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实
何伯权现场问,“在场的有几个人公司人员少于3个?”场下只有1个人举手,“有没有2个人的”,一个举手的都没有。
“我们公司就2.5个人,一个总经理,一个秘书,我算半个,只有一半时间在公司。”何伯权说,他比较幸运,10多年投了15个企业,大部分都是从刚有概念时就开始投了,80%~90%的公司在连名字都没有时就投了,其中3个已在美国上市。
“7天酒店从创立到上市,用了5年,诺亚资本5年多一点,爱康国宾,不到9年。当然,这15个里还有3个黄了。”何称。
作为创业者及天使投资人,何伯权介绍了自己多年来的投资特点及其背后的思考:
1、 投传统行业。创业者除了资金以外,更需要的是经验,初创公司失败率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由于经验不足,有时很小的困难就跨不过去,但如果有创业经验,就很容易帮初创公司解决。对我而言,要投熟悉的企业,原因是,风险低,并且能用经验帮助创业者。不论中美,天使投资更多的是集中在互联网和科技领域,对于传统行业,一般后期进入的投资比较多,前期关注的人很少。像移动互联网行业,很多人在抢。但在传统行业里,很多好项目没人抢,所以我就更有可能拿到很多好项目。我举例的那3个上市公司,5-8年就上市了,把握好的话,其实周期并不长。
2、 不看可行性报告和商业计划书。天使投资和后来的投资不同,一开始投主要看经验,是拍脑袋的事情,没有模型。一个企业从概念到最后成熟的样子,差异巨大。关于商业计划书,隔行如隔山,我并不是所有行业都懂,很多看了也未必明白,所以我更多的是见面看人。我跟创业者基本是这么合作的:如果我投你这个项目,CEO要把全部家当拿出来,剩下的我来出。很多时候是一种感觉,我只要看到趨势就可以了。
3、 跟创业者约定好,让初创企业独立发展。一是,我说的话他可以不听,哪怕我是董事长。创业者很多时候非常看重我们的经验,所以我们有经验,他们有创新能力,要平等沟通,共同发展。不听分几种情况:我说的话如果错了,那就不应该执行;我说的对,但没表达清楚,也不该执行;我表达对了,但他没理解,还是不该执行;即使我表达清楚了,他也理解了,也并不是必须听。只有一种情况他必须无条件听,那就是董事会决议。为什么不要听我的呢?因为我说错了,他执行了,结果错了,那也是他的责任。因为这样责任清楚。我跟企业的交流还是比较有深度的,但是方向、节奏要由他来定,我不想变成管理者。二是,我即使控股,也不派人去公司。如果派人的话,距离感就没了。派过去的人很可能融入不了团队,他们好像是我的人,经常向我汇报,这反而不好。我就管初创阶段,等到VC进来后,我就不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