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峰
《北方新报》《内蒙古晨报》《呼和浩特晚报》是内蒙古地区最具影响力的三大都市类报纸,它们的整体水平是内蒙古都市报水平的集中体现。本文从相同时段三家都市报常规项目对比中,对各自的个性特点和优劣作简要分析、建议,供读者参考。
一、媒体差别源于基因各异
通过三家媒体同一星期内的常规项目对照表,可以看出三家媒体的个性差异。
(一)数据说明看差别
(1)版面数量变化
2013年9月前,《北方新报》一周240个版,《内蒙古晨报》一周128个版,《呼和浩特晚报》一周168个版。
计算分析:2013年9月后,受广告减少,印刷成本增加,《北方新报》减少了64个版,目前是176个版;《内蒙古晨报》《呼和浩特晚报》在去年9月前都减过版,版面数量分别是136个版和168个版。
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一年内《北方新报》《内蒙古晨报》都进行了减版,《内蒙古晨报》是第二次减版,将周一24个版减为16个版,而《呼和浩特晚报》没有变化。
对策建议:2014年,中国市场类报纸发展进入拐点,新媒体层出不穷,使得人们的阅读已经进入碎片化、浅阅读时期。厚报时代已经一去不返,大本土信息(新闻、服务)量的瘦报时代已经来临。各报也应该与时俱进,优化版面结构,缩减报纸体量,扩大本土容量。
(2)版面与非新闻信息量(5期)
2013年9月,《北方新报》本土非新闻信息版面刊载率0.14%,2014年为0.08%;《内蒙古晨报》无变化;《呼和浩特晚报》本土信息版面刊载率为0.18%,2014年为0.20%。
计算分析:《北方新报》同比减少0.06个百分点,出现可喜变化;《内蒙古晨报》本土信息很少,本周没有;《呼和浩特晚报》同比增加0.02个百分点,不降反升,应作调整。
对策建议:记者采写的广告配文和相关稿件,都是《北方新报》10年前刺激市场的行为,目前,作用已不明显,应减少。
(3)头版版式、导读量与传播竞争力
2013年9月,《北方新报》头版导读量1周34条,日均6.8条;2014年1周21条,日均4.2条。2013年《内蒙古晨报》导读量1周27条,日均5.4条;2014年1周31条,日均5.2条。2013年《呼和浩特晚报》导读量1周55条,日均9.2条;2014年1周33条日均6.6条。
计算分析:2014年与2013年同期相比,“新晨晚”导读量均呈现减少的态势。其中,《北方新报》和《呼和浩特晚报》日均都减少了2.6条,《内蒙古晨报》仅减少了0.2条。《呼和浩特晚报》一周导读量同比减少22条,《北方新报》一周导读量同比减少13条。
目前看,《呼和浩特晚报》一版仍以大量标题导读为主,导读量仍居各媒体首位。从2013年年底开始,《北方新报》一版导读出现变化,将纯标题导读改为标题导读+内容导读+1条完整新闻+1幅图片的形式。《内蒙古晨报》1版导读量变化不大,几乎无内容导读,有时候用复合式标题导读。《内蒙古晨报》《呼和浩特晚报》有时候用图片、图标、漫画进行导读,特别是前者,1版导读十分活跃,常给人以新鲜的感觉,极大地吸引读者眼球。
对策建议:头版一张脸,头条一双眼。1版版式非常重要。但三家媒体有极高的相似度,都还处在传统模式的框架内,未与新媒体模式融合。
建议:1版导读和版式去杂志化,变网页化或者网络化;去印刷思维,用互联网思维去设计头版版式和导读。无论互联网还是报纸,人们的阅读习惯总在发生变化。互联网发展20年来,已经改变了人们阅读网络新闻的习惯,呈现出从冲浪式阅读到检索式阅读,再到推送式阅读的三个递进发展的阅读趋势。
(4)采编数量与版面数量
据统计,三家媒体9月份采编人员分别是,《北方新报》75人,其中,记者58人,编辑17人;《内蒙古晨报》42人,其中,记者35人,编辑7人;《呼和浩特晚报》43人,其中,记者30人,编辑13人。
计算分析:按记者人数计算,《北方新报》每周每人发表稿件3.86篇,《内蒙古晨报》每周每人发表3.94篇稿件,《呼和浩特晚报》每周每人发表稿件3.10篇。
按编辑人数计算,《北方新报》平均每人每天编辑1.73个版面;《内蒙古晨报》平均每人每天编辑3.04个版面;《呼和浩特晚报》平均每人每天编辑2.15个版面。《北方新报》人均编版数量均低于“晨晚”两报。
1、细竖条从上到下3个数字分别指版面数量、头条导读数量、广告版数(拼贴数)。
2、发行量未作统计,需在目标读者和精细发行上下功夫。
3、1/2以上版面为大通讯,1000字以上1/2版以下为小通讯。
4、通过本土新闻信息刊载率和广告承载率进行数据分析。
5、本土信息指新闻之外的记者采写的广告配文和相关稿件。
《北方新报》版面多,版型大,记者人数均高于《内蒙古晨报》和《呼和浩特晚报》,为什么稿件发表少?《北方新报》通讯类、活动类、非新闻信息稿件相对较多, 而本土版面又仅占总版面的三分之一,这些都影响了本土新闻的条数。
对策建议:采编人数有多少人是合理的,没有科学参照比率。按照采编人数与版面数量计算,《北方新报》每人经营2.35个版,《内蒙古晨报》每人经营3.05个版,《呼和浩特晚报》每人经营4个版。
从人力成本控制的角度讲,《北方新报》的人员相对多。
(5)广告承载率与媒体竞争程度
《北方新报》《内蒙古晨报》《呼和浩特晚报》版面广告承载率分别25%、35%和36%。广告版面承载率越高,广告市场越好,竞争越温和。
计算分析:与去年同期同比,《北方新报》《内蒙古晨报》《呼和浩特晚报》版面广告承载率分别减少3个点、增加6个点,减少8个点。《呼和浩特晚报》的广告“干净”了许多,保持了原有的品牌广告,减少了一般性的广告。三家报纸的广告量变化,说明作广告的客户大多是有实力的企事业单位,广告市场越来越窄了,竞争进入白热化程度。
对策建议:广告的“同一化”特点十分突出,同一家商家,同时在三家媒体刊发同同样的广告。建议利用新媒体手段,实行“打一次广告,多介质刊发”的策略,在吸引传统商家的同时,培育新媒体营销厂商的广告刊发市场。
(6)本土新闻刊载率与广告
本土新闻刊载率,反映的是一种版面多与少的现象,参考价值在于是否增加或减少本土新闻版面数量。
计算分析:2014年,《北方新报》本土新闻刊载率为1.4%,即每个版面拥有本土新闻1.4条,同比增加0.5条;《内蒙古晨报》本土新闻版面刊载率为1.23%,即每个版面拥有本土新闻1.23条,同比减少0.56条;《呼和浩特晚报》本土新闻版面刊载率为0.61%,即每个版面拥有本土新闻0.61条,同比减少0.36条。三 家报纸的本土新闻《北方新报》最多,并呈现逐年增加的良好态势。
对策建议:本土新闻信息、影响力与广告的关系是成正比例的,从新闻价值的接近性要素可推导出这层关系。人们读报,关注度高低依次是身边的事、本地区的事、本省的事,以及国内外事件中有无本地参与的人。报纸的传阅率越高,品牌影响力、传播力就越大,商家广告的投放率就越高。
在网络信息爆炸的时代,建议三家都市报增加本土新闻的版面,用大量的本土新闻和新媒体技术,赢得读者和市场。
(二)“二同三不”说潜力
通过对比,三家都市报各有优劣,具体来讲就是“二同三不”。
(1)基因变化
“二同三不”的“二”指传播属性同质化,即都是市民生活类的文章;传播内容同题化,即同一事件、同一主题的报道,在同一时间刊发,有的甚至连标题都相同。“三不”是指,三家媒体在基因、思维、表达方式上各不相同。
三家都市报的基因都是转基因。2004年以来,“晨晚”两报形成自己特色,在某些领域已经独具特色。
晨报基因:时尚;表达:网络体
晚报基因:草根;表达:通俗体
新报基因:大众;表达:新华体
《北方新报》的“大众”基因,决定了她是大众化的综合类报纸。报纸思维是“半党报”性质的传统思维。表达方式是中规中矩的新华体方式。
《内蒙古晨报》的“时尚”基因,决定了她是迎合社会变化型的新闻纸。报纸思维是互联网思维型的新思维,具体表现之一是2014年初,《内蒙古晨报》成立新媒体部,配备专人负责微博、微信、网站的运营,并体现在版面上。该报的表达方式是淘宝体、知音体、微语体等网络化话语体系。
《呼和浩特晚报》的“事件”基因,决定了她是追求事件新闻的报纸,报纸思维是强刺激性的感官聚焦思维,来吸引读者眼球。表达方式是具有吸引力、可读性的故事化方式,即华尔街日报体方式。
(2)都市属性
从“三不二同”的对比中,《北方新报》非都市类的新闻相对较多,与“晨晚”二报有差距。
《内蒙古晨报》的新闻性较强,特别是@微闻类、社区类、时政类、财经类的新闻作得更符合都市报特点。
《呼和浩特晚报》很少刊登各级党政领导的会议、活动的新闻,注重事件性新闻和服务性的新闻刊发,教育服务新闻是其一大特色,故事化表达是其亮点。没有经济新闻可能是该报的差异化策略。
总之,《呼和浩特晚报》可以说是真正的都市报,差异化表现突出,极具发展潜力。《内蒙古晨报》是与时俱进的报纸,方向是清晰的,思路也能跟得上传媒新常态形势,但新媒体融合和新媒体营销还不成熟,还需进行平台再造、技术深挖、市场拓展等工作。
《北方新报》的品牌影响力大、内容信息多是其优势。在传媒新常态融合大潮中,对其进行资源重置,平台再造,内容重构后,品牌影响力可能更强。
二、融合之道务必范式转换
习近平说:“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思维模式还停留在过去。”传媒新常态时期,纸媒人应由纸质思维转变为互联网思维, 把“读者”变成“用户”。这种思维的转换,改变的不是称谓而是理念。如果说“顾客是上帝”是市场经济的关键理念,那么“用户至上”则是运营新媒体的核心指南。
传媒新常态时期是机遇与挑战并存,都市类媒体要进行范式转换才能脱胎换骨。三家都市报应努力提高传播力,从版式到内容都要作颠覆性的变革;应增强经济实力,从传统销售到数字营销都要作彻底的革命。
三、应对之策在于数据应用
传统媒体由“纸质化生存”变“数字化发展”是时代的必然,是用户的选择。默多克说,年轻人是“数字原住民”,必须争取。如果现在还不培养自己的“数字粉丝”,恐怕到2040年,你的报纸就真的死了。(《正在消失的报纸:拯救信息时代的报业》一书的作者菲利普·梅耶说,如果这种趋势继续发展下去,2040年4月最后一位读者读完最后一份报纸后将其丢入垃圾桶。)
以现有零售、邮局订户和微博微信客户为用户,建立数据库,“对用户的地域、性别、年龄、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职业、民族等人口统计学信息建立相应的用户管理机制,了解不同类型用户信息诉求的差异,从而实现按需推送。”(《中国报业》2014第9期《借力微信:传统报业营销模式变革》作者,匡文波 李永凤)。运用大数据分析手段,寻求符合传媒时代特征的赢利模式,这是传统纸媒不被淘汰的基本的必要的要求之一。
在传媒新常态时期,都市类报纸的着力点应是新闻为王、服务为魂、信息给力;平台为宝、渠道为王、技术领先。
(作者单位:内蒙古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