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生长型番茄田间结果规律和测产方法研究

2014-04-29 00:44赵满亮
安徽农业科学 2014年23期

摘要[目的]研究无限生长型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田间结果规律和测产方法,以比较准确地对实际生产中的番茄进行测产验收和产量评估。[方法]对无限生长型番茄金娃娃3号田间结果情况进行统计,并绘制曲线,进行回归分析。[结果]番茄每一穗果的结果个数、实收个数、平均单果重与所在穗的序数呈阶数为3的多项式曲线负相关。随着管理水平的提高,番茄结果穗数增加,获得的商品果个数增加,产量增加。通过计算得出测产公式为:公顷产量=第2穗果平均单果重×平均株结果个数×种植密度×(1.08-0.03×最高果序数)×15。[结论]该研究得出无限生长型番茄的结果规律和大田测产公式,但由于研究受条件限制,范围较窄,测产公式仅供参考。

关键词无限生长型番茄;结果规律;测产公式

中图分类号S6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3-07804-02

作者简介赵满亮(1967-),男,贵州三都人,高级农艺师,从事果树蔬菜术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20140702番茄是主要的经济作物,生产面积大,产量高,种植经济效益好。番茄是分批开花、结果和采收的作物,给测产验收工作带来困难。为能比较准确地对实际生产中的番茄进行测产验收和产量评估,梁家燕等在2008年夏对番茄的田间结果情况进行记载,从中研究番茄田间结果规律和测产方法[1]。在此基础上,笔者开展无限生长型番茄田间结果规律和测定方法研究,为其田间产量预测及数据分析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与试验地点

1.1.1供试品种。金娃娃3号(广州南蔬公司提供)。

1.1.2试验地点概况。试验地点设在贵州省都匀市大坪镇马寨村联忙组,海拔780 m,年均温15.8 ℃,大田生长期4~8月,4~8月月均温分别为16.88、20.73、23.32、25.08、25.44 ℃,种植地为稻田,前作为白菜,肥力中上等。试验时间为2008年7~8月。

1.2试验方法在都匀市夏番茄生产区马寨村选取上、中、下3种管理水平的番茄种植田块进行测产试验。管理水平较高的为大坪镇马寨村覃满林的番茄田(A),管理水平中等的为大坪镇马寨村2组陆明友番茄田(B),管理水平较差的为大坪镇马寨村1组罗时刚番茄田(C)。处理A种植面积609 m2,种植1 668株;处理B种植面积585 m2,种植1 516株;处理C種植面积493 m2,种植1 677株。

第2穗果成熟时每块试验田取5个点,每个点随机抽取10株挂牌定株记录单株总穗数、每穗结果数、第1穗果和第2穗果重,以后的商品果成熟时都分批采收和计数,称重直至采收结束,并算出加权平均值。

2 结果与分析

2.1结果数测定结果第2穗果红熟,分批采收记录,并算出加权平均值。只记录商品果,结果见、2。分别对中处理A、B、C各穗平均结果数进行回归分析。

2.2采收产量计算

2.2.1实际采收产量。根据将各穗果实际平均产量累加得出株平均产量,折算出公顷产量。处理A:平均单株产量为4.14 kg,折合产量为103 582.80 kg/hm2;处理B:平均单株产量为3.13 kg,折合产量为71 176.20 kg/hm2;处理C:平均单株产量为2.57 kg,折合产量为64 648.35 kg/hm2。

2.2.2 常规测产方法计算的产量。第2穗果成熟时采收第2穗果,计算出第2穗果平均单果重,测出平均单株总果数,然后用第2穗果的平均单果重×平均单株总果数。处理A:平均单株总果数为39.75个,平均单株产量为5.30 kg,产量为132 622.65 kg/hm2;处理B:平均单株总果数为33.73个,平均单株产量为3.87 kg,产量为88 084.65 kg/hm2;处理C:平均单株总果数为25.82个,平均单株产量为3.06 kg,产量为76 974.30 kg/hm2。

2.3实测产量与常规测产产量的关系各处理实测产量与常规测产产量的比值及对应最高结果序数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