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代
摘 要:玉树州某山羊养殖场中的8只怀孕母山羊在妊娠后的4个月发生了流产、死胎,个别流产山羊表现为跛行,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及实验室的血清学诊断,确诊为布鲁氏菌病。本实验表明玉树州存在布鲁氏菌的感染,应加强布鲁氏菌病的监控和流行病学调查,并做好扎实防控措施。
关键词:羊;布鲁氏菌;防制措施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Brucella spp.)引起的以家畜为主要传染源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制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其特征为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主要引起流产、不育及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灶。目前布病呈世界范围流行,在全球的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大约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人、畜间布鲁氏菌病不同程度的流行,给畜牧业生产带来严重危害并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笔者根据青海省玉树州某羊养殖场发病羊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细菌学检查,并结合《动物布鲁氏菌病诊断技术》(GB/T18646—2002)的血清学凝集实验最终确诊导致母羊流产及死胎的罪魁祸首为布鲁氏菌。
1 发病概况
2013年5月,青海省玉树州一个山羊存栏数量为230只的山羊养殖场中的8只怀孕母山羊在妊娠后的4个月发生了流产、死胎现象,个别流产山羊表现为跛行。
2 临床症状
据养殖场主介绍流产的母山羊在流产前精神委顿,食欲减退较为明显且起卧不安,个别山羊表现为跛行现象;阴道中有灰黄色、黄色的黏液流出;流产后的母羊阴道中有污秽的分泌物流出,同时伴有子宫发炎和胎衣不下等临床症状。结合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怀疑导致羊群发病的原因可能为布氏杆菌感染。
3 病理变化
为了进一步查清楚导致羊群发病的原因,我们对一只患病母羊及流产死胎进行剖检及病理性观察,患病母羊病理剖检结果显示肝脏、肾脏及脾脏有肉芽肿出现;胎盘绒毛膜下组织表现为出血、充血及坏死,此外母畜胎衣增厚、不下,有出血斑点,胎衣部分呈现黄色胶样浸润,且覆有脓性的纤维蛋白;流产胎儿剖检病变主要表现为败血性病变,皮下及肌肉间发生浆液性浸润,黏膜与浆膜上有出血性斑点,脾脏、淋巴结肿大,观察肝脏不仅表现肿胀,且有坏死灶。
4 实验室诊断
我们通过分析发病羊的临床症状及剖检病理变化初步诊断为布氏杆菌病,然而为了更进一步的确诊,我们根据《动物布鲁氏菌病诊断技术》(GB/T18646—2002)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及试管凝集试验(SAT)对发病羊进行了血清学分析,分析结果显示8只发病羊RBPT及SAT分析均为阳性。此外,通过询问养殖场主得知该羊场没有接种过布鲁氏菌病疫苗。由此结合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可确诊为布鲁氏菌病。
5 防治
5.1 治疗
患布鲁氏菌病的羊已无治疗价值,此外也无特效的药物治疗,只有加强预防检疫。根据农业部颁布的《布鲁氏菌病防治技术规范》应以净化为主要防控措施,发现有患有布鲁氏菌病或者疑似本病的动物应及时的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5.2 防控措施
本次该养殖场爆发羊布鲁氏菌病,通过分析及调查主要是由于该养殖场缺乏有效的免疫保护屏障,并没有进行相关的疫苗接种,究其根本原因是养殖场主对布鲁氏菌病的危害认识不到位,缺乏相应的防范意识,对布鲁氏菌的防制措施没有做到位导致的;此外,落后的饲养模式及近年来布鲁氏菌病染病率的抬头趋势都可能是导致此次发病的客观原因;传染病的暴发需要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动物,因此关于羊布鲁氏菌的病的防控我们应从该三方面着手,首先切断传染源,这就要求我们除了坚持“自繁自养”原则外,我们还应净化养殖场,除了养殖场的日常消毒及防护措施外,对于患病动物应进行扑杀及无害化处理,同时向养殖户普及布鲁氏菌病对于人类和畜群健康的巨大危害,消除其抵触心理,从而达到养殖场布鲁氏菌病动物传染源的净化。饲养员也应进行体检,严禁患布鲁氏菌病饲养员进场,逐渐使养殖场形成布鲁氏菌病完全净化的隔离区域。另外,应加强卫生监督及动物检疫制度,对于跨区域调运的动物应严格把控进出检疫关,防止布鲁氏菌病的跨区域传播和扩散。由于当前布鲁氏菌病的疫苗免疫并不是国家强制项目,也可能是导致布鲁氏菌病疫情复燃的一个原因。然而,布鲁氏菌病不仅影响畜牧经济的发展,而且还会影响人类健康,建议布鲁氏菌病的疫苗免疫应该纳入国家强制免疫范围,可以有效的抑制布鲁氏菌病的蔓延,保护易感羊群。最后应将布鲁氏菌病纳入本地常规监测的传染病,各级畜牧兽医部门或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定期根据《动物布鲁氏菌病诊断技术》(GB/T18646—2002)进行布鲁氏菌病的血清学预警监测。(编辑:狄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