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晓娟
摘 要:肖斯塔科维奇的《24首前奏曲与赋格》是20世纪俄罗斯钢琴一音乐文献中最重要的作品,其浓郁的民族风格与传统赋格的创作形式加之20世纪现代作曲技法的完美结合,在世界钢琴复调一音乐的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与巴赫的《48首前奏曲与赋格》相映生辉,达到了跨越时空心灵交融的默契。我们不难看出作曲家在这部作品中体现的简单朴素,透出的高明创作技巧。同时,它也是肖斯塔科维奇钢琴创作手法和音乐思想的缩影。这部传统而严谨的音乐作品中,作曲家在融入了新鲜的俄罗斯民族民间的思想的前提下赋予了音乐很具体的多样化形象,使赋格曲这一传统的复调音乐形式的表现幅度得到极大的拓展。整部作品倾注了作曲家的浓厚碑洁感,使我们从这部作品中能窥视到作曲家丰富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肖斯塔科维奇 《24首前奏曲与赋格》 音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2-038-02
肖斯塔科维奇的钢琴音乐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干净简洁,像山水画似的清新灵动。在肖斯塔科维奇的钢琴音乐里,织体都是简单清晰地,完全看不到华丽的技巧和刻意的设计。他的奏鸣曲、协奏曲、前奏曲与赋格等等一系列的钢琴作品里,很少会出现高叠和弦,广泛运用的是一个声部在音区的另一极完全平行,中间是空的,这称之为“肖斯塔科维奇八度”。另外,在肖斯塔科维奇的钢琴音乐平,为了追求干净的音响,清晰的复调织体,很少使用到踏板,伴奏织体也是简单干净的。肖斯塔科维奇擅一长于将各种风格的索材进行融会贯通,以占典作为依托,融入现代的音乐元索,以民族作为背景,渗入世界的音乐观念,这就是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之道。本文分析的作品《24首前奏曲与赋格》是肖斯塔科维奇钢琴作品中一支奇葩,也是20世纪乃至整个音乐史上最重要的钢琴文献之一。对于这部作品,作者这样说过:“最初,我打算作为技术练习写一些复调作品,但是后来,我又扩大了这个计划,
我要按照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的样式写一组具有明确形象和艺术内容的复调作品。”这部作品在结构上参照了巴赫的《平均律钢琴前奏曲与赋格曲集》,在每一个调性上创作一首前奏曲一首赋格曲,两者自成一套,很好的体现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精髓。
《24首前奏曲与赋格》作为肖斯塔科维奇复调音乐创作的最高成就之一,在创作上不但继承了传统前奏曲与赋格的套曲模式,又融入了20世纪别具一格的作曲技法,井深植俄罗斯的民族文化沃土,音乐语言取材于民间,风格独特。乐曲在旋律的发展,调式调性的安排,和声与对对位的设计上别具匠心。
一、主题旋律的特征
肖斯塔科维奇是一位集民族音乐和现代作曲技法为一身的音乐家。他的《24首前奏曲与赋格》中主题旋律人都融入了俄罗斯的民间音乐元素,既有俄罗斯古老的民歌,又有同时期作曲家创作的民族曲调。是一部被誉为“风格成熟的俄罗斯音乐百科全书”的作品。肖斯塔科维奇结合传统的前奏曲与赋格形式,赋予.音乐旋律丰富鲜明的个性的同时,也将作曲家的内心感受一同抒发,这才是最真实的音乐。这部《24首前奏曲与赋格》从第一首和着独具俄罗斯风格钟声的众赞歌开始,逐渐将俄罗斯独特的风土人情如画卷般展现在听者的而前,有抒情悠扬的情绪,有轻松活泼的歌唱,也有悲伤忧郁的低吟,同时兼有英雄史诗般的气概。音乐形象的丰富使得这部《24首前奏曲与赋格》在传统复调乐曲的基础上凸显了它鮮活的艺术气质。
二、前奏曲与赋格曲的联系
肖斯塔科维奇的这部作品,从前奏曲与赋格之间的联系土看,继承了巴赫调式调性统一的原则。另外他也受到了格拉相.诺夫的影响,每首前奏曲终止处都标记有“attacca ”(连续,不间断演奏),两章要求连续演奏。有些作品甚至结束在不稳定的和声上,待赋格中来解决。有些作品的前奏曲与赋格采用了相同的主题材料,在情绪和速度上突出对比,但又从内容土完成统一。他比巴赫史注重两者在音调上的联系。如第8首升f小调前奏曲中的弱起十六分音符后强拍附点四分音符的节奏型在赋格的主题中也有所运用。第10首升c小调前奏曲在一串跳动的走句式十六分音符之后,出现了鲜明悠长的旋律,它暗示着赋格的主题,仔细观察会发现,赋格主题实际卜就是根据这旋律而作的简明提纲,一前奏曲末尾不断反复的四个十六分音符直接引导出赋格的主题。第15首降D大调前奏曲中间部分第87小节起的旋律暗示了赋格的主题,前奏曲开始的伴奏音型也在赋格中出现。第20首C小调前奏曲与赋格主题基本是一样的,区别在于一前者是主调式的陈述和发展,后者是复调式的。第21首降B大调前奏曲一开始的伴奏音调正好是赋格主题的开始。第22首g小调的最后四小节逐渐形成了赋格的主题。由此我们会发现,作曲家在前奏曲与赋格的关系上是有意识地做艺术构思的结果,而非偶然。
三、主题与答题的调式安排
传统赋格曲中,主题与答题的关系是其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在巴洛克时期之前,赋格中的主题与答题间的关系为答题高四度或下五度模仿,至巴赫时期,他采用了答题高于主题上五度主属调的模仿形式,井最终以此为规范确定下来,并且这种规范一直沿用至今。肖斯塔科维奇的《24首前奏曲与赋格》中沿袭了这种特点,但是也有创新。如第一首C大调赋格曲中,主题为C伊奥尼亚调式,而答题为G混合利底亚调式,两者并非同一调式的主属调答题,而是交替调式的关系。第8首升f小调赋格中的答题为高五度模仿,形式上为升c小调,但可以看作是D和声大调。第21首降B大调赋格,答题是以俄罗斯民歌为依据的下方小三度平行小调g小调中音性质的答题,构成了鲜明的大小调式色彩的对比,似交替调式,听起来很新颖。第16首和第24首的主题均为爱奥尼亚调式,而答题为带有小调色彩的弗华古亚调式,是三度关系的交替调式。
四、前奏曲织体的写作特征
肖斯塔科维奇的这部作品中前奏曲的织体形式非常丰富多彩,既有传统的作曲技法的体现,又显示出作曲家的创新手法。如第2首a小调前奏曲采用的流水线型写法,即以乐曲开头的核心音型为模式,在发展中以同样的节奏、织体和速度不停顿地向前流动。这种写法是早期一占典乐派常用的创作手法,没有明显的主题结构和完整的段落划分,从头至尾一气呵成,具有即兴曲的性质,写法较自由。此首作品开头的动机音型为一个带有装饰音的分解和弦,并且此音型在全曲速度不变的情况下贯穿始终。第3首前奏曲织体的处理手法为采用对
比主题交替重叠的手法,即同一个一前奏曲包括两个主题,且具有鲜明的不同性格,从开始的分别呈示到交替发展,直至最后的综合重叠具有强烈的戏剧冲突效果。乐曲的第一主题是俄罗斯英雄史诗般的庄严旋律,紧接着的第二主题在高音声部出现,采用静音环绕式的写法突出急促不安的情绪,使两个主题的对比异常鲜明。再如第12首g小调赋格则采用了固定低音的变奏手法,主题在低音声部周期性的循环出现,这也是肖斯塔科维奇很擅长使用的一种作曲技法,在他的很多作品中都经常出现。第21首降B大调前奏曲,高音声部以十六分音符的均等型节奏贯穿始终,配以低音声部的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是典型的练习曲写法。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肖斯塔科维奇的《24首前奏曲与赋格》继承了巴赫的传统,但音乐风格却又与其相去甚远。在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更多的20世纪的新兴的技法,听到的是更为激进的音响,但却又植根于俄罗斯民族传统的土壤中繁衍,时刻涌动着俄罗斯的民族气息,他融会贯通了几个世纪的音乐语汇,使之交融结合,并且巧妙地运用到创,体现了其和创新的精神和精湛的作曲技巧。总而言之,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风格是干净简洁的,细腻优雅且流畅灵动。在弹奏肖斯塔科维奇的这部《24首前奏曲与赋格》,演奏者要根据每首作品的不同音乐形象,仔细揣摩作曲家想要表达的内容和意图,才能更完美地诊释出整部作品。
參考文献:
[1]姚恒璐:二十世纪作曲技法分析[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4.
[2]季家锦:20世纪西方作曲技法[M].华乐出版社,2000.8.
[3]德特勒夫·戈约夫.葛斯译:肖斯塔利一维奇[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12.
[4]普罗托波波夫:肖斯塔科维奇的复调音乐[J].音乐艺术,1985-2.
[5]林华:苏联现代音乐中的复调[J].中国音乐学,1998年-2.
[6]赵德义:肖斯塔科维奇的《24首序曲与赋格》调思维的特征和声的民族风格与现代技法,[J].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部编,1989.
[7]邹建平:肖斯塔科维奇《24首序曲与赋格》对当代赋格曲写作的启示[J]艺苑(音乐版),1999-3-.
[8]刘奕:肖斯塔科维奇《24首前奏曲与赋格》的演奏技法分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2.11..
[9]杨凌云:肖斯塔科维奇《第一钢琴协奏曲》的旋律写法.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