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世智 王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很多富有创见的执政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推出了一系列新规定、新政策、新举措,政治生态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省级党报办公室作为省委机关报的“参谋部”、精简高效的“后勤部”、统筹全局的“协调部”,必须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媒体融合发展中找准定位、主动作为,努力适应中央和党报新闻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新变化。
一是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以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党报办公室工作面临新考验。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以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要求党报新闻工作者必须更加自觉践行“三贴近”,深入“走转改”。省级党报集团作为事业性质、企业化运作的新闻单位,其办公室如何在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党的群众路线中,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与方式,找准结合点,实现新作为,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并加以解决的重要问题。比如,党报事业要发展,需要我们更多地“走出去”,举办更多有影响的经营性活动,如何做到既贯彻执行中央规定,又不影响集团市场开拓业务,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创新。
二是传媒格局的深刻变化和党报集团的转型发展,给党报办公室工作带来了新挑战。随着科技进步和互联网无线终端的迅速兴起,新媒体强势崛起,党报面临新的挑战。寻找新的发展路径,实现传统报业经营模式向融合新媒体、新产业、新的盈利模式的战略转型,成为党报集团的必然选择。当前,党报不再仅仅是单一的党委机关报形态,更多的是向市场化、集团化、多元化、品牌化转变。《湖北日报》经过65年发展,已成为有11报、12刊、5网站、1家出版机构和21个全资公司,报刊期发量1300多万份、各种用工9100多人,集文化创意、文化地产、金融投资、酒店、激光等多元产业于一体的综合性传媒集团。随着集团经营领域不断拓宽、下属单位人员不断增多、市场化程度不断提升,这些都给办公室人员的能力素质带来挑战,需要我们不断求变求新。
三是中央与各级党委对党委办公厅(室)工作的高度重视,为党报办公室工作创造了新机遇。今年5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办公厅走访调研时对党委办公厅(室)工作提出了“五个坚持”的时代要求,为新时期做好办公室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央和各级党委对办公室工作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对办公室干部的无比关心与爱护。办公室是时代赋予我们干事创业的新平台,为我们更好地服务党的新闻事业提供了广阔舞台。
近年来,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办公室紧紧围绕集团工作中心,努力适应新形势,找准新定位,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拓宽服务范围,逐步实现了由过去仅仅局限于起草文稿、会务接待等“幕后”事务,向现在不仅注重做好“幕后”事务,还注重到“幕前”积极服务党委决策、落实党委决策的转变;工作重点由过去以办文、办会等务虚工作为主,向现在不仅注重办文、办会等务虚性工作,还注重直接参与党委中心工作、建设大学生记者团等务实性工作的转变。办公室也多次受到集团表彰奖励,被省直机关工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一是在参谋服务上求准,当好“耳目”。为集团党委提供决策参谋服务是办公室工作的重要职责。我们建立调研信息制度,根据集团每个时期的工作,选取党委关注的问题深入调研,收集情况,提出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我们精心起草文稿,以文辅政。根据集团发展现状和学习成果,我们大胆提出“大力推进集团再创业”,得到了领导与各部门的高度认可,由此变为了党委的重大决策。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集团只办一份简报,已成为省委领导及集团党委了解情况的重要信息窗口和宣传展示集团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平台,省领导批示达10多次。
二是在综合协调上求活,当好“中枢”。为充分发挥办公室的牵头抓总作用,努力做好办会的能手、办文的高手、办事的好手,我们制定了《工作章程》《工作纪律准则》,建立了内部协调会议机制和值班加班制度,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对每项工作做到有登记、有报告、有落实、有反馈。我们对集团内部呈批件、文件审签单、公文格式等进行改革,建立公文层层审核把关制度,实现流程再造。我们建立统一规范、方便快捷、高效通畅的内部文件交换系统,安装运行办公OA系统,提升办文效率。大力推进办公自动化,建立RTX腾讯通、QQ群、内部采编网等网络平台,开辟短信平台,发布重要通知、文件和有关信息,最大限度地精文减会,节省了大量的办文办会成本。今年以来,针对集团大事多、难事多、突发事件多的特点,办公室充分发挥综合协调职能,在每项活动的方案制定、文稿起草、接待联络、会务筹备等各个环节中,都反复斟酌、精益求精,超前谋划、积极协调,确保了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比如,近3年来,省委书记李鸿忠等主要领导先后2次到集团视察调研,对集团工作给予高度评价。为做好准备工作,我们精心设计方案,在汇报材料、现场准备、联络对接、会务准备等各个环节做到严而又严、细而又细。由于调研线路设计科学、内容丰富,省委领导在调研时兴趣盎然、意犹未尽,1小时设计行程在不知不觉中延长到2个多小时,集团领导对办公室工作予以充分肯定。现在,集团只要有大的活动都少不了办公室把关,体现了对办公室工作的充分信任。
三是在督办检查上求实,当好“钦差”。我们不断强化“没有结果的过程等于零”的意识,加强督办检查,树立督查权威,力求履行好“钦差大臣”的角色。对集团党委的决策部署和领导交办的事项,做到“马上办”,确保重要事项不在办公室延误。一是建立首问负责制。凡是集团领导口头交办的事项,交办谁就由谁在第一时间负责落实,并将落实情况第一时间进行反馈。二是建立党委会责任分解制度。对每次党委会议定的事项,安排专人梳理,迅速以《党委会决定事项通知》分解到相关责任领导和责任单位,明确完成时限,随后将落实情况报送集团领导,确保党委决策事项的落实。三是建立督办事项登记备案制度。对集团领导签批要求落实的事项,我们在登记备案后,第一时间转给相关部门,然后跟踪督办落实情况,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能落实。四是建立工作月报制度。每月将副处以上干部工作清单收集整理后在集团内网上公示,并纳入干部实绩档案。此举不仅提高了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也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不同部门间忙闲不均的问题。
四是在后勤保障上求严,当好“管家”。在外事工作方面,我们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因公因私出国(境)审批管理的通知》,严格审批管理。对因重大采访任务急需办理相关手续的,我们特事特办,全力争取省委宣传部和外事部门的支持;对缺乏实际意义的出境考察活动,我们严格按规定初审把关,提出建议报领导审批。在接待服务上,按照《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的总体要求,严格区分政务性接待与经营性接待。同时,按照对口接待原则,规范接待流程,严格执行接待标准与陪餐规定,展现报社特色,做到既执行接待规定,又尽可能展现集团热情好客、客人满意的目的。我们还将集团的《特别关注》《大武汉》以及集团出品的电视专题片《东湖梅岭毛泽东》制成光碟,作为文化礼品赠送给客人,不仅执行了中央八项规定,也间接宣传了集团文化产品。
五是在参与中心工作上求为,当好“助手”。从2013年开始,按照集团党委要求,办公室直接负责《湖北日报》大学生记者团管理工作,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党报接续性人才培养基地。经过两年的精心谋划和努力探索,目前记者团工作成效明显,范围已覆盖至湖北绝大多数高校,正在向北上广部分高校辐射,成员达3000余名;由邵华泽先生题写的大学生团刊《青春志》已出版13期,期发1万份;青春网成功上线运行,积极开展“大学生记者走基层”活动,邀请名编辑、名记者到高校举办青春大讲堂,记者团的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省委和省委宣传部主要领导均予以高度评价。
(作者单位: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编辑:白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