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婕
一篇好新闻,讲的是一个引人深思的故事。要讲好一个故事,重在采访和自身积淀。
本文以笔者的一篇《玩的是藏品 品的是文化》(见《内蒙古日报》2014年8月5日9版)为例,旨在解析一篇稿件从动笔、思辨到完成的步步推进过程。
空白——从新建文档开始
写一篇经济新闻稿,第一步是选一个既好看又有价值的主题。是写新鲜事物、热点话题,还是某一市场的演变呢?在写“高雅文化消费市场”时就发现了“收藏市场”这个题目,大众对收藏品市场的关注度相当高,关注点也呈现多样化,值得写的角度也很多。
笔者不是专业的收藏爱好者,关于藏品仅限于邮票、钱币等几个品种上。当笔者第一次走进古玩市场时,既大开眼界,又一头雾水。
既然决定写这个陌生的话题,首先就要对它“略知一二”。于是,开始恶补与古玩收藏有关的知识。
不读不知道,收藏市场涉及的知识可谓浩瀚:历史、地方志、博物、鉴定、科技史等等,好在网络开启了“浅阅读”时代,成为了解一个全新领域的快捷方式。“过硬”的搜索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尽可能读到相似领域的优质稿件,记录已写过的角度和内容,不仅获得了丰富的信息,也对整体写作思路有了很多想法。
几天下来,对收藏市场有了一个粗浅的了解,知道了这个市场买卖双方的关系与交易方式。
与入行20多年的老玩家卢利平先生攀谈,他水墨画般说起当年的故事:1986年,天津凌晨3点,古玩街交易热闹非凡,一套瓷器的购买开启了他的古玩之旅;上世纪90年代北京潘家园每周六日开市,他也夹杂在攒动的人流中。从瓷器、明清家具、红珊瑚到时下最流行的核桃,近10年我区古玩市场蒸蒸日上。
连续两个星期的周六、日上午都呆在呼和浩特市团结巷旧货早市,工作日勤跑古玩城、古玩市场,以一个买家的身份看、听、问,同时记录下来道听途说的故事。比如,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过程、买家的购买方式、追问买家交易后的想法、卖家间的交流、与卖家攀谈中听来的行规、行情等等。
作为看客,静观一位女买主和小贩僵持了有半个小时,旁人悄悄指点我:“看她手里攥着这一套料器不撒手,这是个行家呐。”看上的玩意儿拿在手里议价是个行规,免得被别人抢了去。最终,那女买主议得满意价淘到了宝贝。
第3个星期,集中针对已经获得的信息有目的的展开采访。这个星期很关键,此时脑海中的信息已经多到迫不及待需要厘清,而随之而来的更多疑惑逼迫笔者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审视这个市场。
解惑——用第三只眼睛看市场
这个阶段稿子依然未成型,而笔者却不再困惑,不再一筹莫展地对着空白的文档焦虑,因为已经从一无所知变成了带着问题去采访了。
写市场无非有3个主角:卖家、买家和监管者;而内容主要涉及交易、价格、物流、监管等信息。于是笔者采访了监管部门—工商局。这次采访中发现一个问题,工商部门坚持不提 “古玩”二字,而把这一市场纳入“工艺品市场”范围。受制于专业知识,工商部门承担不了玉器、字画的打假工作,但鉴别真假是这一市场良性发展的关键所在。
可以说,我国法律在监管古玩市场上依然存在着空白点,卖家可以钻法律空子让买家上当,却可能逃避法律追究。鉴于“古玩市场”的特殊性,记者寻访了北京大成(内蒙古)律师事务所杨婧律师,请她谈谈法律方面对古玩市场的约束,并于文章中提醒买卖双方:“如果交易的是古玩,必须确定来源是否合法,买卖非法来源的古玩卖家将受到行政处罚。如果交易赝品,则属于诈骗,当卖家明知是赝品仍出售时,属于恶意流通,扰乱市场秩序,将追究其刑事责任。总之,文物受法律保护,进入市场须有审核、备案,符合市场准入要求。”这次采访结合在网上看到的一些案例,基本上可以给受众提个醒,什么样的交易是合法的,避免由于不懂法而触犯了法律。
内蒙古收藏家协会的采访安排了两次,他们谈到了藏品承载的文化、我区收藏市场的特点以及收藏知识,让稿件在宏观层面更加完整。
再次回到古玩市场,请进入这一行多年的卖家谈谈经验和教训,从实践角度给新手提个醒儿,因为不具备鉴定能力的外行根本无从判断其交易合法性,甚至不知如何维权。
第四周是成稿阶段。用了四分之三的时间构思、收集信息和采访,到这时写稿已不是一件艰难的事。看来,所谓“七分采三分写”不无道理,没有扎实的采访过程,写作只能是“等米下锅”。
至此,稿子结构框架已经出来,由市场观察、收藏承载的文化内涵以及各方对市场的认识与看法组成。每个暂拟标题下面不断添加新的采访记录,稿子日渐丰盈,题目也琢磨出了几个放在开头。
初稿4600余字,修改到3400字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每天早晨最清醒的时间修改一番,随时有了灵感便赶紧记在采访本上,3天后稿子变成了3600字。在交给编辑之前,又读了两遍稿子,定稿上传编辑库。见报时看到编辑改动了几处,让文章读起来更加舒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语感和文字表达方式,因此修改稿子中让身边的人读一读,提一些个人建议不失为改稿的好方式。毕竟,受众才是稿子的终极评委。
小结——对客观的守护
如何做到客观的从多个层面描述一件事物呢?笔者认为,对所写主题有热情、却不热爱,是一种值得肯定的态度。
写稿最初与一位玩儿收藏十几年的朋友逛过一次古玩市场,当时他对我充满了鄙夷,因为他认为我没有钻进这个圈子里。他嘲笑我对古玩的无知,甚至断言我根本写不了这篇稿子。
我承认,我不是这方面的行家。但是,作为一名保持中立的记录者,我只需要把我所见、所闻如实记录下来。字里行间个人情感的流露,反而可能影响了稿件传递信息的准确性。如果文章间杂了作者的思辨与感悟,那也应该是一种不偏不倚的态度。
写收藏市场稿子时只带着一个心愿,就是看了这篇文章后你觉得有趣,触动下也想去这个市场转一转,我想这篇文章就有了它存在的价值。
(作者单位:内蒙古日报社)
编辑:赵萱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