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普及是科技创新驱动力

2014-04-29 00:44林群
环球飞行 2014年6期
关键词:科普观念科学家

林群,福州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家,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泛函分析、计算数学的研究,通过计算方法内部结构的优化和新算法的推出,将误差降到最小。新方法被应用到核电站和堆石坝的计算中。获1989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

科学家从事科普工作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像华罗庚的《统筹方法》、苏步青的《漫谈数学》、吴文俊的《几何问题的力学证明》,以及张景中主编的《好玩的数学》等,都是很优秀的科普作品。而被评为中国好书之一的《十万个为什么》,也凝聚着中国许多老一代科学家的辛勤汗水以及对科普事业的关爱。

然而,目前中国由科学家组成的科普队伍并不算强大,更多的科学家远离公众,处于“边缘化”状态。究其原因,科学家一般忙于科研,能抽出来搞科普的时间不是很多。此外,有些科学家也认为,写篇通俗易懂的科普文章比起在核心期刊上发篇论文更难。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人对科学家从事科普工作很不理解,甚至认为是科研搞不下去了才去搞科普。中国的科研评价机制不完善,仅仅以科研成果衡量其科研成绩,但对于那些花了精力做科普的科学家就没有量化的评价指标,更没有经费支持。科普没有经费支持,这是制约科学家从事科普工作的很大问题。目前,科学家从事科普只是尽义务,很难申请到经费。这不能很好地调动科学家从事科普工作的积极性。

观念的创新是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中最重要的。创新的观念在科学研究中很重要,对我们的民族、国家更加重要。过去,我们一直在引进国外技术甚至成套生产线,不吸收不消化,设备用坏了之后再去国外买。现在,强调引进之后要吸收和消化,然后进一步创新。这就是观念的创新。

没有观念的转变和创新,很多事情不会自觉建立起来。中国科学院在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之初召开过一次座谈会,有的科学家提出,科学研究本来就是创新,没有创新每篇文章怎么发表?甚至有的科学家提出,创新就是“创薪”,不过是想方设法向国家要钱而已。这些错误的理解都没有真正理解创新的内涵。

现在,经过艰苦努力之后,大家都见到了创新的成果,很多科研人员也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中国科学院对于科研人员所有的评审、考核都要求具有创新点,创新意识已逐渐在科技人员中深入人心。很多科研人员表示,观念改变之后,创新并不难。

在很多领域,如果我们一味地模仿、跟踪,永远赶不上外国人。只要转变观念,我们就会做出很多优秀的工作。中国过去的很多科研成果,不过是在外国人的成果基础上再增加一点内容。过去,中国最好的研究成果不过是外国花盆里的一朵花。最关键的是要实现观念的改变和创新,不能跟在外国人后面走。

在数学教育领域,自己并没有做出什么大的成果,但观念转变之后会发现完全不同的视角,非常有信心。我们就是要通过观念的改变和创新,把海水抽干,让真理露出水面,水落之后才能石出。对于数学教育而言,是要把数学的海水抽干,让广大学生都享受数学的财富。而不是让人看不懂、听不懂数学,甚至惧怕数学。

现在有一个现象很好,把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过渡到平民教育,这是我国教育观念的重大改变和创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能仅靠少数精英,而是要提高全社会的教育水平。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创新驱动发展摆在了经济建设的突出位置,创新驱动离不开科学普及,科学家需要与媒体充分合作,促进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传播。

我国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具备基本科学素养公众的比例在上升,但是其他大部分地区的现状仍不乐观。我接触到一些地方科协的领导,据他们介绍,地方的学生对一些科学史的基本事实与重大创新知之甚少。主要责任在于科学家没能尽责,不懂得如何与公众、媒体进行互动。媒体主动找科学家,科学家不主动找媒体,这是一个问题。科学家自己的科普活动影响范围太小,为此,应主动与媒体合作,共同来做科普。

欧洲曾经举办过一次评选历史上最知名的科学家的活动。这一活动选到最后只剩牛顿与达尔文,最终达尔文胜出。达尔文为什么获奖?因为达尔文的学说普及做得好,他把西方传统的理论给推翻了。科技工作者要把自己的研究进展与研究内容告诉公众,这不是他们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他们的责任。花了纳税人的钱作研究,就要告诉纳税人钱是怎么花的、值不值。

有些科技工作者担心科研与科普存在时间与效率方面的冲突,事实上创新与科普是不矛盾的。做科研的最终目标是为老百姓服务,科普活动的开展可以让老百姓尽快地接受新技术、新发明,这一过程反过来也会促进创新。

我对欧美一些国家的科普方式非常认可。霍金的《时间简史》,欧洲大多数家庭都有一本,甚至看不懂的都买一本。我们国家就没有这样的著作。虽然华罗庚也有很多很好的科普作品,但这些都没有传播开来。文学、漫画、短片都是很好的科普方式。日本为什么科普工作做得这么好,因为他们有大量的科普漫画与科普短片。艺术家与科学家合作,可以使得科学知识艺术化,更利于传播。

我国应加大对制作科普漫画、科普短片、科普电影的支持力度。文学创作花不了多少钱,但是要把文字做成短片甚至电影,就需要大笔经费的投入了。参与科普的人士要有耐心、耐得住寂寞。近十年我国科普工作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大城市里的公众对科学的认识趋于理性,但我国科普工作起步晚,未来仍然任重道远。

科普工作要慢慢开展,就像一个石头丢在水里,波纹慢慢展开。所以,应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先丢下科普的“石头”,让科学的影响、科普的效应慢慢向周围的省市传播。

观念的改变和创新对于中华民族至关重要。

猜你喜欢
科普观念科学家
维生素的新观念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假如我是科学家
科普达人养成记
健康观念治疗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即兴表演的观念阐释
与科学家面对面
当天才遇上科学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