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山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2-096-01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许多新的课程和教学理念,其中,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点诉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越来越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有人曾统计过,一个人一生中所需要的知识,在校期间所学知识仅占三分之一左右,还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需要走出学校以后不断地自学获得,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由此可见,一个人要想适应社会,必须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而语文是百科之母,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对于学好语文乃至学好其它学科至关重要。甚至对学生一生的影响意义重大。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首先要明白什么是自主学习。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创造性的教师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在平时的教學中,我做了一些尝试,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实现教师角色转换,变教学为导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要把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当作教学的一个专门的独立的任务来完成,当作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来对待。要破除急于求成、包办代替的做法,认识到学生的差异性,树立相信学生的意识,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让学生自主决定自己学习的进程。从而达到自我控制、自我体验、自主学习的境界,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有所得,提高素养。
二、解放学生,让课堂真正活起来
我们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他们心理、生理、学习发展的需要,以取得教育的主动权。要解放学生,把学生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他们从以课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中解放出来。解放他们的双眼,不要只盯住课本,外面的世界更精彩;解放他们的大脑,点燃思维的火花;解放他们的双手,让他们参与实践活动;解放他们的嘴巴,使学生谈天、谈地、谈真理。要相信他们有信心有能力学好,要尊重他们的意愿,挖掘他们学习的潜力,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创建一个学生感到有话想对老师说,有事想请老师做,有困难想请老师帮的良好氛围。其次,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适时的进行鼓励和引导,把他们的自我表现欲充分地激发出来,用于他们自主学习的过程。这样,课堂才真正活起来了,学生的创造性才能也发挥得更好。
三、指导学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在教学中,要改变学习的被动状态,有意识地教给学习方法,使学生能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如《趵突泉》这篇课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也是一篇教会学生自学写景文章的好范文。在教学这一课时我先指导学生学习,分四步进行学法的指导。首先我让学生默读课文,分清写趵突泉时用得最多的是什么样的词,把它找出来,其目的是让学生抓住趵突泉的特点。抓住特点后再细读课文,找出能表现趵突泉十分美丽这一特点的词语进行品析。
四、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多创施展才能的空间
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让学生根据明确的目标导向,更要善于创设条件,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互相交流、共同切磋的机会,让学生相互协作,共同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更多体验互相帮助、共同分享的快乐;让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个体与群体中,自主地探索,获得知识。在教学中,我采用小组合作式教学,在开展小组合作时,我认真编设学习小组,按座位就近四人一组,按学习能力有机组合,指定组长负责本组学习讨论活动的开展,发挥?小能手?作用。集体交流时,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四名成员先后分别汇报发言,也可以先由组长主要发言,其他成员补充。这样,学生展示才能的机会更多了。
五、感受成功喜悦,让学生乐学
教师应当在教学中为每个学生都提供成功的机会,力求使学生学有所获。在教学中,我采用分层式教学,根据学生的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使所有学生能够跳一跳摘到果子,享受成功的喜悦,继而以更饱满的热情快乐地学习。
六、培养学生学生语文自学能力,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贵在坚持,要做到持之以恒,循序渐进。要做到逐步引导,长期坚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层次进行,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2、自主学习不是自由学习,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自学方法,该放则放,该收则收,不能放任自流,活而不乱。
总之,教?是为了?不教?教”的唯一目的是促进学生?学?教会学生“学”。我相信只要我们语文教师转变观念,有意识地在课堂控制中运用各种策略,培养学生勇于发现、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的能力,那么语文课堂教学就能勃发出勃勃生机,就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打下良好而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