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青年教师,从本科时期就在中央美术学院就读,读硕士研究生后留校在城市设计学院任教。以家具设计与文化研究为主攻方向,在许多家具设计类大展上夺得奖项,并多次在海内外举行家具设计展览。她是国内20世纪现代家具设计运动中的新生代主力人物,对现代设计文化、对当代设计生活影响都很大,但人类生活的多样性、地区文化的复杂性,使整个社会对设计师的要求也是多方面的,同时代的许多杰出设计师都以他们各自独特的方式为现代家具设计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她以自己超时代的设计体系,在工作单位中更为社会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设计大师。
Q:你认为家具设计师是为什么而设计?
T:欧洲有一位设计的评论家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他说:“设计师,不要只对经济做出贡献,还应该对社会的幸福和健康做出贡献。”我很赞同。可能现在还做不到对整个社会的幸福有什么贡献,但至少对一个家庭带来这种好的影响。
Q:在这样的设计理念面前,你有过什么样的实践?
T:2013年广州家具展邀请我去参展的时候,我就在想广州的日常生活中家具是什么样的?所以决定在这个展览里把广州日常生活中的家具展示给大家。我在广州的普通百姓家里借了四把椅子,直接摆进了展场,观众可以坐着这些椅子上聆听和感受别人的生活气息。有一把椅子是一个姓阮的小姑娘买给父亲的,她父亲每天都坐在这把椅子上在阳台上读书。还有把马阿姨家的藤椅,不光是供她每天坐着上面读书看报,还有一个功能就是让隔壁家的大白猫过来挠。这些椅子最后不只是一件冷冰冰的家具,日积月累的使用会在上面留下种种痕迹,这些痕迹其实就是人们在椅子上附着的时间和感情。
Q:这种对时间和感情的寻找始终在你的设计中么?
T:可以这么说吧。09年的时候我做了一个作品叫Cosplay,这个东西它看起来像是一把椅子,但实际上它并不具备椅子的支撑结构。实际上我在设计它的时候也并不想做一把椅子,我只是想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缅怀一下我童年的时候对于毛绒玩具的那种狂热,所以这个东西你可以抱抱它,然后呢,你也可以背着它,最特别的是这把椅子可以丢到洗衣机里去洗。2010年还做过一件属于我自己的椅子。当时我在吃东西,我就想这个真空包装能够让食品保鲜这么长的时间,能不能把我的生命也保鲜啊?所以我尝试通过真空包装这样一种方式,把我生命中某一刻坐在这个椅子上的时候残留在它上面的体温,还有我的气味,当然有可能包括头皮屑和毛发,封存起来,然后等到我80岁过生日的时候,我撕开这个袋子,然后瞬间我还可以回味一下60多年前,那个青春美妙的时刻。可惜,我的这个袋子并没有坚持到我80岁的时候,在天津美院展览的时候,工作人员出于好奇,以为袋子是作品的包装,就给撕破了。
Q:是不是往往越是想在设计的产品中承载更多普通的东西,越是不容易被大众马上接受?
T:有时候不单单是大众,也会有来自设计界内部的不同阻力,有时候这种阻力甚至是来自设计的过程之中。就像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时候伦敦零碳馆找到我们,希望我们提供场馆内座椅的设计,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在很短的时间之内用最低消耗、最少碳排放的方式,提供100把座椅。我们想到的第一个方案是变废为宝,为此我们走遍了北京各大的回收站旧货市场,在那里我们发现了一些东西,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设计和努力能够让这些被人抛弃的东西焕发新的生命。但是在制作的过程中问题就来了,因为这些东西它必须经过二次处理,你的二次加工一定会产生新的碳排放和资源的消耗,当然它还有使用寿命的问题、回收的问题,等到世博会展览结束的时候,这些椅子又将再次面临被抛弃的命运。所有的这些问题都让它们看起来似乎并不是真正的零碳和低碳。
Q:那么后来做了什么调整?
T:后来我改变了一下思路。可能很多80后还会有这样的记忆,逢家里有这个红白大事,我们都是在家里置办这个酒宴,桌子椅子不够用我们就去邻居家借,用完之后呢再还回去,后来我就想我能不能把这种生活经验放到这次世博会的这个任务中来呢?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媒体渠道,电视广播网络报纸,散布我们要借椅子的这个消息,然后我们把借来的椅子集中到零碳馆的区域内展示和使用,大家可以想一下虽然展示在那儿的是100把椅子,但实际上它展示的是100个上海家庭的生活状态,因为每个椅子上面我们都会有一个信息卡,信息卡上不仅有这个椅子拥有者的基本信息,还有这把椅子在这个家庭中的使用情况和它的故事,用完之后,我们就把这些椅子物归原主。但是这个方案被中方的一个设计专家给否决了,理由是,这些椅子是借来的,不是我们的设计。
后来在伦敦零碳馆开幕式的那天我遇见了伦敦馆的英方负责人,和他提到了借椅子的想法,当时他对这个想法非常的喜欢和肯定,也表达了椅子来自上海家庭的想法,但是这个时候已经晚了。
Q:当代设计是不是已经游离出朴素的实用设计的范畴?
T:这里面就隐含了一个比较沉重的话题,就是有一个现实很悲哀,就是设计已经沦为制造消费欲望的一种工具,那么在功利主义的商业观看来,你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制造出一个消费的需求,如果没有制造出这种需求,那你的设计是不成立的。
在现代社会,消费可以证明存在,所以设计的周期被大大地缩短。像我们熟悉的Golf汽车,它在第一代更新到第二代的时候用了九年的时间,但是从第四代更新到第五代的时候只用了四年半,然而在大众Golf汽车的历史上存在时间最短的是它的第六代仅仅存在了三年多的时间。电动汽车Tesla2010年底特律车展上首次亮相的时候,他的设计师就说:你无法想象未来电动车的更新时间,它是可以跟笔记本电脑的升级频率同步的,所以如此快速的更新带来的是汽车持有量的迅速增加。
那留给我们的是什么?就是蓝天去哪了?当然这个问题,消费主义的这些问题,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显现各种情况。比如说物质产品的过度生产带来的对环境的过度消耗,还比如说你在超市面对这个琳琅满目的产品的时候,所感到的那种选择困难,所以我觉得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设计最紧迫的任务应该是治愈人们对于生产的沉迷,引导真实的需求而不仅仅只是制造出某种需求,那这就呼唤一种新的设计模式,在这种新的模式下,设计不再等同于一件产品,它是一个持续不断创新的过程,它的目标不再是消费,而是基于人的行为方式、感受方式、沟通方式以及社会问题的导向,那这种设计不再是由设计师技术人员还有营销专家的专利,它是由消费者、制造者、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生态学家,共同参与进来,基于一个真实的需求,做出的研究和论证,那么这种新的设计模式,必定会带来一种新的生活方式,那在这种新的生活方式里面,人们的幸福感不再来源于购买,而是基于自己对于生活的发现和思考。当然这对设计师也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就是请摆脱对商业世界的沉迷,紧紧的与人人参与的最朴实的日常生活拴在一起。我们的人类导师马克思曾经说过一句话:他说生产太多有用的物品,结果会导致太多没有用的人。为了不再制造那么多没有用的人,请大家停止用功利主义的商业观,去纠结设计的价值,其实真实和幸福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借用帕帕奈克的一句话“请为真实的世界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