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画派产生原因之“畦径说”考

2014-04-29 00:44李鸣楼
美术界 2014年9期

【摘 要】王石谷,江苏常熟人,清初四王之一,“虞山画派”的开山鼻祖。恽南田,江苏常州人,是清初“常州画派”的创始人。二人曾长期在一起研习中国山水画。王石谷的山水画以继承传统为主要特征,在清初画坛地位较高。才情画艺并不逊色于王石谷的恽南田对石谷说:“是道让兄独步矣,格妄耻为天下第二手。”于是舍山水而学花卉,创“没骨花”一派,蜚声大江南北。这是大众公认的“常州画派”产生的原因,笔者曾撰文从经济学的角度探究“常州画派”产生的原因,驳斥了大众的观点。除此之外,笔者认为:南田易辙于“没骨花”,还有其他几个方面的原因,他对“畦径”说的深刻理解就是其中之一。“畦径”,本意为田地里的沟渠垄脉,引申为条条框框,这里指中国古代绘画中的规律法则。

【关键词】恽南田;没骨花;畦径;常州画派

一、恽南田认为王石谷艺术陷入“畦径”说

“唐以前无寒林,自李营丘、范华原始尽其法。乌目山人(石谷)此帧,画树师营丘,沙汀石骨用李晞古,笔趣清润兼六如居士。盖所谓脱尽纵横习气,非强事点燃者所能仿佛也”。 恽南田在高度褒扬王石谷的同时又告诉后人,王石谷是按照古人的条条框框作画,作品没有其自己的创新之处,没有创新的艺术作品也就没有艺术的生命力。可见恽南田并不肯定王石谷艺术之生命力。可是王石谷在当时清初画坛上“声名惊爆海内,远近丐求者户外屦满,欲作铁门限制矣”,直至19世纪初,王石谷的画仍然被世人所崇拜之极,一个没有艺术生命力的画家为什么如此受人追崇呢?笔者认为石谷声名之显赫除了模仿像之极以外,王时敏和王鉴的“炒作”是一个重要的原因。陈独秀对王石谷的备受崇拜却极为反感,他认为这恰恰是推进中国画改良,引进西方写实主义绘画的极大障碍,必须要打倒。从此以后,石谷的画受到了极大的否定和责难,按照陈独秀的观点:王石谷等人只会用临、摹、仿、抚四大本领复制古画,唯一价值只堪供后人猜测古画的形状之用。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石谷的画被认为是“仿古”、“摹古”的别称,毫无写生,毫无创新,毫无生活气息,故遭到人们的藐视。拨开恽南田评价王石谷话语的表层面纱,其本质其实也印证了陈独秀的观点, 石谷的艺术一度陷入“畦径”说。

二、恽南田对王石谷艺术“畦径说”之解读

(一)得前辈畦径之精华,非常人所能及,但作品无生活气息、无新意

恽南田曾自叹不如王石谷,他说:“关仝苍茫之气,惟乌目山人(石谷)能得之。假日戏抚,殊为畦径所束,未敢云撒手游行无碍也。”(《瓯香馆集》)南田自己叹息不如石谷临摹技艺之高超,关仝高山峻岭苍茫之气只有王石谷能够模仿的出来,而自己平时临摹时总是被一些条条框框所限制,不能做到随性而发,信笔涂抹。从南田这段话来看,石谷摹古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且模仿的出神入化,把古人绘画的条条框框运用到随性而然。南田表面上说自己为畦径所束,也就是说自己的作品无创新之处。像石谷那样得关仝苍茫之气,恰恰说明石谷被关仝畦径所束,无新意耳,而南田自己对模仿古人的作品不能出古人畦径而深感厌倦。笔者认为这里恽南田厌倦的是仿关仝苍茫之气而无南方山的特征、无南方生活之气息而已。关仝是我国五代时期著名画家,早年师法荆浩,画风笔简,气壮意长,主要以秦岭、华山的大山巨壑为描绘对象,概言之,关仝擅长描绘的是北方高山苍茫之气。中国不同地域之地貌有着不同的特征,北方的山巍峨高大,挺拔险峻。南方的山,坡缓、绵延、秀丽。而石谷和南田都是江南人士,仅从南田赞石谷得关仝苍茫之气来看,南田在这里不仅肯定了石谷这个南方人模仿北方人画的北方的山非常成功,还指出他的作品无南方生活气息。同时,南田认为自己“殊为畦径所束,未敢云撒手游行无碍也”,笔者认为:南田否定的不是自己模之不像,而是无新意,无南方山之意而已。从“没骨花”鲜活的艺术性来看,南田所说的“是道让兄独步矣,格妄耻为天下第二手”,这里的“是道”不是山水画之道,而是“临、摹、仿、抚的畦径之道”,南田放弃的不是山水画,而是毫无生命的“模仿”之道,南田拾起的不是“没骨花”而是最能体现艺术生命力的“写生”之道。

(二)能集众家之长于己一身,却使清初画坛陷入形式主义的模拟

恽南田有精到的评说:“石谷子小景十种,杂仿宋元诸家,得之篝灯夜坐,兴到随意点墨,天趣飞翔,脱尽刻画畦径,所谓以无累之神,合有道之器,一树一石,生气自足,正不必索古人于千载以上也。”(《瓯香馆集》卷十二)这是一段自相矛盾的话语,前面说“脱尽刻画畦径”,后面说“不必索古人于千载以上”,也就是:前面讲王石谷的画脱尽古人的条条框框,后面又说:画面栩栩如生,仿佛如古人再现。如果不是古人绘画的条条框框的再现的话,哪里来的古人再现?从字面上看,恽南田认为石谷的画应该是能集众家之长于己一身,有了灵感时即便是夜里也会点灯夜画,随感而发,从肺腑中自然流出,没有受到笔墨畦径的束缚。也许南田想告诉我们王石谷虽然属于正统派画家,但却不像王时敏、王鉴和王原祁他们那样墨守成规一味的摹古、习古,他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也有随性之处,强调作画时即刻抓住“兴会”之时感,自然流出心中的感受,信笔点墨,妙趣天成,自在规矩法度之外,获得新的意蕴,这样一气呵成,终能超越畦径 。简言之,南田认为:“石谷学习古人绘画之畦径,注重胸中逸气,熟而生巧,气韵生动终于超越畦径”。可是,南田又说,看了石谷的画似乎看到历史上的前辈古人就在眼前,恽南田难以自圆其说,这就暴露了王石谷难辞畦径说。笔者认为,这只能说明石谷模仿能力之强,神似之极,非寻常畦径耳。正如王时敏云:“迥出天机,超然尘表,绝非寻常畦径可及(王世敏《西庐画跋》)。”那么什么是寻常畦径什么又是非寻常畦径呢?笔者认为只不过是低级畦径和高级畦径罢了。尽管从恽南田对王石谷褒扬的字里行间里可以推断出,王石谷学画刻苦勤奋,天天坚持作画练习,凡是前人规矩法则无不学习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对传统的研究极为精深,每次作画都有参照之师,故能集众家之长形成自己的面貌,其实,南田暗中告诉后人,其画面还是古人的面貌,王石谷只不过是“搜尽古人打草稿”而已。可见,南田并不是十分看好石谷的画,那他为什么又极尽讨好阿谀之能事呢?这是由当时的时代背景所决定的,四王山水画中“和”的文化思想有利于清初当权者的统治,受得了当权者的推崇。画坛泰斗王时敏极力为王石谷炒作造势,于是王石谷赢得了一片喝彩叫好之声,恽南田也许为了在“圈中”谋个位置,自然加入“叫好人”的队伍。这更加奠定了王石谷在清初画坛上的影响和地位,结果导致清初的整个画坛陷入了形式主义的模拟,使得绘画缺乏生活,缺乏创新,缺乏生机。以“没骨花”为代表的“常州画派”的出现是恽南田对清初画坛这种现状的有力批判。

三、脱“畦径”寻“生机”是“常州画派”产生的另一个原因

笔者曾撰文《常州画派产生原因之经济学考》,道出“常州画派”产生的原因之一是由于恽南田当时的生活状况和绘画的市场状况所决定。本文论述了另外一个“常州画派”产生的原因,就是恽南田面对清初画坛陷入形式主义模仿的现状,而陷入深深的思考。在恽南田和王石谷长期交往共同切磋画艺的过程中,恽南田发现其本人和王石谷都是在重复古人走过的道路,毫无新意,尤其为自己被畦径所束而感到苦恼。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南田深知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写生也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于是,他决定另辟蹊径,为了还艺术本来的真面目,南田进行了反复的探索,然而在山水画方面毫无突破,乃舍弃山水,而专攻写生花卉,于是“没骨花”出现了。恽南田的花卉作品来源于生活,充满生气与创新,这样的艺术作品充满了生命力。“没骨花”才是真正的超越畦径,“常州画派”应运而生。这也许是“常州画派”产生的另一个原因。

参考文献:

[1]潘茂.常州画派[M].吉林美术出版社,2003.

[2]陈炳.虞山画派[M].吉林美术出版社,2003.

[3]恽格.瓯香馆集[M].商务印书馆,1935.

【李鸣楼,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