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语文阅读教学创新能力探究

2014-04-29 08:13李建月
大观 2014年9期
关键词:教材文章语言

李建月

语文教学如何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阅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每个语文教师面前的棘手问题。笔者认为,语文教学要让学生主动开发阅读,而不能以教师的权威身份向学生宣布或肯定文章的“确切”意思是什么。要教会学生阅读,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思考时进行阅读,只有把读与思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的创新能力。

一、尽可能运用整体教学法,给学生时间,培养阅读兴趣

语文课堂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阅读的热情,把握四十五分钟,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读文,以粗、细、精三步法阅读。第一遍粗读,使学生利用工具书和部分注释疏通文章的大意,初步了解文章内容。第二遍细读,感知文章写了什么人或事。第三遍精读,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设计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这样使学生主动阅读,充分感知,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在质疑中提高了能力,丰富了自身的经验,不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有效的自然提高。

这个阶段有两个注意的问题:教师的统筹规划和学生的强度感受。我们的教学侧重点不是对一个句子进行分析,也不是对每一个词进行讲解,而是整篇文章的结构,准确掌握文章主题和中心,搞清作者的意图和观点,并进一步把握其深层涵义。在这里需要突出一个“导”字,导人情,导入境,导入理,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用自己的脑髓,放出眼光,去思考,去投入,置身于一个可以活跃心灵、充满智慧与人类经验的环境中,进而感知,进而联想。这时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得到的不仅是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而是一种美的享受,并以此给他们更大的学习动力。

二、尽可能多选一些简单文章或浅显小说,循序渐进,培养对语言的敏感性

语言能力的高低突出的标志是语感的强弱。语感强的人,对于他所接触到的阅读材料,往往可以一看就懂,一写就通。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对学生语感的训练,多选择、多接触一些易理解、易接受的作品,让学生直接感触到语言的精华,获得对语言现象的大量感官知识。在此基础上,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渐渐地对有难度的作品产生兴趣,如可以独自分析一篇文章或欣赏一部优美的文学作品,从而有效的提高对语言的运用能力。作为教师,不应拘泥于引导学生只知其意,不解其昧,仅从表象去零打碎敲,得到的仅是一鳞半爪,且互不衔接,很难形成系统的知识和对作品的深层领悟。所以,一要紧紧利用课堂45分钟的时间,有弹性又相对统一地进行组织阅读教材篇目,指导方法;二要鼓励课外广泛阅读,多搞朗读比赛、故事会、作品交流等活动,掌握方向。古人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我们通过由浅人深,由易到难,由课内到课外,有取舍有选择地大量阅读,学会真正理解语言而不是单个字句的机械积累,培养对语言的敏感性。

三、尽可能多修炼语言基本功,掌握技能,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的技能。”一部作品,无论内涵多么丰富,语言多么精美,它必是附丽于一定的载体而不可能脱离语言文字孤立的存在。因而在阅读教学中,最好的机会莫过于从学生手中的语文课本做起修炼基本功。但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有限,教师最多能选择适当的篇章、段落进行必要的技能训练,因此在仅有的时间里就应尽量摒弃旧日那种在语文课上以文章负载的信息为着眼点和落脚点,围绕思想内容条分缕析的空中之阁,而要充分利用读教材时所出现的问题或可能出现的问题,紧紧抓住机会向学生传授策略,指点方向;让他们在不断的阅读实践中,逐渐把握内容所附丽于的外在规律;实现听、说、读、写各项能力的深化;学会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和阅读对象的特点,有意识地从方法到技巧过渡,触类旁通,洞悉阅读中外在与内在结合的有效机制;组建一座由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大厦,并达到培养独立阅读能力的目的。

四、尽可能发挥丰富的想象,挖掘潜力,培养阅读创造能力

阅读理解活动绝非被动的“刺激——反应”过程,而是人主动接受各种知识、思想,并超越作者的认识和体验,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使智力、能力得到升华,是一种创造思维的过程。在语文阅读教學中,教材中的一个句子、一个段落、一篇文章并非一看就懂,一弄就通,它们都要经过一个如何理解和领悟的过程。为此,教师应尽力挖掘教材和学生身上的创造因素,鼓励大胆发表独自见解进行讨论和争论,创造性的解答问题,独立评价文学形象,生动形象地复述课文,联系诗句想象意境,根据介绍自我演示或实物制作等等,从其表层到深层,从言内意到言外意,赞赏学生独立思考后的“异想天开”和“标新立异”,从阅读所产生的魅力,充分发挥学生再认识的潜力,培养创造性阅读能力。

五、要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仅靠课堂上是远远不够的,要把阅读向课外扩展和延伸,拓宽学生的视野

1、开设“美读欣赏”课。每天的早读作为阅读欣赏的时间,每天有三至五个学生把自己阅读的好诗、词或精彩的文段,在早读课上朗读,再给同学们讲解,然后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说看法谈感悟。2、设立班集体“图书柜”。通过阅读群书,激起情感活动,从而达到陶冶性情的目的,每星期读两次,尤其对部分后进生激发了读书的兴趣,使其对美有了一定的认识,发展了审美的理想。3、提倡订报刊、杂志,使学生博采众华。第一使学生较多的了解国内外时事。第二利用节假日,充分集中阅读,吮吸中国几千年文化的丰富营养,抄写笔记,重在积累。4、发展个性,体会创新乐趣。充分利用语文活动课,开展朗诵会、演讲会、故事会、作文选等竞赛活动,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社会不断发展,对人的要求就更加全面,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并发展学生的个性,为他们创设表现的机会,使其体会其中乐趣。

这样实在的阅读能使学生自由地大量阅读,既能激发兴趣,又能提高能力。多数学生由以前不愿读变为主动找书读,由读不懂变为读完一篇文章后能说出文中写了什么,怎样写的,更可喜的是有的学生能对所读的文章提出独特的创新见解。

猜你喜欢
教材文章语言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语言是刀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