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鸿
刘文奇,1959年出生,福建省南靖县人。作为藏家,他对祖传书画作品情有独钟。在他看来,这些藏品件件皆珍品,因来之不易,藏之难得。
刘文奇,1959年出生,福建省南靖县人。作为藏家,他对祖传书画作品情有独钟。在他看来,这些藏品件件皆珍品,因来之不易,藏之难得。祖辈缘于书画家董希文和张琳英夫妇,收获珍贵名家书画,实为人缘所至,地缘所属,福缘所归!在他的元阁珍品屋里,几十幅山水、人物、花鸟和书法艺术作品,汇集名家,题材广泛,又各具特色。
刘文奇的珍藏书画,“美”不胜收。他的书画有 “辞典”之美。弘一《华严经八开册页》、吴昌硕《千年桃实图·行书七言联》(已发表于《艺术品鉴》2014年第6期)等书画中的印款,多数可以从倪文东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书画家印款辞典》书里找到“样章” 和“样款”,这更能显现书画真迹的“辞典”范例之美。读他的书画藏品能产生“经”典之美。解读弘一书法《华严经八开册页》内容,一股佛教“经”典之美便油然而生。读他的书画还能产生一种情趣美。《董邦达山水画》中,写高山、峭壁、绿树,小桥、流水、人家,表达画家浓浓的文人情趣。这种审美情趣与自然景物的贯通交融,更能激发我们对书画的审美感受,得到书画本有的美的享受。在任伯年的《花猫窥燕.花鸟对屏》图中,温顺灵动的花猫在紫藤树上窥视一群活泼的春燕,即绘出花猫的通灵,更写出春燕的可爱,作品达到“形神兼备,雅俗共赏”的境界。我们能从这些作品中领略到无穷乐趣。
刘文奇的珍藏书画,内涵丰富,文化深邃。徐悲鸿的《翠竹猫石图》,其中一个印章“永以为好”,语出《诗经·卫风·木瓜》,联系当时背景,不难看出,大师借花猫怒目形象表达对日军侵华战争的无比愤慨的心情,也寄托抗争的国人“永以为好”的期盼!又如,蒋兆和《“悠然见南山”诗意图》,用笔墨阐释我国晋代文学家陶渊明《饮酒》诗意,寓意丰富,品位脱俗,读这幅画就有怀“古”之美感。这些藏品,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审美价值和收藏价值。
刘文奇作为书画藏家,福建土楼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艺术内涵,形成了他对书画艺术品特殊的审美情趣。他对自己的书画藏品倾注许多精力与情感,一直沉浸在这些艺术珍品世界里。
我们再一起品赏下面十几幅刘文奇的珍藏书画。
钱慧安《慈母教子图》
纸本设色 立轴
规格:34×137.5cm
款识:庚辰春既望,仿新罗山人 清溪樵子钱慧安
钤印:钱,慧安 双管楼书画印
钱慧安(1833~1911年)字吉生,祖籍浙江湖州,出生于宝山高桥镇。别号清溪樵子、退一老人,因其画室名为双管楼,所以又号双管楼主。钱慧安关注明代仇英、唐寅、陈洪绶的画风,学习费丹旭、改琦、上官周等名家,对清初《晚笑堂画传》更是心追手磨,终将诸家之法融会贯通。
钱慧安擅长人物、仕女,笔意遒劲,态度娴雅,间作山水、花卉亦佳。其画人物、仕女寓意多喜庆吉祥,如神仙、寿星等等。造型多作丰满脸型,形体上下水、中间大,形同青果,显得很有福气。他在人物五官的表现上,以线条勾画后略加淡墨渲染,面容的立体感和质感出神入化。钱慧安在勾画侧面或半侧面人物轮廓时,也施以巧妙的透视处理,使得人物姿态更趋自然饱满。钱慧安居上海城隍庙卖画为生,为“城隍庙画派”代表画家。著有《清溪画谱》。
郑慕康《娇情飞袖》
纸本设色 立轴
规格:34.5×137.5cm
题款:矫情同曲动,弱步逐风吹。悬钗随舞落,飞袖拂发垂。
落款:丙寅秋月上浣,郑师玄 慕康
钤印:郑氏,慕康,柽华馆主
郑慕康(1901~1982年),名师元、师玄,号慕康,室名柽华馆主。广东省潮阳人。曾为上海美术学校国画系教师、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是民国时期潮汕名震上海的画家。
郑慕康以素描中的肖像画为主攻方向,师从冯超然,得明代曾鲸晕染法神髓,将西洋画的明暗法、透视法和传统工笔人物糅合为一。其作品形神俱佳、赋色清丽 。特长人物画,兼工诗书。所作仕女,像貌古雅秀丽,仪态端庄。亦擅长肖像,线条清逸,皴染细腻,体态丰腴,骨肉停匀,颇能传神。此《娇情飞袖》是其佳作之一。
蒋兆和《 “悠然见南山”诗意图》
水墨纸本 立轴
规格:46.5×95.5cm
款识:戊子 兆和
钤印:兆和私印
蒋兆和(1904~1986), 生于四川泸州。 原名万绥。我国现代卓越的人物画大师和美术教育家,他是徐悲鸿写实主义绘画体系的精要代表人物。被称为20世纪中国现代水墨人物画的一代宗师。他在把握光影与造型结构能力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写实与写意之间架构全新的笔墨技法,画风质朴、笔墨精湛,人物形象真实生动,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水墨人物画的表现力。
此《“悠然见南山”诗意图》(陶渊明《饮酒》诗意),画家用素描的明暗法结合传统人物画重结构的线描手法,表现画中人的孤寂与傲骨,着力刻画人物的个性特征,用笔大胆、粗放和自由。通过面部表情,让人油然体会画中人那种忧国忧民却又压抑无奈的心境,画面充满悲愤苍凉的色彩,而画中人物的超凡脱俗,却也展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那种大自然的生机勃勃,体现乐观向上的情怀!
董邦达山水画
纸本 设色 立轴
规格:46×96cm
款识:东山董邦达
钤印:董邦达印
董邦达(1699~1769),字孚存,一字非闻,号东山,富阳县人。清朝雍正元年(1723)拔贡。乾隆二年(1737)授为编修,修《石渠宝笈》、《秘殿珠林》、《西清古鉴》诸书,命入内廷襄事。乾隆十二年,授礼部侍郎。后迁工部尚书,转礼部,赐紫禁城骑马等。
董邦达工书法,尤善绘画。篆隶古朴,山水宗法元人,多用枯笔,而气势磅礴,生面别开,乾隆帝为之题志者甚多。他的山水画作品水墨疏淡,设色淡雅,用笔轻柔,皴法松秀,文人情趣极浓。
董邦达具有双重身份——官员和画家。作为官员的董邦达,一生可谓仕途通达,荣耀万分。作为画家的董邦达,以山水画闻名,是当时一位颇有名气的画家。
黄宾虹《倪迁笔墨》
水墨 纸本 立轴
规格:82.5×48cm
题跋:倪迁笔墨,无渣浑,精洁不污,厚若丹青,其后唯僧渐江,为得斯趣。
款识:宾虹
钤印:黄宾虹 黄宾虹八十后诗书画印
黄宾虹(1865~1955),享年94岁。原名懋质,名质,字朴存、朴人、亦作朴丞、劈琴,号宾虹,别署予向、虹叟、黄山山中人等。原籍安徽歙县,出生于浙江金华。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的开派巨匠,有“千古以来第一的用墨大师”之誉。由于黄宾虹在美术史上的突出贡献,在他90岁寿辰的时候,被国家授予“中国人民优秀的画家”荣誉称号,“再举新安画派大旗,终成一代宗师”。
黄宾虹,为精力极其充沛之人。据说,黄宾虹四处写生时,也随身带好自制之墨(或研碎墨溶于水中),因笔墨特殊,所以他的每一幅书画真迹,在墨彩质量上空前的优秀,也令造赝者望而却步。
他在笔墨特征上取得突破性的成就。晚年山水画呈现出山水浑厚苍茫、草木葱郁华滋的风格,“精洁不污,厚若丹青”。根据此《倪迁笔墨》画面闲章“黄宾虹八十后诗书画印”,可以判断,此山水画为黄宾虹1946年前后的作品,是他品评学习元代画家倪瓒与清代新安画派领袖渐江的画风,而领悟实践 “洁”与“厚”的笔墨精髓的杰出画作。
沈铨《清宫图》(二屏)
规格:105×33.2cm×2
款识:甲子春 南苹沈铨写
钤印:沈
沈铨(1682~1760),字衡之,号南苹,浙江德清县人。绘画远师宋代黄家画派,近承明代吕纪,工写花卉翎毛,禽兽,设色妍丽,工致精丽、赋色浓艳,极尽构梁之巧。画人物得不传之秘。注重写实,画风谨严工细,造型准确生动。雍正九年(1731),他东渡日本,历时3年,形成“南苹派”写生画,被后人称为“舶来画家第一”。《练水画徵补录》记载,沈铨“字南屏,擅花鸟,侍御灼之后。”此清宫图(二屏)写于1744年,为沈荃62岁时的作品。
齐白石《瓜果草虫图》(四开册页选二)
纸本 设色 小品
规格:33×25.2 cm×2
款识:白石
钤印:白石私印
齐白石(1864~1957),湖南湘潭人。原名纯芝,小名阿芝,字渭清、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萍生,号白石、白石,又号白石山人、寄萍老人、借山翁、三百石印富翁等。他集画家、书法家、篆刻家、诗人于一身,是20世纪中国最著名的艺术大师之一。1952年受聘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获 “人民艺术家”称号。
《齐白石豆荚草虫图》:在粗笔大写意的豆荚、豆叶子中加入了极工细的螳螂,将工与写这两种矛盾的艺术形式,结合得天衣无缝。我们可以清晰看到,豆荚叶子的反正,豆荚的翻转,藤丝的盘缠,似真非真,生动活泼;螳螂身上的纹理、翅膀的脉络,甚至绒毛,螳螂攀爬的动作,都那样栩栩如生、精彩动人。
《齐白石南瓜草虫图》:作品舒畅和谐,水墨淋漓、气韵优雅;既表现出画家的传统笔墨功底,赋有哲思灵气,画家笔下的作品充满力量与生命,作品中形与神的意趣,墨与色的交融,更是典雅清新。齐白石已把童心的体验融入到作品中去,描写田园生活自然美景,歌颂人间寻常的真善美。
朱称《花鸟草虫四屏》
设色 纸本
规格:67.4×22.4cm ×4
题款:
其一、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辛未仲秋,朱称
其二、一片绿云吹不散,藕花香气过湖来。朱称
其三、长风剪不断,相伴菊蕊寒。辛未秋九月,朱称
其四、风高知急响,露重觉天寒。试逐微风远,饮露入吴园。辛未仲秋,朱称
钤印:朱称印信
朱称(1826~1900),即朱梦庐,早岁名琛,号梦庐、觉未、胥山樵叟、鸳湖画叟。浙江秀水(今嘉兴)人。清代著名画家,海上画派写意花鸟的重要代表人物。朱熊之弟。他工花鸟,擅没骨花卉草虫,笔墨简练,敷色淡雅,生动传神。
此花鸟草虫四屏画作是朱称45岁时的作品。笔墨凝练,画面 清润秀逸,隽永传神,题款颇具特色,是其盛年典雅之作。
徐悲鸿《翠竹猫石图》
纸本设色 中堂
规格:174.1x95.3cm
款识:悲鸿 壬午
钤印:徐悲鸿(白) 永以为好(朱)
徐悲鸿(1895~1953年),江苏宜兴人,原名寿康。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他坚持现实主义艺术道路,创作了《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等一系列对现代中国画、油画的发展有着巨大影响的优秀作品。徐悲鸿笔下的动物,在传统绘画的框架下,融入西方写实手法,开启了中国绘画的新阶段。徐悲鸿擅长绘马,还工于画猫,他从小就对猫有着特殊的感情。他笔下的猫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此《翠竹猫石图》,以写意的笔法,描绘一只黑白色斑猫,在翠绿竹丛中,警觉地蹲于巨石上,前后双爪紧抓石面,耳朵支起,怒目圆瞠、注视远方。所谓“抱负颇自奇,不尚威与武”(元代·王冕《画猫图》)。以绘画形象表达对日军侵华战争的无比愤慨的心情,也寄托抗争的国人“永以为好”的无限期许!
《翠竹猫石图》画中猫目光炯炯,惟妙惟肖。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感。图中翠竹绿叶飘动,更显巨石高耸。背景的竹叶以花青、淡绿简单勾出,岩石以简约的墨笔皴擦写出,黑白赭绿色彩丰富,整体格调宁静而又清新。
《翠竹猫石图》绘于1942年,是徐悲鸿猫石图的又一经典佳作。当年他从云南返重庆,在盘溪成立中国美术学院,1943年为筹集建院资金,曾在重庆举办义卖酬款画展。此画也是徐悲鸿大师义卖酬款画展作品之一,藏之尤为珍贵!
注:永以为好。语出《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大意为: 他送我木瓜,我拿美玉回报他。不是为了回报,是求永久相好呀!)
任伯年《花猫窥燕·花鸟对屏》合璧
纸本 设色
《花猫窥燕》
规格:83.6×41.2cm
款识:光绪戊寅夏五月 伯年写
钤印:任伯年
《花鸟对屏》
规格:86×15.2cm×2
款识:光绪己卯 伯年任颐
钤印:任伯年
任颐(1840~1896年),字伯年,号次远、小楼,杭州萧山人。他是 “海上画派”的领袖。他的美术思想与艺术创造力,对中国画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徐悲鸿誉为“仇十洲之后,中国画家第一人”。
《花猫窥燕》图中,花猫在紫藤树上窥视一群活泼的春燕,即绘出花猫的通灵,更写出春燕的可爱。配上生动的《花鸟对屏》,作品达到“形神兼备,雅俗共赏”的境界。
溥佐《八骏图》
镜片 纸本设色
规格:130×56cm
款识:八骏图 庚申秋日 爱新觉罗溥佐
钤印:溥佐印信长寿 庸斋书画
爱新觉罗·溥佐(1918~2001),满族。北京人。清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之堂弟。著名中国画画家。
自幼酷爱书画。1937年入溥雪斋创办的松风画会。1944年与堂兄溥心畲合作在天津举办扇面展览。出版有《溥佐画集》、《花鸟画范》等。
《八骏图》中,八匹骏马奔腾驰骋,自由奔放,欢快振奋,充满了浪漫色彩。在技法上,用中国画表现手段,大量采用西方的透视法、解剖法等,逼真生动地描绘了八骏的自在潇洒。溥佐在这里把骏马作为自己一种精神的追求,以马喻人,托物抒怀,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
杨文煜《水仙梅花图》
纸本设色
款识:世洪仁兄雅属印正 凌道人杨文煜写意
钤印:朴翁书画
杨文煜(1871~1940),字光甫,又字朴斋,自号凌道人,室名“琴研山房”。浙江绍兴人,寓居扬州。清末民国著名书画家。工诗善画,尤精于写石,所作花卉挺秀有风,画石皴皱斑驳,玲珑苍古,有超尘脱俗、势若凌云之态。
杨文煜是花鸟画写意高手。他的花卉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汲取扬州八怪之传统,萧疏隽逸。《水仙梅花图》构思大胆,用笔恢宏,线条挺劲而灵动,墨色淋漓而妍丽。这种虚无空灵的意境配之以长题,风格面貌焕然一新。
张玉堂《指书七言联》
水墨纸本
对联:临池晓滴花间露,读书晴披竹外云。
上款:笏村老公祖大人诲政
落款:翰生张玉堂指书
钤印:翰墨将军、玉堂中人、翰墨缘深
张玉堂(1794~1870),字翰生,号应麟,称翰墨将军。广东省归善人。1834年调升护理顺德协左营都司(四品)。道光十八年,升调新宁城守备,后升大鹏协副将。
张玉堂才兼文武,为人风雅,能诗善书,尤善拳书指书,他的书写方法是用棉花包裹拳头或指头书写,字迹苍劲潇洒,自成一体。他的拳书,每于粗犷豪放中见其雄伟壮大之气;指书则节律刚劲,筋骨健朗,有独特的韵味。观此对联,则见其奇特。据查,上款中的笏村是指道光状元林鸿年。
弘一 书法《华严经八开册页》
水墨 纸本
规格:44.5×14.5 cm×8
款识及钤印:
第一联:唐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偈颂集句六联 。朱印:弘一
第二联:能灭众生苦,为兴大法云(毗庐)朱印:弘一
第三联:随应演妙法,平等施众生(法界)朱印:吉臣
第四联:未曾有苦恼,诀定成菩提(摩偈)白印:大心凡夫
第五联:永绝诸戏论,念报于佛恩(偈赞)朱印:音
第六联:心识犹如司,色相无有边(妙严)白印:口
第七联:破诸烦恼障,照以智慧光(明觉)白印:江东少年
第八联:以上惠依唐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录出 弘一书 白印:名字性空
弘一法师(1880~1942)俗名李叔同,李息、李息霜、演音、李息翁。祖籍浙江平湖,生于天津。他既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他在中国近百年文化发展史中,是学术界公认的通才和奇才,且以擅书法、工诗词、通丹青、达音律、精金石、善演艺而驰名于世。
弘一法师经过大量书写“经体”书法,促使他的经体风格走向成熟。1937年的《集华严经偈句》、1938年的《录古德句》,已见炉火纯青,返虚入浑。据载,弘一法师于1931年第一位自撰自书佛教对联集—《华严集联三百首》,弘法利生,此在中国佛教艺术史上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1938年初,59岁的弘一法师在福建省泉州市草庵讲《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后赴福建惠安、厦门等处讲经。1938年5月,转至福建省漳州市南山寺。近水楼台先得月,祖辈在此期间就荣获弘一法师的《《华严经八开册页》》。
弘一法师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举世瞩目。早期书法脱胎魏碑,笔势开张,逸宕灵动。后期书法则自成一体,冲淡朴野,温婉清拔,立“弘体”书法。特别是出家后的作品,更充满了超凡的宁静和云鹤般的淡远。这是绚烂至极的平淡、雄健过后的文静、老成之后的稚朴。正如他自我表白的那样:“朽人之字所示者,平淡、恬静、冲逸之致也。”
此《华严经八开册页》书法,以敛神藏锋,舒气平正,书迹体兼楷行,笔墨自然,意境清和,极具弘体个性,即为“冲逸之致”之逸品,弥足珍贵。
陈宝琛书法《广川书跋》
水墨 纸本
规格:20.5cm×54cm
落款:庵 陈宝琛
钤印:陈伯潜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庵,又号橘隐,福建省福州市人(现螺洲店前村)。清代同治七年(1868年)进士,曾任翰林院侍讲学士、学政、礼部侍郎、巡抚、太付、太保,为宣统皇帝(溥仪)的老师。是晚清颇有影响的政治家、教育家、诗人。
陈宝琛善书法,似黄庭坚,瘦硬遒径。工画松,喜藏古印,辑澄秋馆印存。1907年出资创办了福建优级师范学堂,著述颇多,著有《沧趣楼诗集》等。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陈宝琛闲居福州期间创福州鳌峰书院,并亲任院长。宣统登基后,派充毓庆宫任“皇帝授读”,并赐紫禁城骑马,又补红旗汉军副都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