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轰:取缔余额宝
2014年2月21日,央视证券资讯频道执行总编辑、首席新闻评论员钮文新撰写发表了《取缔余额宝》一文。文章中,钮文新炮轰余额宝只不过是一只趴在传统银行身上的“吸血鬼”,是一条典型的金融“寄生虫”。对此,钮文新呼吁应当“取缔余额宝”。
于《取缔余额宝》一文中,钮文新表示,余额宝不仅会冲击银行,更会冲击社会的融资成本和国家的经济安全。“当余额宝和其前端的货币基金将2%的收益放入自己兜里,而将4%到6%的收益分给成千上万的余额宝客户时,整个中国实体经济,也就是最终的贷款客户将成为这一成本的最终买单人。”钮文新如是表示。基于此,他将余额宝比喻成为“吸血鬼”和“寄生虫”。
“余额宝并未创造价值,而是通过拉高全社會的经济成本并从中坐享渔利。它们通过向公众输送一点蝇头小利,却为自己赢得了巨额利润,同时还让整个社会为其买单。” 钮文新还认为,“余额宝这样的所谓‘互联网金融,仅仅不过是停留在货币市场中。它们通过便捷的互联网通道和构建较高的收益预期,把普通大众的存款从银行吸引出来,使得银行系统的流动性紧张(供不应求),进而拉高存款利率,之后再以协议定存的方式将钱存给银行,从中获利。银行的存款利率上涨,必然引发贷款利率上涨。贷款利率的上涨推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最终必然就会反映到所有商品的价格上。”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钮文新进一步给出了数据加以说明。“假定余额宝4 000亿元规模平均收益6%,利润240亿元,余额宝和货币基金就会大约吞掉80亿元(4 000亿元的2%),而其它余额宝的客户只能分享剩下的160亿元”。
光睡着觉,余额宝就可以从240亿元的收益中分走80亿元,这风险比打劫还小,钮文新在文中做出了这样的比喻。他说:“我们都指责商业银行暴利,余额宝更像是‘暴利。我的主张就是取缔余额宝,还中国以正常的金融秩序”。
在钮文新看来,余额宝是打着改革和创新的旗帜在绑架社会和公众的利益。而他之所以呼吁“取缔余额宝”,是基于国家整个宏观经济利益的立场。
在这之前,对于余额宝的质疑和不满更多的只是来自传统银行业。而钮文新此文一出,尤其是“取缔余额宝”这样极端的论调,即刻引发了轩然大波,将剧情彻底引入了多方论战。
回应:创新与变化
带着略微调侃的意味,支付宝方面第一时间对此正面回应声称:“趁老板还没找我之前,我就说一句:余额宝的核心价值观是用实干的态度,创新的思路,市场化的方法,让普通人能够零门槛、低成本地享受到适合自己的金融服务。老师你造(知道)吗?创新与变化才是永恒的主题啊!”。
与此同时,支付宝方面还对钮文新文中提及的“余额宝一年利润为2%”内容进行了反驳,表示余额宝等一年的管理费是0.3%,托管费是0.08%,销售服务费是0.25%,费用合计仅为0.63%,此外再无其他费用。
不过2月24日,钮文新发文再次对余额宝进行抨击,声称余额宝这种投机式的行为影响到了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现在‘余额宝们的危害还小,但这种‘钱炒钱,利率越炒越高的恶性循环趋势却是我们不得不高度关注的事情。”钮文新表示,“这其中谁最受益?还是有钱人,他们完全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变成食利者阶层,这是不是在进一步摧毁一个民族的实业精神?”
缘由:挡道者
整个故事开始之后,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对于余额宝的出现,普通大众都是拍手称道,并且踊跃地参与其中。不过,让一群人满意,势必也会让另一群人不满。因为另一点同样显而易见,横空出世的余额宝挡住了别人的道。
无需再卖悬念,这里的别人指的就是银行。
也无需再行赘述众所周知的冲击和影响,《计算机应用文摘·触控》于3月<上>期的一篇来自传统银行业人士所著的专栏文章—《定期宝虽猛,银行不会任人鱼肉》就曾指出:
“定期宝的客户目标是银行末端10%的客户。从目前银行维护客户的成本考虑,并不会对末端的客户花费太大人力成本去维护,支付宝要拉拢这部分金字塔底层客户相对容易,所以定期宝对于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的冲击显而易见。
银行之前失去的是活期存款,而这次失去的是定期存款。那既然支付宝今天可以放低门槛让银行末端客户进来,以后是不是也可以故技重施吸引高端客户?定期宝的推出,也意味着银行与互联网大佬之间的战争,将从平面转为立体。”
一个极为惹眼的数据也佐证了这一观点。2014年1月,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较2013年同期减少了约9 400亿元。那么,这高达9 400亿元的银行存款流去到了哪里?
根据业界的预估猜测和不完全统计,其中绝大多数资金都流去了类似于余额宝这样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
毫无疑问,余额宝们挡了传统银行业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