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前史

2014-04-29 00:44
大学生 2014年5期
关键词:友谊电话社交

现在一说关注,好像不“点击”、“添加”就无法完成。其实,在社交媒体诞生之前,这个世界就有“关注”呀!

你不得不承认,最懂人类的不是文科生,是发明社交媒体的IT精英们。社交媒体并没有发明出人类新的欲望,而是将已有的欲望放大了。微博和微信上的关注,不过是传统社会人与人之间关注的延续而已。

技术进步让人类真正看清和放大了自己的社交欲望。相比之下,在社交媒体的史前时代,人们的关注真是弱爆了。都别谦虚,这个国家有绝大部分人,都在关注的史前时代生活过,也都有自己的关注史前史。对我而言,印象深刻有两件事。

高中的某一天,我从同学那里辗转拿到了一个初中同学的电话。他几乎是我最好的初中同学。好到什么程度?几乎每次去厕所,我们都结伴而行。别笑,女生这样,男生也这样。我们有共同的爱好:读书;共同的特点:比较普通;共同的审美:喜欢文静的女生。不过那时候,我们对友谊这种东西理解不深。升高中时,我们上了不同的学校,几乎连告别都没说,就……告别了。

高中的某一天,我拿到了他家的电话号码。之所以拿到,是因为我家刚刚装了固定电话。1990年代,家庭装一个固定电话比现在买10部iPhone5S还要隆重得多。因为光有钱都没用,还得有指标啊!

固定电话曾经是信息原始世界的社交利器,家里有了电话,我马上有了冲动在自己的电话本上罗列关注名单。那个朋友当然是优先级的。我一直记得自己放学回家,给他打通电话时的感受。交情就是交情,分别一两年也无法改变那种熟悉的感觉。我们聊得那叫一痛快!

放下电话,我害怕了。难道如果没有电话,我就要失去这段友谊?那是我第一次反思自己。

有件事情也发生在高中。大概是高二时,我的一个同班同学,也是最好的乒乓球友要随着转业的父亲回江西老家。我们的关系主要建立在乒乓球上。我俩都可以列在高中打乒乓球最好的10个人中。我的球技稍微高他一点,也正是因为如此,在一次学校的比赛中,因为一个班只有一个能参加男子单打,他不得不参加双打去。一段时期,下午放学后,我俩的对练达到了学校的最高水平,还有女生固定远远观望。

高中毕业,我们都很遗憾最佳拍档即将分手,于是相约在一个周末的早晨,最后打一次球。那天,天刚亮,我们就来到了学校的球场。大汗淋漓地打了两三个小时,然后一起去吃早餐,我们掏空了身上每一分钱。每个人都买了两份豆腐脑,两份油条、油饼。吃完后,我们抹抹嘴上的油,然后说再见。

看着他转身朝他家的那条小巷走去,我心里有点小感伤和无奈。这意味着永远的再见。那时是有电话了。可我们都知道,家里人是不会让你打长途电话跟朋友聊天的。写信?也没想过,就算是漂亮女生,也写不了几封信吧。

于是,我们互相删除了对方的关注,直到现在。在那个时代,时间和地理会毫不留情地改变人与人的关系。

微博刚出来时,有一段时间特别有意思,很多失去联络很久的朋友,突然关注了你。所有人的社交欲望都凭空放大了几百倍。在社交媒体的时代,再也不会发生我高中时的朋友断线的小小悲剧。

不过,反作用是人们会漠视时间和地理对友谊的影响。前不久,我的一个朋友去伦敦工作。说实在的,我没觉得是特大的事情。反正,同在北京也是QQ、微博、微信聊着;各在一个半球,还是这么保持联系。其实,这是个大事。就像我高中时,不能随便打长途电话一样,现在,也不能随便飞往伦敦。真正的友谊,不可能永远虚拟化保持。

其实,人的社交欲望可能无限,而社交能力是有限的。在关注的史前阶段,每个人的关注名单在不断删减、更新,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与自己从幼儿园到现在的每个朋友都保持有质量的关注。

从这个角度看,社交工具的关注让人无限延长自己的社交欲望,但其实这种关注在真实世界中往往是没有能力抵达或实现的。人与人的交往关键还应是实在、认真的关注。人的一生,还是多把关注献给生活在你周围值得关注的有限的几个人身上吧!

责任编辑:张婷

猜你喜欢
友谊电话社交
社交之城
以城为“媒”话友谊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美好的友谊
风记得我们的友谊
张 晖
社交距离
友谊之路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家里的电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