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从菊 贺晓霞 倪婷 许丽梅 张小亮 罗鹏 郑四清
摘 要:南方某在建5万头大型猪场全部采用联栋封闭式设计,湿帘负压通风,推行水泡粪工艺。从业主介绍中得知,该场育成猪舍2联栋共18 000 m2,保育舍2联栋共6 600 m2,分娩舍2联栋共1 100 m2,怀孕母猪2联栋5 200 m2,联栋间距离在10~15 m间。笔者以为该在建猪场将会面临粪污处理压力山大、病原微生物控制比登天难、错位建设的生活区是污染重灾区等问题,值得与同行探讨。
关健词:在建猪场;问题;补救措施;
自上世纪80年代特别是近七八年以来,随着网易养猪、武钢养猪等养猪潮的出现,包括北京中实集团、复兴集团、艾格菲集团、百世腾牧业等在内的国内行业外社会资本甚至美国高盛投资银行、德意志银行的德银DWS环球神农基金等国际社会资本大量涌入我国养猪行业,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养猪业不断地由千家万户散养模式向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养殖模式发展,特别是大型甚至特大型的规模猪场如潮涌现。但是孤陋寡闻的笔者一直对这种社会资金多渠道流入养猪业而喜忧参半,特别是对对养猪的生产风险、疫病风险、市场风险、环保风险等风险认识不足的投机性投入和在我国发展大型甚至特大型的规模猪场忐忑不安,深忧不管不顾的社会资金投入会缩短“猪周期”甚至造成恶性竞争,从长期来看还可能出现垄断性生产经营,破坏生猪产业本身固有的市场自我调节功能,给生猪产业的保供给、保安全带来严重的危机,故而努力倡导“养猪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深忧中国虽地大物博但人口密集,特别是在南方挑选个地方建猪场较容易,但能用于配套消纳猪场粪污的土地资源可能很难寻,多数时间都会产生(消钠粪污的)土地配套性选址不当,出现直接增加粪污处理成本、减少养猪利润和周边生态环境被破坏的严重恶果,故而努力倡导根据土地的自我净化能力、粪污承载能力等自然条件确定养猪规模推行适度规模养猪,努力倡导推行能从源头上减少粪污产生量的粪尿分开、干湿分离、雨污分流的干清粪工艺。某日笔者得缘随某市级畜牧兽医学会的同仁参观一在建的5万头猪场,现就几个具体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同行探讨。
1在建猪场的大规模似乎与场址选择不相适宜,将来粪污处理压力山大。
1.1在建猪场投产后产生的粪污量多,引发猪场选址与猪场规模主要是粪污处理似乎不相宜现象
据调查,该场位置距县城约20 km、乡镇集中居民区约3 km、最近村民居住点约0.5 km,本地人口密度为605人/km2、人均耕地0.05公顷,此处有一个面积为10公顷的盆地。三面环山,山为低岗矮丘,上覆林木或油茶树;一方毗邻稻田,300~500 m外有农舍,估计周边可以以有机肥的形式吸纳并自我净化而用来配套消纳粪污的土地面积不足33.33公顷。
以湖南省畜牧水产局武深树[1]提出的修正后的生猪年排泄系数:粪398.0 kg/头,尿656.7 kg/头,废水产生系数:水冲粪18 kg/头·d,干捡粪7.5 kg/头·d等为依据可推知,这个5万头猪的猪场1年至少产生高浓度污染物19.46万t(其中1.99 t粪便、3.28万t尿液、废水14.19万 t,废水产生系数取水冲粪、干捡粪废水产生系数之平均值,出栏率按164%计),日产生高浓度污染物533.15 t。如此大的污染物数量对于一个处于人口密集型的丘岗农区的猪场来说怎么处理?猪场周边根本上就不可能有相应大面积的土地资源来承载和消纳。既使加工成有机肥(特别是液态污染物)如果要运输到较远的地方去使用所得收益是否够运输费成本,恐怕也较难以让人们接受。
1.2在建猪场是采用水泡粪工艺的清粪方式设计(见图1)的猪舍,增加了粪污处理难度。
近期刘英俊等[2]研究报告,即使采用干清粪工艺,结合污水固液分离和厌氧发酵(沼气)——人工湿地处理模式,甚至结合污水固液分离和污水2次厌氧发酵处理模式,都难以处理规模猪场污水中的氨氮(NH3-N)、总磷(TP)或化学耗氧量(CODcr)等以实现达标排放,更何况该猪场采用水泡粪工艺[3],粪便等固体污染物长时间于猪舍内浸泡在废水中形成了粪水混合物甚至稳定的溶液,其污水中有机物等污染物浓度更高,固液分离等后续处理也更加困难。
1.3工厂化粪污处理似乎存在处理成本高,养猪企业难以承受的现象。
笔者上世纪90年代中旬曾在广东某台商大型水冲粪猪场亲身经历过:当时该台商从台湾带来了据说是国际上技术一流的固液分离机,却仅仅使用了3或4个月就成了摆设,不是固液分离效果不高,而是耗能太多,成本太高,侵蚀了养猪的全部利润(那时当地的毛猪销售价格达11.00~12.00元/kg,玉米价格仅0.85~0.95元/kg,豆粕1.8~2.2元/kg,养猪工人人均工资仅500~800元/月),把本猪场产生的废水中的固体物质全部分离出来,甚至还要追加投入才能维持这台固液分离机等的正常运转。如今,固液分离技术可能更先进了,成本也可能没那么高了,但养猪利润也低了(毛猪价格基本持平但原料和人工成本增加了),水泡粪与水冲粪相比,污水中的固体物质更难分离。因此,笔者认为实践中可能很难做到用工厂化治污法把该在建猪场的污水处理好了。
1.4思考与建议
解决粪污处理压力的最简单、最经济、最有效、最彻底的措施是从源头上减少粪污产生量,并推行种养结合,通过种养平衡而实现粪污综合利用。特别是人们已经高度要求节能环保的当今社会,新建猪场选址与规划设计时,一定要把从源头上减少粪污产生量和就近粪污综合利用作为最重要的措施倡导执行,主要是要努力积极推行干清粪工艺,做到粪尿分开、干湿分离、雨污分流;努力积极推行适度规模养猪和种养结合,做到粪肥特别是液态粪污肥,能以有机肥的形式就近利用,即以能够配套猪场建设(猪场能够租或征用作为处理粪污的)、猪场周边附近(建议以猪场为圆心10 km以内)土地种植作物的有机肥最大需要量加上土地的自我净化能力为依据,从粪污处理和综合利用的能力出发反推出猪场规模。基于该猪场已经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建成了90%以上的主体工程,着眼未来笔者建议如下:
1)改变清粪工艺 把泡粪池底板改进成承粪板或在漏缝板与泡粪池底板之间一定部位加装承粪板,上装自动刮粪器,变水泡粪工艺成干清粪工艺。
2)改变猪场生产模式 把原设计为自繁自养场改换成仔猪专业繁育场,将生长育成猪、育肥猪于保育后转移到另外的猪场中去饲养。
2 在建猪场的联栋设计似乎与南方高温高湿的自然气候条件不相适宜,将来病原微生物控制比登天难。
笔者观察,该场猪舍密集建于10公顷的狭窄山坳浅窝中,全部采用联栋封闭式设计,湿帘负圧通风。从业主介绍中得知,该场育成猪舍2联栋,每联栋面积9 000m2(见图2、图3,保育舍2联栋共6 600 m2、分娩舍2联栋共1 100 m2、怀孕母猪2联栋5 200 m2,联栋间距离在10~15 m间。如此高密度、大群体、各龄生猪混养等条件,再加上当地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雨季旱季明显,夏秋季温暖、潮湿——细菌、寄生虫等微生物生长发育的适宜条件,冬春季干冷——病毒等微生物生长发育的适宜条件),正好成就了微生物特别是病原微生物的几何数级繁育增殖。即使对外生物安全措施如铜墙铁壁,仅猪场也必须应用的各种弱毒(菌)苗抗原返强的风险也足够业主提心吊胆的了。
更何况即使是同一个猪场的不同批次、不同猪群个体所携带的微生物群也是不同的。理论上可以通过全进全出、彻底清洗与消毒、较长时间的栏舍空置期(一般14 d)等措施阻断前批次生猪携带的微生物向后批次传播、生长繁殖,但实践中要做到真正阻止已经存在于一个如此大的空间、如此多的旮旯中的如此庞大数量的微生物继续向后生长繁殖基本是做不到的。只要有微生物遗存下来,经过接下来的3~4个月的温暖高湿的微生物适宜生长繁育条件下孵育增殖的群体数量可想而知。这样,饲养几个批次的生猪以后,有益的、有害的、无益也无害的微生物在该猪舍中的种类、数量之多自然就是无以计数的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杂交重组等变异也就会无时无刻不在发生,轻则会引发猪体内微生物菌群平衡破坏而致病,重则由于微生物本身的毒力变强和相互作用而致病。
建议:增加采光面积,减少饲养密度。按照舍内猪栏的排列模式每间隔2列空出1列猪栏不养猪,并改造该列猪舍的天顶棚,将不透光封闭隔热的天顶棚改换为具有采光、保温隔热性能的钢化玻璃类型材料天顶棚。
3 在建猪场的生活区错位建设与科学合理的猪场布局不相适宜,将来生活区是污染重灾区。
该猪场生活区(见图4)建在笔者前去参观的唯一道路进大门左侧,表面上方便合理,但因其与育成育肥猪舍的大大小小的数十个通风排气窗(扇)正面对面排列着或成为该场设计上的又一个败笔。因为这栋9 000 m2的联体猪舍必须全年、全天打开排气扇(窗)以通风、换气、降温、排湿、除臭,如此大量的氨气、硫化氢等猪舍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恶臭气体(水泡粪式联栋猪舍,发酵产气就更多)和病原微生物、猪体代谢脱落物、饲料与排泌物碎屑等混合物尘埃随着风机的运转扑面而来,整个生活区就会浸透于臭气弥漫重污染中,猪场饲养管理人员的生存空间与生存质量堪虞,而从育成育肥舍中排出的微生物也就随着饲养管理人员的正常流动在全场扩散。
建议:加强场区内空置地的绿化,强化生活区、生产区的隔离。应该充分绿化场内空置地特别是生活区临接生产区这面的空置地,迅速移栽并尽可能大苗移栽速生、落叶乔木,改善场内小环境。同时在生活区、生产区靠生活区的路边全线建造一面2~3 m高的隔离墙,以截堵直奔生活区的风机气流。
4 存在的其他问题
除了以上3个方向性问题外,还有3个细节性问题值得提一提:一是料塔、料线铺设相对太少,当前我国这方面的机械故障发生率较高,设计者可能没有完全考虑到联栋结构猪舍中猪群数量有多大,自动供料线一旦发生故障,是人力难以立即替代或顶替的,势必引起猪群骚动,而且小的躁动也会引起很大的混乱,甚至造成事故,建议增设备用自动喂料线。二是育成育肥舍内隔墙相对太矮,有的生猪会跳栏而引发咬斗甚至严重的爆群,建议增高育成育肥舍隔墙。三是泡粪池的排泄管道直径(估计在160 mm左右)相对太窄小,容易被粪污沉渣堵塞,建议在排泄管道进口处增设筛网和沉淀池等。
5 总结
市场行情、猪场疫病、养殖成本都是严峻问题,在此也都不必细说,笔者只是希望那些想跨入“养殖”这个门槛的人在做事前做好功课,找专业人士详细地咨询、规划,很多无法避免的问题要想办法解决、改进。笔者将在之后的几年继续关注该规模猪场的情况,汇报给大家,以供参考和探讨。(编辑:狄慧)
参考文献:
[1] 武深树.畜禽粪便污染治理的环境成本控制和区域适宜性[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10:3-5.
[2] 刘英俊,吴华东,江作川,等.规模化猪场不同污水处理工艺污染物降解率的研究[J].猪业科学.2014,31(2):78-81.
[3] 朱杰,黄涛.畜禽养殖废水达标处理新工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16-17/3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