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梅
引言: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事业单位直接由我国国家机关举办、由国家财政承担经费支出、接受国家领导机关领导。文章通过对当前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发展进行了相关了解,以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必要性为核心进行多方面的研究。
在我国事业单位发展初期,就全面推行并实施了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一直沿用至今。此制度执行时期的初级阶段,的确为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进行了有效规范,并大大提高了会计核算的信息质量。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不断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现状也随之发生相应改变,因此,在社会主义迅速发展的今天,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暴露出一定的弊端,仍然有许多不足之处。
近几年我国市场经济迅猛发展,事业单位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事业单位也正在逐步向企业化运营转变,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范围逐步扩大,而在我国不断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同时,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并未进行相应的变革,这使得事业单位会计问题日益严重化,随着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化,事业单位资产的产权关系从计划经济时期的单一化结构逐渐转变为多元化结构,之前的单位会计制度已不能满足事业单位企业化发展的需要。
我国现有体制对财政管理的透明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如:财政资金的有效使用、政府预算的公开化、资源配置的合理性等要求。若想实现这些目标要求事业单位须有一套科学的、完善的、真实的会计信息作为依据,然而事业单位现有的会计制度还不能满足上述要求,不如实反映和处理事业单位的资产和各种资源状况,所以必须改革现有会计制度以实现会计信息如实的反映事业单位的资金运行情况。
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折旧核算的相关工作方面,没有明确的说明和规定。会计工作从业人员在进行相关工作的同时,在负债列表中并不能够将固定资产的资金支出准确的反映出来,并且在进行原始资金的实际价值以及固定资金的使用、损耗等具体工作时,缺乏具体的数据证明。使会计从业人员容易出现会计工作上的失误,造成事业单位在资金运营管理工作等方面,出现一定程度上的虚假表象,容易导致事业单位的资产虚增,从而大大降低了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所反映情况的真实性,对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发展产生阻碍,存在缺陷。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仍然保存原有的资金管理模式、以及财力控制制度,在当今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发展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和限制,并不能够满足事业单位经济发展的需要。但由于我国事业单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是由国家机关、政府机构直接领导,其在财政的使用和调配上有直接的控制权利。因此,事业单位的会计从业人员在反映单位财政的准确预算和使用情况方面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很大程度上的难度。譬如,在会计工作进行中,常会发生老生常谈的问题,即一整年的预算结余金额、实际情况二者无法契合,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对事业单位在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一致性等产生偏差 以上。足以说明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缺陷,阻碍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进行,也制约着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发展。
一、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存在一定的必然
(一)为了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必然要进行改革。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也随着越来越快。并且,为了使我国的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我国的经济建设越来越像多元化方向发展。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国家在促进企业、事业、各类组织等与国际交往的程度上加大了力度。为此,我国的会计制度应该逐步与国际会计制度体系接轨。进一步优化我国企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体系,使之符合我国具体国情、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并与国际惯例保持一致。
(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是提高我国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促进我国事业单位发展的需要。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本单位内部员工的管理、以及本单位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潜移默化、且悠久深远的影响。现如今,传统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经历了历史的检验,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发挥着鲜明的效用。但是,在事业单位经过长期发展的今天,该制度不但在事业单位的成长和发展的空间上产生了限制,更对事业单位内部员工的管理上面制造了一定的阻力。例如,在事业单位会计从业人员在进行成本核算的相关工作时,对本单位的成本核算没有明显的界定,并且缺乏具体的依据以及会计核算标准,并不能够对本单位的基建项目支出、经营性收入、成本费用、现金流入与流出等实际性会计信息进行有效的反应。长此以往,不但给会计信息的使用者造成工作困扰,更导致事业单位由于缺乏严谨可靠的会计信息依据,造成其内部管理结构的缺失,降低了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水平,限制其发展的空间。
二、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关键
(一)以实质收取或支付现金的权利责任发生为标志,实行权责发生制。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改革当中,为了对会计制度合理有效地进行改革,就必须实行权责发生制这一管理办法。以事业单位中实质收取或支付现金的权利责任发生为标志,来确认事业单位的收入及支出费用,简单地说就是事业单位的收入按当前的现金收入和未来现金收入的发生进行确认,而非以现金的收入与支付来确认事业单位的收支费用。这一制度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也对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提出了具体的相关要求,如在收入与费用的具体核算过程当中,不考虑款项是否具体收付,只要与之相关的收入全部计入其中:对不属于相关的收入及费用,在进行核算中,不计入收入之中。
(二)会计科目是按照经济业务的内容和经济管理的要求,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科目,其全面设置直接关系到单位会计反映与控制的内容,关系到财务报告的准确性与完整性,是会计目标碍以窝现的基础。再者改进事业单位结余,对财政补贴收入与事业单位支出的核算内容进行全面整改,以反映事业单位资金运作的实际发生情况。采购业务也要进行核算程序的调整,以便单位各项资金全面真实的反映采购的主要内容和程序。
(三)科学完善财务报告体系。事业单位财务报告体系肩负着满足单位改革发展的实际需求与实现会计信息目标的重任,众所周知,近年来事业单位的经营性质愈来愈趋向于一般企业的经营性质,那么其财务报表制度也应发挥与—搬企业三大报表相同的功能,财务报告体系应该包括主财务报告和辅助财务报告。会计信息需要整体的财务报告,并合理的运用辅助报佶作蝴充说明。单位应改进资产负债表,引入现金流量表,从而能够科学有力的评价事业单位的财务现状,为单位管理者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促进单位管理效益的提高。
(四)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中增加固定资产折旧核算。为了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改革得到良好的效果,就必须在改革中增添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折旧核算。由于事业单位直接由国家财政承担一切经费支出,所以往往多数的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都拥有着数额及其雄厚的财政资本和固定资产,但是在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当中,很难清晰的反映出事业单位对于这方面资产的使用、运作情况,这是当前所有事业单位都必须正视、面对的关键问题,只有敢于面对关键问题,才能有效地管理好事业单位的各种资产。在对事业单位各种资产的有效管理中,既要达到资产的有效保值,又要通过合理的手段努力创造事业单位有效资产最大程度上的增值,为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改革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
(五)编制现金流量表,便于事业单位了解其内外部资金变化。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健全和多元化方向的发展,事业单位的性质越来越与企业的经营性质相趋同。在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的附注中,只反映了对各项收支的实际发生数,而没有反应其与预算之间的差异,这必然会给信息的使用者对事业单位预算的执行情况带来不利的影响,甚至误导其对本单位预算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所以,编制事业单位的现金流量表,在事业单位财务工作者对现金进行流入与流出的分析利用时。可以随时掌握本单位的筹资活动和日常的经营动态。此外,编制现金流量表,还可以定期反映本单位资金的流入、流出以及结余的情况,避免了因资金紧缺造成的不能对到期应付款的支付,因此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中,编制现金流量表极其重要。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改革存在着迫在眉睫的必要性,在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只有我国的事业单位全力的配合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认真履行改革过程中的任务职责,加快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速度,才能适应世界经济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相信通过所有事业单位的共同努力,我国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一定会为经济发展带来福音。
总之,随着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逐渐多元化发展,会计制度也需要不断的完善,改革永远不会止步,因此事业单位应该根据 自身的要求,吸收先进的经验,不断构建和完善一套适合自己的科学的、合理的、完善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参考文献
[1]叶胜春,杨梅芳.论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及创新[J].市场论坛.2006(11).
[2]赵长庚.改革中的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选择[J].网络与信息.2007(12).
[3]庞启娜.浅析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改革[J].经营管理者.2011(05).
[4]陈阳.刍议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0(14).
[5]赵丹彤.关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几点建议[J].北方经贸.2009(06).
[6]杜恒.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思考[J].理论界.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