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是严肃的

2014-04-29 17:55:15田晔
环球飞行 2014年9期
关键词:特技飞行女飞行员表演队

田晔

如果以通俗的“成功”标准来衡量陈玮,在美国拥有自己的公司、家庭幸福和谐、积极投身公益事业的他,是名副其实的成功人士。除此之外,陈玮还有另一个身份:“中国环球飞行第一人”。

2011年5月22日,旅美华侨陈玮驾驶着自己的Socata TBM700单引擎螺旋桨飞机,从美国孟菲斯国际机场出发,经历了69天飞行4万公里、飞越21个国家和37个城市之后,陈玮驾驶飞机降落在孟菲斯国际机场,成为全球第167位驾驶单发飞机完成环球飞行任务的飞行员,也是完成该任务的第一位中国人。除此之外,陈玮还是全球第一个飞越中国领空的环球飞行飞行员,并且是首位驾驶单发飞机降落首都机场的飞行员。

“梦想就在于你是否敢想,并勇于付诸实践。”1995年,年轻的陈玮独自赴美留学,攻读MBA硕士,并于1998年创建了自己的公司商翔实业。随着梦想一步步实现,陈玮开始计划环球飞行。

“飞行是一个很严肃的话题”,为了安全地完成环球飞行,陈玮做足了功课:他花1年时间考取飞行驾照,花500小时积累飞行经验,花18个月准备,终在40岁时梦想成真。

环球飞行结束后,传媒和大众的关注热情逐渐消散,而陈玮的梦想却越飞越远:“环球飞行并不是我飞行梦想的终点,而是我的中国通航梦的起点。”这三年,陈玮一直用自己的故事传递乐观的正能量、播撒飞行的快乐,不断鼓励青年人勇敢追逐自己的梦想。

为了参加此次IAOPA世界会员大会,陈玮一结束大洋彼岸的飞行活动便马不停蹄地赶到北京。虽然在美国生活了20年,作为湖南人的陈玮依旧湘音无改。即使京城的干燥天气让他咽喉不适,陈玮仍精力充沛地回答《环球飞行》记者提问,提到飞行更是侃侃而谈。已是不惑之年的他,眼神坚定而热情,他仿佛拥有正能量场,吸引和感染着周围的一切。

只要一回国,陈玮总是想方设法找地方飞行。然而国内的通航限制颇多,大众不了解航空文化,飞行参与度低。要发展中国的航空产业,需要政策和市场的支撑,仅靠他一人之力远远不够。在这件事上,陈玮充分体现了湖南人“霸蛮”的精神:“一条路走不通,那就换个方式继续走;我认为中国通航缺少航空文化的氛围”。为了推动中国通航文化发展,陈玮除了赴高校演讲,还将自己的飞行经历撰写成书《云上八万里》,让青年人了解飞行、勇于挑战。

热爱飞行的他,广交天下飞友,并组建了国内首支特技飞行表演队——“天龙特技飞行表演队”,带领更多人投身到飞行的行列中来。而调动国内的三万名名民航飞行员成为他的新目标:“如果这些飞行员能够爱上私人飞行,并且带领更多人加入飞行,中国的通航市场容量将不断增加。”

在接受《环球飞行》记者采访的前一天,陈玮在IAOPA世界会员大会上启动了“中国女飞行员环球首飞”活动,以百万元奖金吸引女飞行员及相关航空企业的关注和参与。陈玮希望以女飞奖为话题,吸纳航空院校和运营商加盟,将飞行的影响力扩大。

除了商人和飞行员,陈玮还是大都市银行董事、孟菲斯市长顾问、YPO(青年总裁组织)会员,更是一位孝顺的儿子和尽职的父亲。在众多身份之间转换,陈玮总是游刃有余。大会结束后,陈玮马上要赶赴芝加哥参加一个大型会议。“别人觉得我很忙碌,其实我过得快乐而充实,因为生活是一个平衡的过程。”陈玮将时间与精力合理分配,每件事都是他喜欢做的事,快乐自然源源不断。

快乐需要分享。在陈玮的微博“快乐飞翔”里,他和大家分享旅途的风景、朋友的故事、飞行的乐趣,字里行间散发着正能量。当他提出“你想学飞行吗”,有人回复“特别想学”、“一万个愿意”,还有人直呼他为“快乐飞侠”。随着国内通航政策环境的开放,飞行爱好者不断涌现,陈玮的中国通航梦,正一步一步走向现实。

《环球飞行》杂志=WF 陈玮=C

WF:要独自一人经历70天飞行4万公里,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您是如何实现自己的飞行梦想的?

C:当我第一次听到环球飞行,觉得它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鸿沟。但把它拆解,其实就是40次的起降过程,只要每一次的飞行能够圆满完成,我就能完成环球飞行的梦想。这么一想觉得其实很简单,所以我便踏上了环球飞行的旅途。飞行途中有很多惊险的过程,比如飞越火山、雪域高原,通过战火连天的地区,好在最终我都完成了挑战。

WF:环球飞行是一种惊险的挑战,而飞行安全是航空的基础,您是如何看待飞行挑战与安全理念的碰撞?

C:飞行是一个很严肃的话题。虽然这个过程很快乐,也带来生命的精彩,但是,每次起飞都是生与死的考验。安全是飞行的关键。飞行无外乎两个事情:一个是飞行员个人技能的培养,一个是飞机本身的维护,而90%的飞行事故都是由于飞行员的疏忽大意。

飞行初期的前300小时是最危险的,此时经验不足,一点小的失误就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我遇到过一些喜欢逞能的飞行爱好者,“这个我都能飞”,但展示这种能力没有任何意义。最好的飞行就是平安飞行,而不是故意去挑战恶劣环境。

WF:您是如何实践自己的安全理念?

C:要降低飞行的风险,就需要不断地学习、培训。虽然我的环球飞行之旅已经结束,但是这三年来我一直不间断地参加培训,即使是那些我已经飞行超过千小时的飞机,我也一直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将飞行风险降到最低。

以农民开飞机为例,我觉得这个事情的风险性很高,你不能把飞行当成儿戏,自己攒引擎、机翼和机身就去飞行。想要飞行,还是应该走正规渠道,拿到正规驾照。

飞行不在乎一百次的成功,就怕一次的失败。不管是多少年经验的老飞行员,遇到一次问题就有可能遗憾终生。所以我们对飞行的风险是不能轻视的。

WF:很多人都是以一种看热闹的心情看待您的环球飞行之旅,实际上您为环球飞行背后付出的一切,包括长期培训、心态调整、前期准备,这些才是需要大家了解和学习的东西。

C:是的。在出发前,我需要熟悉各地机场和空域条件、了解当地天气、处理突发问题等,每一个挑战背后都有一个故事。在飞行中,任何一件小事我都要花费十倍的精力去准备。机会都是留给准备充分的人。

记得那年冰岛火山爆发,我面临着很大的抉择:到底起不起飞、是否继续航程?只有在已经准备充分的前提下,才能做出正确判断。我知道自己的实力,所以决定先飞到附近观察,而当天正好出现一个空隙让我能够成功飞越。飞行中的风险高低,完全取决于你的前期准备。

WF:环球飞行之后,您的下一个梦想是什么?

C:当初我参与环球飞行,除了传递飞行的快乐,更想让大家知道,中国人也能完成环球飞行这种极限挑战,中国的通航需要大家的热情参与。我的下一个梦想就是让更多人参与到飞行中来。我的朋友知道我环球飞行的故事,也开始爱上飞行的乐趣与挑战。环球飞行结束后这三年,我主要是参加一些航展,通过宣传环球飞行和分享快乐,给大家提供一个了解通航的契机,我也积极组建特技飞行队,将我的环球飞行体验撰写成书《云上八万里》,这些事情都是为了让大家更加了解通航。

WF:写《云上八万里》这本书的初衷是什么?

C:这本书主要是面向青年人,尤其是高中生、大学生。书中除了描述我环球飞行的经历,更多的是关于人生理念的讨论,我怎么敢去想、怎么敢去做。很多人不敢去想,觉得这个事情不可能。我第一次接触环球飞行的时候,也觉得这是个天方夜谭,但是只要敢想,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我认为现在的年轻人需要这种正能量的激励。

WF:看到您经常去中学、大学演讲,你想向他们传达什么信息?

C:《阿甘正传》是我最爱的一部电影,阿甘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的精彩在于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国内的青少年往往不愿意承担太大的风险,而是选择安逸的生活。这种选择并没有错,但是如果你有梦想,却没有发挥自己的潜能去追求生命的精彩,这就是一种遗憾。

当代年轻人面临着很多选择和挑战,是安于舒适还是选择为了梦想不懈奋斗?我想以自己的故事激励他们,勇于追求和挑战。

WF:除了出书,您还组建了国内首个民间特技飞行表演队——“天龙飞行表演队”,参与特技飞行也是您的梦想之一吗?

C:是的,我个人比较喜欢特技飞行。现在的民航飞行员,大多数采用计算机操控飞行,对手动操作并不熟悉。2013年的韩亚214航班空难,就是因为飞行员目视操作失误,在没有外力影响的情况下造成了严重事故。

特技飞行能够让你直观地感受飞行,懂得如何处理危险状况。当我决定组建特技飞行表演队时,得到了大家的支持。中国的特技飞行表演队很少,大多处于基本的起飞降落阶段,所以我想与更多人分享特技飞行的乐趣。

WF:为什么要选择初教6作为特技飞行的飞机?

C:初教6在美国有200多架,我自己拥有一架初教6,很多朋友对它也非常熟悉,这对于我们特技飞行训练很有帮助。虽然初教6在竞技上不具备优势,很多难度较大的动作它做不出来,但是我们的特技飞行涉及的基础动作它都能完成。毕竟我组队的初衷不是参加锦标赛拿到名次,或是获得国际荣誉,这太不切实际了。我希望中国人能够了解特技飞行,所以选择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飞机来做这样一件事。

WF:现在这个队伍是什么规模?您认为它的前景如何?

C:这支队伍由中国人组成,目前有三架初教6。由于该款飞机在国内没有适航证,所以我们以国外飞行为主。考虑到低空飞行的风险性,我们现在能够完成一些简单的特技飞行。

对于这支队伍的发展,我认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国内很多航会邀请特技飞行表演,无论是对主办方还是对观众来说,一支国产的飞行表演队还是很有吸引力的。而且初教6是很接地气的飞机,普及性高,很容易调动大家的参与积极性。

WF:现在中国做通航的人很多都疲于国内的各种限制,往往很消极,但是您却很乐观很积极。您怎么看待我国通航发展的问题?

C:我认为,制约中国通用航空发展的三大瓶颈包括空域开放、通用机场建设以及飞行员培养,其中最大的制约是飞行员稀缺。目前中国私人飞行员才两千人,而美国有60万飞行员。如果有一天空域开放、机场可以随意降落,可是能够飞行的人太少,市场效应能有多大?这个经济容量太小了。

在美国,民航飞行员特别喜欢飞行,业余时间都开着小飞机到处玩,而我们国家的民航飞行员大多不愿意开小飞机。如果我们能够动员中国的3万名民航飞行员,让他们参与私人飞行,我国的通航发展会快得多。

WF:如果我们能将这三万飞行员调动起来,利用他们的飞行能力和经济实力,这对于发展通航是非常有利的。

C:没错。飞行重在文化的传承和培养。在美国,很多人是真正喜欢飞行才从事飞行员的工作,而在中国,飞行员更多的是一种职业。现在的中国没有那种浓郁的飞行氛围。如果中国的民航飞行员都能参与这件事情,就能很好地促进文化的发展。

事实上,在美国,很多飞行员会主动为飞行爱好者提供支持和培训;除了教人飞行的成就感,机长还能将自己的经验和安全理念传递给他人。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飞行的人来说,起飞那一瞬间的充满刺激和新鲜感只有通过飞行员的指导和帮助才能获得。如果中国的民航飞行员都能够帮助别人,就好似滚雪球一般,中国的通航文化和飞行参与者队伍将逐步发展壮大。

我自己带过很多人去体验飞行。不仅是朋友,很多陌生人找到我,我都欣然提供帮助。毕竟我是一名飞行员,我知道飞行如何改变了我的生活。

WF:所以您在IAOPA世界会员大会上启动“中国女飞行员环球首飞”活动,也是想用环球飞行来激励大家,吸引飞行员和相关机构参与其中?

C:对。如果五年内有一个中国的女飞行员能够驾驶单发引擎飞机完成环球飞行,且距离不少于38000千米,我就会奖励她100万元人民币奖金。我觉得这样的奖励也能吸引一些赞助商为女飞行员提供飞机和培训。有了话题就有关注度和参与度,这不仅是对文化的激励,对企业来说,这也是一种宣传的途径。中国有260个女飞行员,我希望同时有几个人来尝试这件事情,多一些人推广,对通用航空飞行员数量的增长是有帮助的。

WF:您经营企业、从事各种公益活动,您还能花很多时间去飞行,您是如何权衡的?

C:我的理念是人生是个平衡。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我将公司交由一个团队管理,在工作上我只用花20%的时间;我会花30%的时间飞行,每个周末我和朋友们都会有充实的飞行安排;我再花20%的时间用于社区公益活动,比如组织孟菲斯五月节;剩下30%的时间陪伴家人。虽然我平时很忙,但是我在暑假会保证三个月陪伴在他们身边,增进与孩子之间的感情。这就是一个平衡的过程,我觉得这样的生活更加有意义。

在别人眼中,我每天的日程安排很满,其实我自己精力充沛而且非常开心。如果你能够把握生活的平衡,你的人生就会很精彩。

WF:您看上去非常年轻,心态总是积极乐观,您保持正能量的秘诀是什么?

C:我经常锻炼和调养,保持健康与良好的心态;我觉得学习很快乐,所以热衷于参与培训。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就是我保持正能量的秘诀。生活没有对错,唯一的错误是你过着自己不想要的生活。在中国,很多人把财富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而忽略了快乐的重要。当然,我不否认事业成功的重要性,如果你真想这样做,就不要去抱怨,不要给自己的家人带来负面影响。人这一辈子,家庭的快乐最重要,其他事情都是虚无缥缈的。

WF:听说您已经有4架飞机了,平时经常开飞机出行?

C:在美国,除了坐国际航班,其他时间出差我都是自己开飞机,飞行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方式。很多时候我觉得很歉意,因为我能够在美国享受自由飞行,而中国还有13亿人没有办法享受这种生活方式。作为一个商人,我只能靠设立奖金来帮助他们,发展中国通航产业是我不变的梦想。我真心希望,终有一天,我能从湖南老家开私人飞机到深圳和同事吃个午饭,然后飞到珠海和客户吃个晚饭,晚上再回到老家陪伴家人。这就是通航改变生活的画面。我不知道这样的生活何时会实现,但我坚信它一定会到来。

猜你喜欢
特技飞行女飞行员表演队
英国Aerospace Hawk 60系列教练机(红箭飞行表演队涂装)
演2021年莫斯科航展中,勇士飞行表演队正在表演
军事文摘(2021年23期)2021-12-23 04:05:46
美国雷鸟飞行表演队正在练习
军事文摘(2019年23期)2019-12-18 01:53:30
特技飞行训练营
玩特技飞行的总统
家教世界(2017年28期)2017-10-20 05:40:19
“这波老姐贼稳”看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女飞行员
海外星云(2017年6期)2017-04-06 22:27:13
余旭 烈士走好
时代人物(2016年12期)2017-01-10 14:43:59
壮阔蓝天绽放铿锵玫瑰
中华儿女(2016年22期)2017-01-04 08:01:14
特技飞行
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
航空知识(2001年10期)2001-10-28 18: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