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小苹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新课改的推进,以往填鸭式、灌输式和死记硬背式的地理教学已经不再适应新形势下地理教育教学的需要,也有悖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精神。现代化的地理课堂需要实现有效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参与教学,实现主体参与式课堂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需要开展学生活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歷,提出了一些开展有效学生活动的对策,希望能对地理的教学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地理 学生活动 有效性 主体地位
一、中学地理课堂开展学生活动的基本要求
中学地理课堂必须转变以往的教学方法,突出教师的引导作用,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让他们成为地理学习的真正主体,在地理课堂开展有效的学生活动便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手段之一。那如何实现有效的学生活动呢,首先我们必须了解课堂学生活动的一些基本要求,按照这些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有的放矢,努力构建有效的学生活动。
(一)认清学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中学地理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教学时,不仅要考虑到活动必须符合学生的口味,而且还要考虑到他们是否能进行此活动。每一个课外活动都应针对不同学校、不同班级、不同学生进行具体地设计,每一项活动都应该是学生可以完成而且能够做到的,切忌超越学生的能力要求。《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地理课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课程活动的对象是学生,只有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活动,才能激发他们的参与兴趣、提高活动的成功率。如果教师设计的活动低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学生就会觉得没有挑战性,同时也难以产生学习兴趣,如果活动过难,学生又会出现畏缩、抵触情绪,同时也达不到预期效果。由此可见,活动内容的设计要尽量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准,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面向全体学生。
(二)实现多维度的教学内容
与地理课堂教学相比较,地理课外活动不受教学计划和学校围墙的限制,凡是符合教学要求、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的地理活动都可以开展。因此,地理课外活动为学生打开了广阔的运用地理知识的领域,比地理课堂教学更具有开放性和参与性。地理课外活动不像课堂教学那样要求学生遵循教学计划的统一规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愿选择。比如,有的学生喜欢旅游,有的喜欢看与地理相关的电影,还有的喜欢地理追踪等等。地理课外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实现开放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有机统一。
二、中学地理课堂提升学生活动有效性的对策探究
(一)了解学情,有效地把握学生的能力
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生活体验,具有不同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可持续发展观,以及学生对社会不同的认识观点,都对学生的中学地理课程学习具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地理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就要对不同的观点进行分析、比较,并不为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资源、环境、人口与发展的观念。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阅读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所以,作为中学地理教师要采用多种途径和方法,多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能力情况,例如,可以考虑教材中什么内容是学生可以通过自学达到教学目标的,对于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理解、分析、归纳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少讲或者是不讲,给学生提供自学的机会;而对学生不容易理解的、不会分析的问题可以进行点拨并细细的讲解,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构建轻松的合作和竞争小组
在地理活动的过程中,大多需要学生之间既合作又竞争,所以地理教师可以根据地理活动开展的需要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5—6人,由班上的地理尖子生担当任小组长,负责检查和督促本小组成员的学习和作业。实行积分制度,小组之间进行学习竞争,期末评选出进步最大的小组并给予奖励。进行分组学习后,小组内各成员互帮互带,各小组之间你追我赶,形成了一种主动的学习场面,这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就会大大地提高,在课堂上抢着回答问题,气氛自然就会活跃了。
(三)改善教学的方式和途径
中学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想实现学生活动的有效性,必须活化地理课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教材,地理教师必须严格按照地理教学新大纲的要求进行上课,同时,地理教师也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再组合和再排列,重新编排,形成学生乐于接受和易于学习的教学内容,这样就会活化地理的课堂教学,师生之间的思想能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开展地理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有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讲解地理故事或者鼓励学生说些旅游中遇到的地理现象等。高中地理涉及到很多生活地理常识,学完这些内容之后,老师可以鼓励学生自觉运用地理知识解读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流星的特点,日食月食形成的原因,我国南北气温的差异等等,并对他们的讲解给予较高的评价,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更高了。并且,开展地理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发展他们的个性。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能从简单、片面向着丰富和完整过渡。
(四)学会表达,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
我们知道,中学生对时尚的流行的东西是最感兴趣的,抓住他们的这一特征,每一堂课开始,我都会用上一两分钟,教给学生一个时下比较流行的地理概念。学生对这些很感兴趣,记得很牢,有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还用上了这些知识。因此学生对我的每一堂地理课都充满着期待,期待教师带给他们新的惊喜。对学习中学地理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将会直接的影响到学生学习地理的认同感,所以作为地理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通过潜移默化的引导,让学生明白学习地理知识的意思。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地理的价值和意义与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有机的联系起来。通过地理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人存在的意义关注生命的价值和质量。让学生学会发现和解释各类与地理知识相关的现象,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地理的主体价值意识,而且还让地理教学发挥了较大的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同时也适应于现今新课改强调学生主体性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刘海军.浅谈对中学地理课堂有效活动的理性思考[J].大观周刊,2014(07)
[2]王晓峰.如何指导中学生开展课外地理活动[J].成功教育,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