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应新
(接上期)
四、长柄铲与形板铲、圭
铲形玉工具或礼器,依形状分长柄形铲和形铲。长柄铲功能铲削,可用于修治兽皮和器物,有的也可用于人体刮摩治疗,故笔者前曾名之为圭。形板铲装木柄能劈土,具的功能。
(1)长柄铲2件。
一号铲(图19)长35厘米,宽7.5厘米,厚0.2厘米。墨玉质。体扁薄,长直腰,刃端较宽,斜直刃有崩伤。一穿。
二号铲(图20)长24.5厘米,宽5.7厘米,厚0.2厘米。墨玉质。长腰一侧近穿处内凹,刃内弧。一穿。
(2)板铲4件。
一号铲(图21)长24.3厘米,宽8.3厘米,厚0.8厘米。青绿色泛云彩形黄斑。体扁平,短平背,近背端一侧有缚绳留下的凹槽。弧肩长腰,突弧形刃端最宽。
二号铲(图22)长7.5厘米,宽5.3厘米,厚0.6厘米。黑灰色玉。扁平扇形,窄弧背,突弧刃有崩伤。
三号铲(图23)长14.8厘米,宽7厘米,厚0.4厘米。大理石岩。平背残一角,两腰斜直,单刃外弧。二穿。
四号铲(图24)长13.5厘米,宽7.2厘米,厚0.2厘米。茶褐色玉。通体磨制光滑,平背,两直腰不等长,致成斜刃如刻刀形,刃尖残伤,有使用痕迹。二穿。可安装横柄为斧,作劈杀之用。
两件长柄铲和一件板铲,显系从牙璋所改制,一号铲把柄与体磨通成长身,二号铲长腰一侧近穿处内凹,是牙璋侧饰部未磨尽的缘故。一号铲刃斜直,乃牙璋首端一牙折断后的形状。可证牙璋的生命系于首端的双齿,若其一齿或双齿断折,即失去原功能而改作他器,从而赋予新的意义,派作其他用途。
长柄铲不需装柄,执其一端向前推移即可为功。板铲配直柄,可作用;一长边亦磨薄开刃者,共有二刃,用作铲、刀皆宜。以上各器除作工具使用外,亦具礼玉的功能。
(3)圭5件。
圭为医疗工具,来源比较广泛。
古人在野外经常从事繁重劳作,难免受伤或罹病痛,会本能地用手揉搓和使用手头的各种工具按压、熨摩、凉敷之,发现有止痛疗病的效果,故医用之砭石如棒、铲、刀、锛、斧等杂有之。随着治疗经验的增加和医疗技巧的长进,逐渐制造出能满足挤压、点刺、刮摩、熨烫和凉敷、拍打等不同需要的专用医具。这类器具古遗存中肯定有,但因与生产工具形状相近或兼医用与生产的双重功能而被混淆了,未能分别出来。笔者根据形状,参考《古玉图考》的定名及其用途,将以下各器定名为医用的圭。
一号圭(图25)长10.3厘米,宽3.2厘米,厚0.5厘米。白玉泛红晕,光润可爱。平背,弧首无锋芒,腰际两侧有对称的凹口,器表一面弧起,横断面呈“”形。一穿。
二号圭(图26)长23厘米,宽6.4厘米,厚0.2厘米。墨玉质,有蚀斑。形似铲,体扁长有锯解痕,平背斜直,刃部宽大,正中有一半圆形凹缺,与两个穿成直线上下排列,乃原器的穿未磨尽的遗留,可知此圭亦为他器改磨而成者。
三号圭(图27)长25厘米,宽5.4厘米,厚0.3厘米。茶青玉。窄长形,背平直,另端稍宽,钝刃,一穿。穿旁的一段边沿磨薄有崩痕。
四号圭(图28)长19.5厘米,宽7.2厘米,厚0.3厘米。青玉泛赭黄晕斑。长梯形,直背,方首宽大,钝刃内凹呈“”形。
五号圭(图29)长8厘米,宽3.8厘米,厚0.2厘米。酱红色。平背,两腰不等长,钝刃斜直,有火烧痕。一穿。
一号圭与吴大著录的琬圭相似,是点穴按压用的砭石,穿系便于佩戴,束颈,证其即殷周“柄形饰”的祖型。二号圭斜刃圆角,适于肿疡周围治疗。三号圭一端与一边或一边的一段磨薄,是推、刮两用的医具,端弧刃用于肌肉脊薄处治疗,肌肉丰厚的臀部、背部及肱部则以侧刃刮摩之,功效与后世的刮砂法相似。四号圭用于治疗隆起的肿疡。五号圭刃端有火痕,说明其即熨烫用的砭石。还有一些有穿无刃的光平小玉板,是凉沁平敷用的砭石。石峁玉圭形状多样,各有妙用,是中国医学源远流长的见证。
据《周礼》《国语》记载,玉圭为除慝伏蛊即治疗病魔之器,可见圭为医具无疑。随身佩戴,以备不时之需,亦可当作饰物和把玩。后人亦用其抄取药物,遂成量器。
五、切刀、镰刀和锛
切刀宽短,刃在一边,和现代厨刀相似,是炊具或切草工具。镰刀即短型多孔刀,二穿或一穿,用手握持使用,以收割谷穗或刮治兽皮。锛为治木工具。
(1)切刀1件。
切刀(图30)长20.5厘米,宽7.5厘米,厚0.2厘米。青玉质。横长形,平直背,两腰较短,刃在长边。一穿。
(2)镰刀2件。
一号镰刀(图31)长14厘米,宽5厘米,厚0.2厘米。青黄色玉。横长扁平形。背平直,刃边微内弧。二穿。
二号镰刀(图32)长20厘米,宽4.4厘米,厚0.25厘米。墨玉质。扁平窄长,纵贯一条锯痕。刃部有崩伤,残一角。一穿。
(3)刀形玉片1件。
玉片(图33)长11.8厘米,宽5厘米,厚0.2厘米。青玉质。扁平长条形,一穿。四边未开刃。
另有锄形器3件,长9~9.5厘米,宽6.7厘米,厚0.4厘米。蛇纹石大理石质。近方形,平背或斜直。一穿。
(4)锛(图34)1件,长8.7厘米,宽4.5厘米,厚0.5厘米。墨玉质。局部亚透明,具腊状光泽,质细腻,硬度较小。平背,体扁平,两端略薄,面微隆起,单弧刃,近背处正中一穿,从两面起钻。
六、圜形器
牙璧(璇玑)1件。
牙璧(图35)外径6.1厘米,内径3.45厘米,内缘厚0.4厘米。玉质为晶亮乳白色杂红晕彩。环状,内孔圆形,外缘磨薄成刃,有勾状三齿作等距离分布,三齿间各有两个缺刻。此牙璧可作佩饰,亦可用于切割。
素璧(环)1件。
璧(图36)外径10.1~10.75厘米,内径5.7~6.5厘米。黄绿色至暗绿色,两种色彩呈带状平行分布,局部半透明,质细腻,发油脂光泽。器轮廓不甚圆,两面相应部位均有一条弧线,线内的璧肉较薄。
据鉴定,此玉璧质地学名为透闪岩,属软玉,主要成分为透闪石,含量占95%,呈纤柱状,次为蛇纹石和碳酸盐(白云石)。由于碳酸盐矿物成分集中于约璧四分之一的一段,颜色呈灰褐和灰白色,质地比透闪石软,所以制器时虽用同样的工具手法和力度,产生的效果却不一样,即碳酸盐集中的部分磨损较大,从而使璧轮不规圆和璧面出现弧线,线的两边形成厚度不同的两个台面。
牙璧因外缘有牙,故名牙璧,属璧的变体。吴大《古玉图考》著录有三件,名为璇玑和夷玉,以为是天文仪器中的齿轮“今失其传”。夏鼐先生予以正名,取名牙璧,并根据各地考古发现探其演变轨迹,绘出牙璧谱系图。这种和普通璧环一样的装饰品始见于山东大汶口文化,流行于辽东半岛及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区,殷周还见其遗制。
璧乃六瑞之一,《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以苍璧礼天。”圆璧常与玉琮伴出,故学者认为二者配合使用,琮竖立,璧平放其上,以棍棒贯穿其孔,言之有理。唯琮至殷周已衰微,而璧在汉墓中很常见,汉代考究的居室,往往联璧作壁饰。《汉书·西域传》:“兴甲乙之帐,络以隋珠和璧。”陕北东汉画像石墓的联壁纹雕刻,就是现实生活缀璧悬挂风习的写照(图37)。
石峁的玉璧多残破,后来得知,系出自石砌墙体中,原经我过眼者约十四五件,残断的璧、环概未征集,至今抱憾。琮仅一见,石质方形长体,中透大孔,两头无射,为平口,因嫌质差未购回。学者们常问及此,兹据记忆,补此为答。
七、璜与璜形饰
璜及璜形饰4件。
一号璜(图38)长11.5厘米,宽4.6厘米,厚0.4厘米。茶青色玉。作扇面形,长度约圆环的三分之一。两端各钻一孔。
二—四号璜(图39)分别长10.5厘米、11.8厘米、9厘米,宽均4.5厘米,厚均0.4厘米。玉质淡青色。据纹理,第三、四号璜(图39,下左)系由一环璧断截而成。一端二穿,其中两件的一端一穿,另一件的一端无穿。
古代有身份的人多佩玉为饰。近人研究发现,佩戴玉器有助于人体生物钟的调节平衡,有益健康。那么,石峁先民使用佩戴的璧、璜、环、佩等玉器殆于其卫生保健有关,尽管他们未必能意识及此,而追求美的享受与维持尊贵的身份则是不言而喻的。
八、玉尺形器
玉尺形器1件(图40),长20厘米,宽5.6厘米,厚0.4厘米。墨玉质。扁平长条形,弧首,左边上部边沿残损。一穿,自穿以下器面沿两个边横刻十三格,刻纹作细长的等腰三角形,间距相等。这两边的多条刻纹顶角相对但未连通,底边与器边相合,整齐化一,很有规律。初疑其为解玉打钻的痕迹,但解玉缘一边布孔即可,不必两边都钻,也不必如此间距相同。因此,这两个边上左右对应,距离均等的刻度应是测量长度单位的标记,故该玉器与测度工具的尺有关。
石峁先民已使用测长工具是显而易见的,如牙璋两侧的扉棱突饰,相互对称,大小一样,边刃器——多孔刀上的孔距很规范,以及牙璧大牙的间距也相等,如此等等。若无尺度测量,仅凭匠人的眼力和经验是很难达到这样标准精确程度的。
《虞书·舜典》记载:“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说明传说中的少昊和舜帝时已有度量衡了,以前的考古发现当推安阳殷墟出土的两枚骨尺为最早,一枚长15.78厘米,另一枚长15.8厘米。石峁玉尺形器的发现,把我国用尺的历史推溯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
九、玉雕艺术品
象生类玉雕艺术品5件。
人头像1件(图41),高4.5厘米,宽4.1厘米,厚0.5厘米。玉髓质,双面平雕人头侧面像。头顶盘束高髻,圆团脸,鹰钩形大鼻子,半张口,腮部鼓出,仿佛正在呼吸。线刻大眼位置偏后,因而把耳轮推到脑后枕部。面颊透钻一圆孔,短细颈。头像雕刻手法古拙,各部比例和位置虽有失当,但形象生动传神,形态酷似今日健壮憨厚的陕北青年男子相貌,给人一种超越时空的亲切感和真实感,散发出浓郁的黄土高坡的乡土气息。
玉蚕(图42)长9.2厘米,宽1.4厘米,厚0.5厘米。灰玉。方头尖咀向前伸出,体扁长,杀尾向下微曲,从咀端到尾部有一道细棱。体面无纹饰,简洁明快而活现,呈尾部着力,支撑躯体蠕动前行之神态。一穿。
虎头(图43)面高2.2厘米,宽2.1厘米。茶色玉。正视作方形,侧视近圆形并透穿一圆孔。正面两面雕琢虎头形象,双耳方大,圆额粗吻,眼鼻图案化,凹凸有致。
玉蝗(图44)长7厘米,高1.5厘米。圆雕。青玉,半透明。圆头方吻,通体浑圆,颈与尾部稍细,浅雕细纹双翼,腹部较粗并有两条竖线。整体作进食姿态,形象逼真,寓动于静,仿佛腹部微有起伏。选料亦很有经验,腹部颜色较深,似隐隐可见其中的食物。
玉鹰(图45)长6.5厘米,高(腹直径)1.6厘米。青玉,苍绿色。小圆头,颈细长,勾子形尖喙。体浑圆,颈后与尾前各有一棱外突,线雕双翼,方尾,多条流畅线纹表示羽毛丰满蕴蓄的力量,活脱脱一副猛禽苍鹰俯视雄飞的形象。
这5件象生雕刻艺术品,不但刻法古拙,技术娴熟,形象传神生动,能抓住各对象的突出特点来表现,且在玉料的选择上亦颇具匠心。如蚕为白灰色玉;虎头的玉质红黄,与老虎的颜色相近;蝗虫玉质为半透明;鹰的玉料为苍绿等,从而使其作品更加真切感人,富有永恒的生命力,显示玉雕工们非凡的才智、精细的观察、高超的技巧和卓越的审美观。
综上所述,可见石峁玉器以大而美的牙璋、多孔刀为其典型代表,它们都是与农耕生产有关的祈年礼玉。“礼是一种沟通协调人际和人、神关系的社会行为。它的出现甚早,而以事神为核心,王国维释‘礼字象二玉在器之形,为以玉事神之器。最早的礼器,自然是指事神之器,所以这时的礼器并不反映人际之间尊卑、贵贱、亲疏、上下等级关系的法规制度,体现这种礼制的器物也就是礼器。它们与单纯事神之器的根本区别,就是持有者借此获得特殊的社会权力和身份。故‘唯器与名,不可假人⑩”。龙山文化时期,生产力较前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农业文明的勃兴,使占有多余生活资料成为可能,于是某些人便攫取了特殊的社会权力,堂而皇之地登上大巫师与部落统领的宝座,身份高贵,职掌祀神,沟通天人,所以祭祀的礼器——牙璋等,也就成了他权威的代表和信物,非常稀罕和珍贵。
十、石峁玉器的意义
我因这批玉器的引线而发现了石峁遗址,勘察得知,这是一处覆压两道梁峁、跨越几条沟壑,面积超过1.5平方公里,规模宏大、遗迹现象丰富,陶器、石器、玉器蕴藏很多的龙山文化遗址。从其出土众多的陶鬲、双耳罐、带流和大口尊等特征判断,与关中客省庄二期文化关系密切,同形器和内蒙朱开沟、大口两遗址也有一定的文化交流,所以我们将其断为龙山文化,距今已有四千多年了。
遗址年代的确定,为石峁玉器的时空定位找到了依据,从而厘清了吴大认为乃周代遗物的失误。
“玉器是精神文明的具体表现”⑾。礼神祭器之牙璋,系石峁先民所首创,石峁遗址即牙璋文化的“祖庭”⑿。尔后此礼仪流传四方,偃师二里头,郑州二里岗,广汉三星堆,甘、青的齐家文化以及华南、东南,远至港、越都有发现,可谓流传有绪,斑斑可考。止于香港南丫岛战国墓之石璋,成为绝响,前后达七八百年,其影响之深远,可以窥见。又如长体多孔刀,同样是石峁本土文化的重器,是农耕文明在龙山时期有了相当成就的见证。再如圆雕的玉鹰、玉蝗形象的器物,也见于石家河文化,反映出文化交流的轨迹。在此借用台北故宫博物院邓淑苹教授的评述作为结束:“这批玉器虽非考古发掘品”,“但石峁玉器的重要性,实在不容忽视”。
还有,由于这批玉器作比照,使近年不断出现的仿冒货相形见绌,露出原形。(全文完) (责编:李禹默)
注:
⑩《南中国及邻近地区古文化研究》,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4第146页,牟永抗《南丫岛牙璋探微——关于玉礼兵的若干思考》。
⑾ 邓淑苹先生语。
⑿《南中国及邻近地区古文化研究》,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4第60页,张长寿《论神木出土的刀形端刃器》。
⒀《故宫文物月刊》1993.12期第37页,邓淑苹《也谈华西系统的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