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正茂 黎秋岑
摘要:动机会促进或制约个体的行为,对个体的行为有重大的影响。因此,一直以来,学者们对动机的研究没间断过。本文基于当今学习动机内化研究的现状,对学习动机内化的相关理论等进行综述研究,认为当前学习动机内化研究存在不足,要不断积极探索学习动机内化的新发展。
关键词:外在学习;动机内化;研究综述
一、引言
动机能够促进或者制约个体的行为结果,但学习动机是如何作用于学习的呢?在生活中人们都体验到,当个体自愿参与某个活动时,他会全身心投入,而且这个活动体验的过程是愉快的,收获也是很大的。这也可以引申到学习活动中来,当个体的学习态度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时,学习就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所以内部动机的激发,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关键。因此,注重学生内部动机的发展,将外在学习动机内化不仅是很有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何为“内化”?心理学 [1 ]上关于内化的定义是个人将社会的价值或实践标准认可作为自己的一部分。而以Dukheim [2 ]等人则提出,内化就是把外部的东西转化为内部的东西。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动机内化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是个体将外在获得的东西转化成自身的一种稳定的内在心理品质。简而言之,外在学习动机内化即个体将外在学习动机转化为内在学习动机的过程。
本文基于当今学习动机内化研究的现状,对学习动机内化的相关理论研究、实证研究进行研究综述,指出当前学习动机内化研究的存在不足,不断积极探索学习动机内化的新发展。
二、外在动机内化的理论研究
纵观其研究,目前关于外在动机内化的理论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折扣定律。Kelly [3 ] 认为个体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大多数情况下会忽略自身内在因素,而重视外在奖励,这会使行为理由打折扣。可以看出,该理论强调外部动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个体行为,但会减弱内在动机。
(二)注意分配假说。Simon [4 ]认为动机最重要的功能是控制注意力。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的不同在于对工作本身的注意力分配不同。即由于外界刺激的影响,个体注意力可能会更加倾向于关注外在目标,而忽略任务本身。换而言之,个体内外动机之间的转化可以通过注意力分配来体现。
(三)自我决定论。该理论是由德西和赖恩 [5 ]等人提出的一种关于人类自我决定行为的动机过程理论。自我决定论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三个子理论,分别是认知评价理论,有机整合理论,有机辩证元理论。其中有机整合理论认为,自我决定行为是由内在动机激发的;外在动机的内化水平越高,由外在动机引发的的行为就会越倾向于自我决定。
(四)动机协同作用观。Amabile [6 ]认为外在动机主要与控制和信息两个因素有关,因此提出了协同与非协同作用的两种外在激发因素。该理论认为,协同的外在激发因素激发的外在动机会促进内在动机的发展;非协同作用的,则对内在动机的发展不起作用。我们可以看到,该理论主要强调不同类型的外在激发因素对动机内化的影响作用。
(五)内外在动机等级模式。Vallerand [7 ]提出了外在环境影响行为的动机作用模式:社会因素——心理中介因素——不同类型动机——结果。该理论主要强调外界因素和个体心理中介因素对动机的影响。不同的心理中介因素会带来不同的动机类型,进而影响个体的行为。
由此可以看出,虽然各个理论探讨的重点不同,但都支持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外在刺激、个体注意力调控等都会影响个体的动机内化水平。
三、国内外关于外在动机内化的实证研究
(一)关于内外动机的研究
关于内在动机,学者们曾对此进行了深刻的探索,不仅对其定义有明确的阐述,而且也对内在动机与学业成就、自我效能感等因素进行了相关研究。
如美国心理学家Deci [8 ]认为内在动机的中心成分是自我决定和胜任感。梁海梅,郭德俊 [9 ]对内外动机与学业成就的相关研究表明,两者存在正相关关系。暴占光 [10 ]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其主要推动作用的是内在动机,外在动机只是起到辅助作用。即当个体的学习动机是以内在动机为主时,学习就是一件很愉快的事。金岐凤与郑丽 [11 ]的研究则表明,中学生学业成就的内部归因比外部归因更高,学业成就较好的学生,重视能力和主观努力等内部因素。综上所述,研究者们一般认为内部动机与个体的注意力集中、个体工作成就等有关。
(二)外在学习动机内化发展的影响因素
通过研究得知,外在动机内化受到个体能力、自主性和归属感三种需要的调节。个体内部的调节活动是如何影响个体动机内化的呢?学者们主要从个体的自主支持、能力支持与社会支持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个体对事物的自主认识与学习动机内化。暴占光 [12 ]认为,外在学习动机内化是指个体在学习中领悟的对事物重要性的认识不同,动机内化程度就不同。个体把外部规则转化为内部认可越充分,那么动机内化水平就越高。美国心理学家Deci [13 ]等人经过研究得出,有意义的合理理由、对冲突感的承认和压力最小化是促进大学生学习动机内化的关键因素。
个体自主的能力支持与学习动机内化。如王有智[14 ]对初中生内部动机和学业成绩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者存在密切相关。其中自我效能、促进性紧张、社会生活场景的成功动机都对学业成绩有促进作用。庞海波 [15 ]也提出学生学习动机内化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存在正相关,学业自我效能感是动机内化水平的重要预测因素。
个体知觉的社会支持与学习动机内化。Stiller & Lynch研究表明,受到教师温暖和关心的学生,他们的内在学习动机更强。同时,美国心理学家Steinberg研究表明,受到父母、同伴支持的学生对学习活动更投入,学业成绩也更好。暴占光的研究则表明 [16 ],社会关系的知觉支持影响中学生学习动机内化发展过程,教师、父母和同伴对学生的支持是影响动机内化重要外部因素。此外,李勇提出 [17 ]社会支持促进高中生动机内化发展,并且自我效能感和亲密感促进动机内化,冲突和惩罚发挥阻碍动机内化。
(三)中学生外在学习动机内化的发展特点
钱慧 [18 ]对初二学生的自我决定动机特点进行了研究,发现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内化水平已经达到认同调节的水平。庞海波 [19 ]提出中学生整体学习动机内化水平以认同调节和内摄调节为主;其动机内化发展水平处于波动状态,年级上以“高—低—高”的趋势发展。李勇研究发现 [20 ],高中生整体动机自主性发展较好,学习行为倾向于自我决定。低年级好于高年级,年级越高,内在动机越弱;男生动机水平呈现“两极化”,女生更多的是自我控制。可以看出,学者们对于学习动机内化特点的研究大部分是从整体特点出发研究,缺乏发展性特点的研究。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国内外学者主要是以自我决定论为基础对外在学习动机内化特点、发展水平进行研究,以及从内外两个方面(如社会支持、他人的影响、个体内部心理活动等)来探讨促进外在学习动机内化发展的因素,研究方式以问卷调查为主,实验研究较少。
四、国内研究不足及今后研究方向
纵观文献,我国关于外在学习动机内化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并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和模式,今后应从以下几个研究方向继续深入探索:
(一)研究对象须要进一步扩大
很多学者的研究对象都是单一的城市学生或者农村学生,而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外在动机内化的研究几乎没有。如何使监护人不在身边时留守儿童也能自主学习,这是值得探索的课题。
(二)研究内容须进一步完善
目前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特定的学生群体,如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的外在动机内化水平研究等,很少有学者用发展的眼光去研究外在学习动机内化。因此有必要对某一阶段的学生进行追踪研究,完成外在学习动机内化的动态性研究,更好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此外,还可以多角度探索外在动机内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如师生关系、学生(家长、老师)目标期望、学生人际关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班主任管理风格等,而不仅仅局限于个体能力、自主性和归属感三个理论方向。
(三)研究方法可更多样化
目前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问卷调查,而问卷研究中几乎都是自评问卷。其实也可以尝试他评问卷,更全面地收集资料。除了问卷调查,研究方法上还可以尝试实验研究,这样得出来的结果更具可操作性。
五、本次研究设计
鉴于当前学习动机内化研究存在不足,我们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农村中学生学习动机内化进行进一步的实证研究,研究设计如下:
(一)研究对象
农村初中学生,其中又以农村留守儿童为主要研究对象。
(二)研究内容
探索农村初中学生(留守儿童)的学习动机内化现状、发展特点,以及影响学习动机内化的因素。
(三)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以行动研究为主,学习动机内化研究与常规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在自然状态下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学习动机内化研究,所有与本课题有关的人员均参与研究,包括专家、教师、家长、学生等,积极听取各方意见,收集相关的调研资料,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修正问题。
(2)问卷调查法:取用信效度可行的问卷,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内化、影响动机内化的因素进行现状调查,采用自评与他评问卷相结合。
(3)实验研究:在平常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干预策略,把学生分为实验组与控制组,实施具体的干预行为。
(4)个别访谈法:对个别学习动机内化程度高的学生进行访谈,同时也与个别学习动机内化程度低的学生进行访谈,对比他们心理上、生活上存在的不同之处,同时分析各自现状形成的原因,寻求促进学习动机内化的方法。
(四)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动机内化水平进行整体性探索;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学习动机内化发展水平进行比较,探索各个阶段的发展特点;对同一年级学生进行跟踪研究,探索学习动机内化水平在各个阶段的变化特点。
(2)通过研究,找出促进学生学习动机内化有利因素,创设有利于学生动机内化的情境,并且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具体实践,同时对一些特殊个案进行个案分析,力求找到比较具体、可行、实际的对策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内化水平。
(五)研究的创新之处
与前人研究不同,本次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关注农村学生的学习动机内化,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动机内化,着眼于农村教育。同时,我们以发展的眼光研究学习动机内化,更从多个角度探索外在动机内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另外,在研究方法上,我们以行动研究为主,同时配合实验研究,确保资料收集更全面,研究方法更科学,研究结果更可靠。研究即将展开,希望我们的研究成果能真正促进学生学习动机内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筠,仇妙琴.学习动机内化研究综述——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视角[J].现代教育论丛,2010.12.15.
[2]暴占光.大学生外在学习动机内化的研究[D].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07.01.01.
[3][4]李勇.动机内化的理论基础及实践研究[J].校园心理,2010.04.01.
[5]陈志丹,晏艳琴.试析青少年自觉锻炼行为的养成.中国教育学刊,2011.06.05.
[6] [10] [12] [16]暴占光.初中生外在学习动机内化的实验研究[D]. 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6.
[7] [17] [20]李勇.高中生学习动机内化水平及与自我效能、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8]Deci,E.EL,RyanR M.(1985).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r.New York:Plenum,38-39.
[9]梁海梅等.成就目标对青少年成就动机和学业成就影响的研究[J].心理科学.1998,21(5):332-335.
[11]金岐凤等. 中学生学业成就归因的研究[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5-12,7(6):106-108.
[13]Deci EL.English.H.Patrick.B.C&Leone.D.R.Facilitaling internalization: The self determination theory perspective Journal of personality.1994.62.119-142.
[14]王有智,王淑珍,欧阳仑.贫困地区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内部动机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 2005,28(4):826-829.
[15] [19]庞海波,邓婉仪.中学生学习动机内化发展影响因素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 2011(08).
[18] 钱慧.中学生自我决定动机的初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 编辑∕高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