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国喜
猪伪狂犬病的致病源为I型疱疹病毒,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多会引起母猪的繁殖障碍,仔猪的急性死亡,侵害多种组织器官的恶心疾病。怀孕母猪感染该猪伪狂犬病毒后,可导致母猪流产,临床上常见的流产的胎儿有死胎、木乃伊胎及弱仔等;对已顺利降生、母原抗体不高的仔猪可造成大批急性死亡,临床常见的症状有呕吐、震颤、腹泻及运动失调等临床症状;耐受猪易产生免疫抑制,增加了猪只感染其它疾病的风险,影响仔猪生长发育。
研究表明,发病的猪、潜伏感染排毒的猪为本病重要传染源。除此之外,实验动物中兔、小鼠、大鼠、豚鼠等也是猪伪狂犬病毒的贮存宿主,引起该病的发生与流行。笔者将成功治疗的一例猪伪狂犬病诊疗过程记叙如下,旨在为广大兽医工作者提供借鉴。
1 发病情况介绍
广西某猪场,存栏猪1 000余头。4月5日,猪场内出现新生仔猪大量死亡,新生仔猪出生第一天表现正常,第二天开始发病,体温41℃以上,精神极度萎顿,身体发抖,运动不协调,死亡高峰期出现在发病后的3~5 d内。明显的神经症状是该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一旦发病,1~2 d内死亡。新生仔猪的发病死亡率可达100%。断奶仔猪也有发病,主要表现为神经症状、拉稀、呕吐等,死亡率在10%。怀孕母猪发生流产、产木乃伊胎儿。
2 病例变化及实验室检测
对病死猪及濒死猪进行了解剖,眼观病变主要有肾脏有针尖状出血点,脑膜明显充血,有些在肝、脾等脏器常可见灰白色坏死病灶。脑、脾、肝等器官取样进行实验室的细菌学和猪伪狂犬病毒(PRV)、猪乙型脑炎病毒(JEV)、猪细小病毒(PPV)、猪蓝耳病病毒(PRRSV)、猪瘟病毒(CSFV)的检测。
无菌采取病料后直接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后未发现有细菌;同时对病料在血琼脂平板培养,37℃培养24 h未见有细菌增殖,排除了该病由细菌引起。对所采取的病料进行RCR/RT-PCR检测,在病猪的脑组织中检测到PRV的核酸物质(见图1),而在其他组织均为检测到PPV、JEV、PRRSV、CSFV等病毒的核酸物质。
3 诊断结果
根据疾病的临诊症状,流行病学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确定该猪场发生了由PRV病毒引起的猪伪狂犬病毒。
4 治疗及预防措施
1)建议淘汰发病小猪,病对猪舍的污染物、器具进行消毒,两种消毒剂轮换使用,消毒一周。
2)对出生仔猪3日龄以内的滴鼻猪伪狂犬病毒活疫苗,1头份/头,每个鼻孔半头份;3日龄以上的仔猪全群肌注猪伪狂犬活疫苗,每头猪1头份;在饮水中加入免疫增效剂。
3)做好灭鼠工作,严格控制犬、猫、鸟类和其他禽类进入猪场,严格控制人员来往等;对猪场种猪进行采血,检测PRV野毒感染抗体,疑似感染猪伪狂犬病毒的猪进行隔离,3周后再进行检测一次,若仍为阳性进行淘汰。其它猪的检测一直到两次试验全部阴性为止。1周后回访,猪群回复正常。
5 讨论
通过本次诊治,发现疫苗免疫对于成功防控猪伪狂犬病的发生尤为重要,现在大多猪场的猪伪狂犬病免疫程序中,因为操作麻烦都忽略了3日以内的滴鼻免疫,而滴鼻免疫对预防猪伪狂犬病效果影响很大。原因有二:一是,黏膜免疫对成功预防猪伪狂犬病毒的感染尤为重要,研究表明,采用猪伪狂犬疫苗滴鼻免疫可以有效刺激机体的产生抗PRV黏膜免疫保护抗体,而黏膜免疫抗体产生的过程不会受到仔猪组织液血浆淋巴液中母源抗体的影响,反之,黏膜免疫的疫苗活病毒也不会消弱仔猪的母源抗体,不会影响母源抗体在预防仔猪感染PRV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二是,滴鼻免疫还起到占位效应,即已感染PRV的细胞将不会被其它PRV所再次感染,对出生当天的仔猪滴鼻免疫猪伪狂犬基因缺失活苗,疫苗毒抢先“感染了”仔猪的呼吸道上皮细胞,断绝了猪伪狂犬野毒感染仔猪的途径。与此同时,先前“感染”的黏膜上皮中的基因缺失PRV,很快被抗原提呈细胞捕获、加工处理和呈递给T、B细胞,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反应,进而产生保护性抗体,抵御PRV野毒感染。因此,用基因缺失PRV疫苗滴鼻免疫过的仔猪相当于有了双重保护作用,一方面是来源于母猪的母源抗体,另一方面是后天滴鼻免疫获得基因缺失病毒,也就是常说的“伪军”,这两个方面可以起到很好的互相补充,互相增强的作用,大大增强了仔猪抗猪伪狂犬病毒强毒感染的能力。
(编辑:狄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