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友眼中的抗战收藏热

2014-04-29 00:44晓明
艺术品鉴 2014年5期
关键词:藏友明信片藏品

晓明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对于整个中国藏友来说,每一件抗战藏品,都比其他藏品更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与之有关的收藏品,已成为了收藏市场上的宠儿,不少更是跻身各大拍卖行,屡屡创出天价。

进入21世纪,在收藏热的整体带动下,抗战收藏市场变得异常火爆起来,很多从前名不见经传的抗战藏品门类开始迅速走红,价格也是“风生水起”。无论是那些已经在收藏市场上久经考验的收藏家,还是那些刚刚入门的收藏爱好者,都纷纷投入对抗战收藏的大潮当中。

按照现在收藏界的理解,抗战藏品收藏被看作是红色收藏的一部分,伴随着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等纪念活动的开展以及抗战爆发70周年的到来,抗战藏品已经越来越被广大藏友所青睐,现在的收藏热点主要集中在抗战书报刊出版物、抗战老照片、抗战地图册、抗战邮票钱币、抗战票证、抗战时期地图、抗战军用品及文献史料等几个点上,此外,抗战内容有关的连环画、纪念章等新的收藏点也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而接连涌现出来。

在新闻里,经常会听到一些拍卖公司也纷纷推出抗战藏品系列专拍会的消息,而某某一掷千金收藏抗战藏品的新闻也不胫而走。对此,也有分析人士认为,这不过是一阵“热”而已。如何理解当今的抗战收藏?带着这个问题,笔者走访了两位在京城“颇有名气”的资深“抗战收藏家”。

抗战收藏首先是象征意义和文史价值

这两位藏家分别是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开始他们的抗战收藏的,其收藏历史都非常久远,并见证了抗战收藏热从诞生到如今高速发展的全过程。其中一位名叫原启长,是北京民俗研究者,其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抗战时期的华北地区。所以多年来,原先生往往是根究自己研究的需要,从我国与日本两方面寻找抗战藏品,为的是用它们给自己的研究加以佐证和提供实物依据。比如他开始对日占时期在北平的日本青少年教育进行研究时,就开始收藏当时日本学校的教科书。

他藏品的来源全部来自他的亲自收购,没有一件藏品是从网上或者拍卖会上购入的。由于他是公安系统出身,各地朋友比较多,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建立起获得藏品和信息的关系网。一旦听说当地有新的发现,他会亲自到现场交涉并成交。据原先生回忆,他的藏品主要入手于抗战收藏热开始之前。二十年多前他刚开始收藏的时候,一般没有用钱购买过,因为当时很多商品还比较难买,所以他先询问藏品持有者是否缺少什么东西,如果是,他会拿东西和藏品持有者交换,这样双方都会比较满意。

另一位马健藏友比较年轻,但收藏的时间却不比原先生短。他的藏品主要集中在抗战期间日本官兵遗留的私人照片、明信片上。对于为什么要收藏这些照片、明信片的问题,马健的回答是,目前抗战研究是以“上层建筑领域”为主,而对于普通日本兵、民的研究仍是个空白,因此他要在藏品中去发现一些“故事”,为填补这个空白做出自己的贡献。多年来,他投入巨资,收集的照片、明信片已经达到数千张,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在我国在已经臭名昭著的日军侵华部队的“现场罪证照”;在明信片中,也可以看到当时日本兵对其军事活动的看法以及厌战、思乡之情的表露,比一般史料显得更有说服力和可信度。

两位来自民间的资深藏友虽不相识,而且年龄相差几十岁,且收藏目的完全不同,但在对当今抗战收藏市场的看法却非常接近甚至一致。两个人都认为,抗战收藏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见证,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具有特殊象征意义的收藏类别,其象征意义以及文史价值应该是收藏的首要目的。

商业炒作有愈演愈烈之势

不过,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感到:近年来的抗战收藏在资本的冲击下,并没有与逐渐升温的抗战文化形成紧密的同生共进的关系。现在抗战收藏群体的确在呈井喷之势地扩大,且藏友的收藏热情非常高涨,市场规模也比以前扩大了许多倍,加上与海外的联系日益紧密,从日本直接输入的大批藏品也可以在市场直接入手。

但近来随着大量国内外资本涌入抗战收藏市场,商业炒作渐有愈演愈烈之嫌,一些收藏大家更是以平常藏友不可想象的高价收购,更加剧了这股涨价潮。比如一张照片在10年前十几元可以买到,而同样的照片在拍卖会上被冠以“绝版”的名字后已经卖到了上万元。而价格的高涨又带动了一大批卖家和买家加入到抗战收藏队伍中来,由于现在通讯技术的发达,以前因地域而产生的价格差异已经不复存在。老经营者出售藏品的价格受到潮流影响,纷纷囤积不售,以求将来能卖个好价钱,很多老收藏者由买方市场迅速被推入了卖方市场,只有暂时观望。

另外,由于一些新加入的收藏者的目的并非完全属于对藏品的文化价值进行深入挖掘,导致原来藏友群的结构构成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目前藏友群的通讯录中,可以发现很多藏友本身都是抗战藏品的经营者。由于价格的飞涨,跟其他收藏领域一样,打眼也开始层出不穷。一些新加入的收藏者由于文化准备不够,没有充分把握抗战藏品的文化特性,吃亏的事情时有发生,老藏友也会“阴沟里翻船”。

而据马健介绍说,他曾经在一段时间里收集日军士兵的手牒(身份记录证件),本来他已经对证件的知识了解得很充分,也收集过不少,所以高价收来了一本品相非常完好的手牒。但当他把这本手牒拿给懂日语的朋友看后,才发现后几页的日语内容和前几页的信息根本不是一个人,显然是卖家自己填上去的。通过此事,马健得到以下教训:还要再花时间好好补一下日语课才可。

两个人都认为,现在虽然抗战收藏非常火爆,但普通藏友要想搞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第一就是要加强知识积累。个别人在网上发表介绍藏品的文章时,或出于无心,或出于有意,往往会将错误的知识介绍给藏友,所以在学习收藏知识的时候一定要慎之又慎。由于抗战藏品距现在相对较近,更容易被模仿,而收藏也很容易和别人重合。所以藏友一定要突出自己的特色:别人没搞过的或较少搞过的,简单说,就是拾遗补缺。这就需要加大学习,和别人多交流多沟通,从中发现“空白点”,然后有意识地去填补。

两位资深藏友都坦言其收藏的目的并非坐等升值,而是准备用一些时间把抗战的历史吃透。对于藏品最后的命运,两个人虽都希望藏品的结果是一个能发挥其作用的好去处,但对“好去处”的理解上却给出了不同答案。

原先生认为,他的藏品主要是用于自己的研究,所以在完成研究后,大部分藏品具有研究价值,可以寄赠图书馆。而实物类的藏品,他会赠送给真正需要的人或地方,如二十九军抗战时的大刀和水缸子,他用过后就赠给了喜峰口地区的纪念馆,以期在更大的平台上发挥它的文化价值,剩下的收藏卖掉,得来的收入会被用来做一些抗战期间著名抗战人物和遗迹的纪念碑。

而马健则认为,他的照片和明信片画片上的内容不仅有日军侵华的罪证,也是对抗战时期我国很多地方社会风土人情、地理风貌的见证,比如照片上的古塔、城墙、庙宇等背景现在已经无法在找到了。所以在未来,他或许会将照片和明信片交给其影像拍摄当地的有关部门,以便让它们发挥出更大的史料价值。

猜你喜欢
藏友明信片藏品
制作明信片
抱朴斋藏品
李杰森藏品
谭礼藏品
明信片
罗妍妍藏品欣赏
神奇的明信片
罗锐
品画
是谁窃走了稀世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