩序规则的合理成分,完善本国的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耦合的经济法制度,形成全球化趋势下的本国市场规制制度。其次,以经济法理念为理论,对经济全球化过程的新问题,从全球集体利益的高度,制度本国的国内法律制度,為参与国际市场规制制度提高本国的谈判能力。第三,通过完善国内适应经济全球化环境下的市场规制制度及丰富全球语境下的司法实践经验,积极参与国际旧秩序规则的改革。
参考文献:
1. 史际春,邓峰.经济法总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2. 徐孟洲.耦合经济法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 刘文华.中国经济法基础理论(校注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
4. 刘诗白主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5. (法)卢梭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03.
6. (美)约翰·康芒斯著,赵睿译.制度经济学(上).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
7. 魏建,周林彬.法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8. 杨紫烜.经济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9. 陈共.财政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10. 徐孟洲.经济法的理念和价值范畴探讨.社会科学,2011,(1).
重点项目: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项目号:20090911);全国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重大项目“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统计测度、国际比较与影响因素研究”(项目号:2013LD03)。
作者简介:周明勇,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经济法博士生,高级经济师;肖宏伟,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助理研究员。
收稿日期:2013-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