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峰 董志坚 朱广娇
[摘要]高句丽是汉唐之际活跃于东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其教育制度及教学内容都深受中原文化影响。本文拟结合当时中原教育状况对作为边疆少数民族的高句丽教育水平进行研究,认为其教育发展大致经历了自发和自觉两个阶段,然后对高句丽王朝教育发展历程进行了细致论述,从而肯定了高句丽王朝对于发展边疆少数民族教育的历史价值。
[关键词]高句丽;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9-0129-02
1 引 言
高句丽是汉唐之际活跃于东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高句丽于西汉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建国,至唐总章元年(668年)被唐朝与新罗的联军所灭,共计705年。自始祖朱蒙至末王高藏,计有28位王。在高句丽王朝存在的700余年,与中原不断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形成了既具有汉文化特点又具有地域特色的高句丽文化。高句丽王朝的教育状况和水平,在中国正史中鲜有记载,但是,通过对高句丽历史遗存的整理和研究,通过对史籍中各类记载的汇通和对比,也可大致窥测出高句丽王朝教育状况。据史料记载高句丽王朝存在的时间在汉唐之际,其教育发展大致经过了自发阶段和自觉阶段两个时期。第一个阶段指高句丽王朝正规教育建立之前,即公元372年建立官学太学之前。第二阶段为自觉阶段,即建立官学之后,至王朝灭亡为止。
2 自发阶段(公元前37—372年)
高句丽虽然建国于公元前37年,但是在建国以前,作为一个民族,已经发展了很长时间。据《魏书》史载:“高句丽者,出于夫余,自言先祖朱蒙。”这是中国史书中对高句丽始祖起源的最早记载。夫余人是我国东北地区一个古老民族,居于松辽平原的腹地,因此较早地进入了封建社会。高句丽人作为夫余的一支,在文化上受到了夫余的影响。高句丽在建国以前,就与汉朝关系密切。在《汉书·武帝纪》中记载元封三年(前108年),汉武帝灭卫氏朝鲜,在朝鲜地设置乐浪、临屯、玄菟、真番四郡。按《汉书·地理志》载:“玄菟郡,户四万五千六,口二十二万一千八百四十五。县三:高句骊,上殷台,西盖马。”其中的“高句骊”,即高句丽。可见高句丽在建国以前,乃是隶属于汉朝政权。
汉代的教育体系在独尊儒术的政策指引下,到武帝时得到蓬勃发展。西汉元朔五年(前124年),汉武帝下诏创立太学,以厉贤才。同时,又主张“建首善自京师始,由内及外。”[1]号召建立地方学校,来宣扬儒家文化及思想。武帝在高句丽设县的公元前108年,乃是在武帝号召尊崇儒术、兴办太学以后,因此,在汉朝统治下的高句丽,自然也受到了儒学风潮的影响。但在这一时期,史书中并没有关于在郡县设立地方官学的记载,因此高句丽作为边远的民族,更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客观来说,地方官学的创办,取决于地方财政状况和师资条件,高句丽在财政上没有优势,据史载:“(高句丽)无良田,虽力佃作,不足以实口腹。”[2] 可见其经济状况之困窘。同时,高句丽王朝早期师资力量也是非常匮乏的,从朝鲜只有到了1145年才有了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三国史记》亦可窥见一斑。由此高句丽王朝的早期教育,不具有体系化的条件和特征。
但是,应该看到,汉代是中国古代教育发展逐渐走向普及化的重要时期,除了太学以及后来的鸿都门学的兴办外,地方官学的兴办也对儒家文化的普及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汉代私学在官学推动下也得到了发展,从而使更多的人接受到文化教育。这种官学、私学的兴办不仅仅推动了儒家文化的普及,对文化知识的普及起到重要的作用,让更多的士民阶层接受到教育,教育的普及化为中原文化与边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打下基础。因此,高句丽王朝的早期教育,与汉代官学、私学的普及具有密切的联系。
从历史记载来看,早期的高句丽王朝上层贵族已经具备了很深的汉学功底和文化水平。如据《三国史记》载高句丽第二代王琉璃明王儒留诗作《黄鸟歌》云:“翩翩黄鸟,雌雄相依。念我之独,谁其与归?”[3]此诗乃是琉璃明王追赶妃子雉姬的伤感之作。雉姬为汉人家之女,为琉璃明王继妃,然而因后宫不和出奔不归,琉璃明王追而未果,因生思念之情而作。从诗歌的总体水平来看,具有非常强的汉文化特征。有学者认为琉璃明王之诗甚似《诗经》国风里边的诗句,甚至认为琉璃明王读过《诗经》,这种论断缺少现实依据。笔者认为,汉代四言古诗创作即使在中原地区也很少见,高句丽作为边疆民族,更不可能普遍采用四言诗。从高句丽此一时期与汉朝交流密切来看,其文学风格更多的是受到汉代边疆民谣的影响,而不是受到隶属于“五经”系统的《诗经》的影响。这也推断出高句丽王朝早期的教育特别是上层贵族的教育尚未体系化,乃是通过吸收汉朝移民以及与汉族通婚的方式积极吸收汉代文化。
3 自觉阶段(372—668年)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原地区,在魏国黄初五年(224年),太学实行五经课试法,提高了太学教学的质量。后来,西晋咸宁二年(276年)设立国子学,这也是我国古代教育史上于太学之外另立国子学之始。国子学的建立表面上看是给贵族子弟以特权,实际上也反映了此一时期的教育向下层倾斜。同时,在北朝时魏献文帝也积极吸收汉文化,于天安元年(466年)建立了正规州郡学校制度,普遍设立了州郡学。
高句丽王朝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在经济文化上达到了一个新的发展。这与中原地区政局混乱有一定关系。中原与边疆民族因为军事、政治因素的作用互为攻守同盟,高句丽面对中原地区混乱局面,采取了温和的对外政策,客观上促进了高句丽王朝与中原各个割据政权的交流。正是在这一前提下,高句丽王朝才于公元372年,在秦王苻坚的支持下,设立太学,教育子弟(见《三国史记》)。这是有关高句丽王朝正规教育的最早记录。同时,据《翰苑·蕃夷部·高句丽》载,高句丽“又有国子博士、大学士、舍人、通事、典客,皆以小兄以上为之。”这些记载,都清楚地说明,高句丽王朝的教育开始走向体系化和正规化。
结合上文史料可见,于224年实行的五经课试法以及于276年设立的国子学都先后传入了高句丽,中原地区教育的发展也同时促进了高句丽教育的发展。高句丽王朝的教育体系是仿照中原建立起来的。在教授内容上,也来自中原,主要以五经和三史为主,尊崇儒家经典。所谓“五经”,指儒家的经典:诗、书、礼、易、春秋。所谓“三史”,则为《史记》、《汉书》、《东观汉记》,后来《后汉书》取代了《东观汉记》。另外,在《三国史记》卷18《高句丽本纪·婴阳王纪》中载:“(600年)春正月,迁史入隋朝贡,诏太学博士李文真,约古史为新集五卷,国初始用文字,时有人记事一百卷,名曰留记,至是删修。”这显然是高句丽兴办教育的结果。正是正规教育的建立,使高句丽王朝的贵族子弟受到了汉学教育,促进了中原文化向高句丽的传播。鉴于此时“五经”、“三史”在高句丽王朝的传播,我们得以确信一千年后朝鲜高丽朝金富轼所编纂《三国史记》中有关高句丽的内容,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后汉书》等中国史籍著作,这也说明中国史籍对高句丽的记载较车氏著作更为可信。
对照中国古代史书对高句丽社会生活状况的记载,发现唐代以前的《高句丽传》对其教育状况从未提及,只有到了由唐代人李百药撰写的《北齐书》以及五代宋初史学家张昭远等编纂的《旧唐书》中,才对高句丽之教育状况有了简略描述。故推断高句丽私学的发展是在官学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后才展开的,而不是伴随官学兴起的。也就是说,鉴于隋唐以前史书(包括车金富《三国史记》)对高句丽私学未作叙述的情况,以及有关私学记录在史书中出现时间,可以推断高句丽私学的大规模发展是在隋唐之际,而且在此一时期因与中原文化的频繁交流得到迅猛发展。在魏晋隋唐之际,高句丽王朝官办学校太学、国子学以及私办学校扃堂都设立起来,从而使高句丽王朝的教育走向了正规化、体系化和普及化。
总之,高句丽王朝存在的时期,正是汉唐之际,处于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汉唐政权在文化教育上对作为边疆少数民族的高句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高句丽王朝的教育,不管从教育方式还是教学内容上,都与中原教育体系一脉相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又有自身的特点。虽然当前鉴于史料缺乏还无法深入了解其教育水平和状况,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对高句丽历史遗迹的不断挖掘以及对高句丽文化研究的逐渐深入,高句丽王朝的教育思想及体系,终究会完整地呈现在后人面前。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汉书·儒林传序[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5655202.htm.
[2]陈寿.三国志·魏志·乌丸鲜卑东夷传[EB/OL].http://www.5156edu.com/html/26386/30.html.
[3]金富轼.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第一·儒留王本纪[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