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刘宇一

2014-04-29 00:44郁华
艺术品鉴 2014年5期
关键词:良宵刘宇画作

郁华

刘宇一,1940年出生,江苏南京人,著名油画家、国画家。196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历任广西人民出版社美术编辑、桂林画院画师、广西艺术学院副院长、广西书画院副秘书长。现为香港宇一画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宇一艺术研究院院长,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山大学客座教授,美国萨凡那艺术设计学院人文学荣誉博士,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刘宇一自1960年开始从事艺术创作,擅长油画、水墨画,作品有《耘天》、《良宵》、《女娲补天》等。1993年,他的《良宵》在香港拍卖行拍卖会上被港商曾宪梓以836万港元竞得,创当时中国油画最高记录;1997年,他的《良辰》拍得2300万港元,刷新了自己创下的华人油画最高纪录,带火国内艺术市场。他的三幅国宝级画作——《人民万岁》、《伟业千秋》和《良宵》被收藏在天安门城楼、人民大会堂和毛主席纪念堂。

初识刘宇一先生,是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开幕式后。3月的北京,勉强称得上初春,在人民大会堂外的台阶上,一位头发灰白、精神矍铄的老人被记者团团围住,耐心地接过记者抛出的各种问题。“您对复兴传统文化教育有什么建议?”“您对艺考热怎么看?”透着磁性略带沙哑的嗓音,搭配着清晰幽默的谈吐,艺术家的风范氤氲周身,丝毫不会让人意识到,他今年竟然已经74岁高龄了。

尽管春寒料峭,老人用岁月浸泡出的淡然、爽朗还是给人带来了暖意。

《良宵》

油画 放大原作 1226×360cm

1993年作 毛主席纪念堂珍藏

母稿 200×100cm 1977~1993年作

曾宪梓先生以破纪录的拍卖价(836万港元)珍藏

“文革”刚一结束,刘宇一痛定思痛,创作了此幅“畅祥图”:祈祷祖国今后日日祥和、夜夜良宵。他以1950年中秋之夜,毛主席与柳亚子和诗为主题,安排各界人士在皓月明媚、宫灯高悬的庭院中吟诗唱词、品茗弈棋的祥和场面,意在谏言国人:不要再斗了!刘宇一先生费时17年,三画《良宵》,经历了无数坎坷艰难,在各界有识之士的鼎力支持和帮助下终于得以成功。

这是刘宇一先生“共和国史诗式巨构”的代表作

看过太多悲苦,反而愿意传递美好

:从1960年开始作画,您的画笔已经耕耘了半个多世纪,您如何看待自己的身份?

刘宇一:艺术家都善于表达,歌唱家用嗓音表达,画家用线条、色彩表达,虽然工具有差异,但表达的内容才是最重要的。我认为,艺术家就是要表达真善美,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我们生活在一个风云际会的时期,过去、现在的历史图景波澜壮阔丰富多彩,这都是难得的素材,我要用画笔记录它们。

:您的画作场面宏大,大多描述历史人物的历史场景,您是如何选材的?

刘宇一:我的青年时代刚好赶上文革,当时经历的事情、走过的路,使我渐渐明了,中国在经历了百年屈辱之后,正在艰难地走向振兴,这是一个值得记录的时代。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应该做最重要的事情。我在30年前就决心,要记录新时期中华民族的魂与魄,尤其是一些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我提出了“宇一经纬”来概括我的题材,经就是纵的、5000年历史,纬就是横的、我所身处的时代;同时,经是时代的脉络,纬是民族的概括,共同织就了时代的伟大。

:您的作品大都描绘有领导人在场的喜庆场面,比如《良宵》、《伟业千秋》,有人抨击您是马屁画家,您怎么看?

刘宇一:我作画的手法有油画、中国化、年画,三者融合,尤其注重年画风格的运用。年画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独一无二的表现手法,从木板年画开始,已经几千年历史了,体现了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内容上讲究喜庆吉祥,消除悲伤色彩。中国人有吉祥文化的传统,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太多,吉祥文化表达了美好的愿望,善良的期许。

活了70多年,丑恶、悲哀的东西,我看过太多,我希望多画一些鼓舞人的东西,传递积极的正能量。文革时候,我被押在牛棚,听很多前辈讲悲惨的境遇。伤口上撒盐有什么意义?所以文革后期,我就下决心,倘若有一天我能重新拿起画笔,我要画一些给中国人打气、温暖人心的东西。

无心插柳,《良宵》爆炸式拉高中国艺术家身价

:在1993年、1994年和1995年、1997年,您的《良宵》、《女娲之歌》、《瑶池会仙图》、《良辰》五年四次刷新当时国际艺术市场上中国当代华人画作的价位,当时如何创作这一奇迹的?

刘宇一:画作在拍卖市场这么受欢迎,完全水到渠成,我自己也出乎意料。1993年,《良宵》在香港拍卖行拍出836万,中外震惊。在当时的拍卖市场上,中国画,张大千的作品拍出过816万,陈逸飞的油画拍出过198万,《良宵》一举超过了这两项纪录。我记得,《良宵》1980年发表在广西的报纸上,得了78元人民币稿费,这是《良宵》第一次有了价格;后来艺术品市场露出萌芽,有一位知识分子愿意出500元买《良宵》,我没舍得。那是1984年左右,《良宵》第二次被“叫价”;哪曾料想十年后会拍出836万的天价?!

:听说,《良宵》得以上拍,还有一段曲折离奇的故事,你能讲讲吗?

刘宇一:的确传奇。1993年是毛主席诞辰100周年,经人引荐,习仲勋老前辈看了我的《良宵》,并推荐给当时的人民大会堂管理局局长,准备放大永久陈列(后来挂到了毛主席纪念堂,那是后话)。

那会儿,我们全家已经去了香港。放大制作《良宵》,大约需要三四百万港币的花费。没有钱,我本来想找企业家赞助,后来有人建议,干嘛拿着金饭碗讨饭吃,把母稿拍卖掉,不就有钱了吗?于是,《良宵》才在香港拍卖行拍卖会上被“领带大王”曾宪梓以836万港元买走,据说至今还挂在他家里。

随后,《女娲之歌》、《瑶池会仙图》、《良辰》不断掀起一个又一个高潮。有数据统计,截止到1999年,中国油画前十位排行榜,我占了四席。

《良宵》等作品拍出天价,引燃了当时大陆的艺术品市场。1993年下半年,香港拍卖行的老板便到北京,与人合伙创立了嘉德拍卖公司。

市场的声音太大,令创作的耳朵彷徨

:虽然在上个世纪末,您在艺术品市场搅起了一阵龙卷风,但自1997年以后,您的身影似乎就从拍卖市场隐退了,为什么呢?

刘宇一:你说的没错,从1997年造出2300万港元的神话后,已经17年了,我没有向拍卖行提交过一幅画。偶尔有少量作品现身,要么是别人送拍,要么就是假画,总体上量很少。

我的想法很朴素,我的劳动所得完全可以维持我和家人的生活,我集中考虑的是,我要集中精力多花一些能够传世的作品,趁着手和眼睛好使,多留佳作。比如我和女儿刘浩眉用七年时间画出了《奥林匹克颂》,长115米,高5米,2000多个人物,架上绘画能有这么大规模,堪称世界之最。2001年申奥成功那天晚上我开始构思,2008年才完成,直接耗资2000多万元,靠自己积攒、朋友赞助,才盖住了庞大的开支,目前没有为此谋求一分钱收益。

另一方面,现在艺术品市场整体比较混乱,我的精力顾不过来。我听说有的拍卖行知假卖假,有的画家不愿承认早年的劣质作品,也会说真迹是伪作。市场发展太快,法律法规跟不上,急需规范。

:排除上拍这条路后,您打算怎么处置您手中的作品?

刘宇一:以前,我常把我的一些作品捐赠给博物馆、一些公共机构,有些能永久陈列,有些单位展出一阵后就把作品锁仓库里了,这让我很痛心。现在我考虑,以后不一定采取捐赠手段回报社会,或许可以自己建美术馆,让更多人观赏交流。

:您如何让看待艺术品市场与创作的关系?

刘宇一:市场能供养艺术家衣食无忧,让他们潜心创作,固然好。但现在美术界最大的隐患是,潜心致学的人少了,整体比较浮躁。鲁迅说:“选材要严,开掘要深”,现在这两点都差得远。选材上,没有用心用脑,甚至迎合市场,看到某一类画作好卖就跟风,实在要不得;开掘要深,则是说要下功夫钻进去。如今美术界的兴奋点在市场上,哪张画卖了多少钱,全国媒体都争相报道,而具体好在哪里?没人深究。价值在哪里?对文化的发展有何裨益?关注的人则少很多。目前,针对一个画家、一幅画作的评价体系太单一,市场的声音太大。

《开国盛典》

油画 730×200cm 刘宇一 浩眉 2001~2002年作

放大原作由天安门城楼珍藏

原作母稿 274×134cm 2001年作

此作记载了发生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共和国重大历史事件——毛主席向600余位开国元勋(画面上有约60余位)、全国及全世界人民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这是刘宇一先生“共和国史诗式巨构”的代表作

《伟业千秋》

油画 原作母稿 355×155cm 1995年作

放大原作990×330cm 1995~1999年作 由人民大会堂珍藏

人民大会堂是建国10周年的“十大建筑”之首,是共和国自己建造的大厦。此作艺术地记载了毛泽东主席率党政军各界各族人士,像一条热气腾腾的人龙,步入人民大会堂时的生动情景。

《女娲之歌》

248×166cm 1991~1994年作

由私人收藏家以888万港币的破记录价格购藏

一位香港老人说:“香港就是女娲炼石补天时掉下来的一块小石头变的!”这句美言成就了这幅美不胜收的人体画.此作既歌颂了中华始祖女娲与伏羲的创造和奉献精神,也展示了东方的人体美,作者追求的是体现中华民族的“至纯至美”。

猜你喜欢
良宵刘宇画作
快乐的事
不怕打针
我没有不听话
良宵
学生画作欣赏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行走的时髦画作
良宵
评剧《良宵》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