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地喀迪尔·努尔买买提 买力旦·阿不力孜
[摘 要] 近年来,农业种植逐渐走向机械化,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得到快速的提高。本文中主要介绍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机械化生产和具体的加工技术。
[关键词] 农作物 秸秆 机械化
[中图分类号] S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4-0202-02
伊犁州直农作物秸秆丰富,年均约有250万吨,但以前大多数采用散草长喂或部分作为燃料,有的甚至放火烧掉,浪费极大,随着牧业的发展,尤其是农区畜牧业的发展,饲料秸秆需要量不断增加。农作物秸秆加工机械化技术的推广普及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秸秆加工机械化水平,提高秸秆利用率,增加牧畜饲养量,提高农牧民的科技意识和科学喂养水平,降低成本,增加农牧民的收入。
机械化秸秆饲料生产技术主要包括秸秆饲料压块技术、秸秆饲料颗粒技术、青贮技术及微贮技术。
一、概念、工艺条件、工艺路线和要点
1.秸秆饲料压块技术
概念:指将较干的秸秆经过粉碎,加入适当精饲料,再通过机械压制成块状饲料的技术。
工艺条件:为了使秸秆的口感好、营养价值高、质地柔软且方便运输和流通,对其饲料进行加工,同时应该满足以下几个加工特点:①加工过程中,秸秆湿度不能高于总水分的20%,最佳为16%-18%;②瞬时高压应为每平方厘米20-30t;③加工中物料瞬间温度应达到90℃-130℃,并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滞留12-15s;④加工时还应备有必要的营养添加系统,以保证秸秆饲料营养价值高。
工艺路线:
除尖装置 —— 营养添加机 —
│
秸秆存放—— 秸秆切碎—— 晾晒 —— 输送机 —— 搅拌机
│
输出风冷机 — 轧块机 — 除铁器 ——
│
成品晾晒 — 成品包装
技术要点:秸秆应选择污染少、杂质少且没有发生腐烂,且晾晒后的含水率不能高于16-18%,秆切碎长度3-5cm,切且堆放时间不能超过二十四小时,以免湿度不均衡。此外,还需要对切碎的原料进行充分搅拌和除尖,同时增加精饲料,并且以20-30t/cm2的瞬间高压使得使原料的瞬间温度达到90℃-130℃,并在高压高温条件下滞留12-15s。然后对晾晒,直至成型的饲料水分含量在14%以下,可以长时间的储藏。
2.秸秆饲料颗粒技术
秸秆饲料颗粒技术即将一些难于消化的食物变得可以消化,以供喂养牲畜。一般而言,会采用粉碎、发酵、造粒等工序软化木质素,降低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的含量来增加口感和牲畜的采食率。秸秆颗粒饲料的来源广泛,如玉米秸秆、麦秆、油菜秆、豆秆等,做成容量大、密度高的颗粒之后,再混合其他饲料制成颗粒,就可减少牲畜食用粮食的成本,且可以用于长途运输,从而实现农作物秸秆城际间、乡镇间相互利用的模式来降低成本,在保护自然的情况下实现农民的增产创收。
工艺路线:机械化粉碎→机械化搅拌→机械化颗粒→机械化烘干。
通过该项技术提高饲草采食率99%,消化率提高60%以上。
3.机械化秸秆青贮技术
概念:在厌氧环境下,经过揉丝、打捆、包膜等工序,青鲜秸秆会发酵长达4-6周期,之后便可使得秸秆芳香可好、营养价值高且利于牲畜吸收。
工艺条件:通过添加剂的加入以及搅拌均匀,可以确保青贮料的营养价值。例如,可以在饲草中加0.1%-0.15%的食盐来使细胞叶汁渗出,加速发酵的同时使其乳酸菌增多,从而提升青贮饲料的品质和口感。一般也可选用加磷酸类添加剂的方式,来组织青贮饲料的有害物繁殖,从而起到杀菌灭疫的作用,来保证期口感和营养价值。
工艺路线:青贮作物→青贮联合收获机收割切碎→饲料拖车装运→卸入青贮设施→压实封口。
技术要点:原料科选用含水55%-65%的青鲜玉米秸秆等草类,再利用揉搓机将其制成5-10㎝的丝状纤维,打捆可选用圆草打捆机将其控制在58-65㎏的范围内,然后再包裹上两到六层的塑料膜,松紧适宜。当然塑料膜的张力可以用链轮大小的调整来解决。在存储时,为了防止破损和遗漏,应该仔细检查包装,有破损处用宽胶带粘贴处理,使其密封。场地在平整的基础上,应该干净整洁,同时不能堆放超过三层,以免用来包裹的塑料膜破损,同时安置防鼠仪器用来防治灾害。
4.机械化秸秆微贮技术
概念:利用机械技术将变黄和晾干的秸秆等草类揉丝,再加入一定的水和微生物发酵剂后,搅拌均匀,然后捆扎、包膜,微生物秸秆饲料的技术便应运而生。
工艺条件:功率不低于30KW的三相电源,以及作业场地的地面平整与开阔、便于存放原料,附近水源充足,作业现场有50㎡、且整体高低大于3.2m的水泥地面厂房,这些是必须的条件;此外,该存放地还必须选取地面没有坑洼、且较高和开阔的场地。
工艺路线:秸秆揉碎→均匀喷酒菌剂→压捆→捆绳→套袋密封→存放。
技术要点:晾晒和储存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可以利用机械将其研磨成丝状。再按照饲草的总量,将水和微生物发酵剂与其混合搅拌,并使其水含量为总量的百分之六七十即可。然后再依据青贮的要求对其进行打捆、包膜和贮存。
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加工技术的特点
1.加工成本低,作业期长,适应性广,存贮方便。
我州粗饲料有价格低廉、供应链繁多的优势。以玉米秸秆为例,在其收获季每亩价格大约在40-50元之间,较为低廉,很多商户选择大量购入,等到6~8月时,便可进行麦秆的加工和储备;到了9月-第二年的4月就可以对其进行在加工以形成饲草。而且加工周期不受时间和季节的限制,设备也可重复利用;机械化青贮技术用来加工青鲜秸秆或草类,机械化微贮技术、饲料压块技术可用来加工处理略湿或已干的秸秆。
2.适口性好,采食量高,消化率高。成熟的植物的根茎和叶子由于表皮质层的包裹和细胞间木质素和茎干的节状物所产生的阻力,从而使得牲畜的消化和采食受到负面影响。粗硬的秸秆可以利用机械进行加工碾碎来变得柔软,一般以5~10㎝的丝状物、3~5㎝的粉状物的形式出现。如果将秸秆的皮质层、木质素和节状结构等用来包裹的东西去掉,秸秆就会散发出一股酸香味,更受牲畜的喜爱,从而使得牲畜的采食量增多,这也就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肉蛋奶的质量。
3.方便储存和运输。利用机械化青贮和微贮技术对用于喂养牲畜的饲料进行打捆包膜,可以有效延长保质期和储藏期。最长可以达到2-3年都不变质和发霉。此外,由于其重量轻,占用空间面积小,所以非常方便长途运输,以解决一些地区由于气候和季节原因而出现饲草短缺的现象。
4. 用于喂养牲畜。秸秆在经过一些列加工技术,例如微贮和青贮等之后,其所含的粗纤维含量比干草下降了近八个百分点,粗脂肪增长了近三个百分点。秸秆通过压块饲料技术,可以再短时间内实现高温压制,从而将细菌杀死,来更好地储存能量和蛋白质,这样饲养出来的牲畜更为壮硕,所含营养也更丰富。
参考文献
[1]刘新芽. 荆州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研究[D].长江大学,2013.
[2]景璟. 广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与对策研究[D].广西大学,2012.
[3]钱炳举. 浅谈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的推广[J]. 安徽农机,2004,0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