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工程的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搭设,从荷载计算到架体搭设,再到浇捣完成,陈述了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处理的措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加强措施。对搭设一般的高大模板支架有很大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高大支模;难点问题;处理措施;施工要点
1 工程概况
对900×3000、850×2500大梁分二次浇筑,这两种大梁共4条,纵向排列,平均分布在整个楼板下,先把以上两个大梁浇捣1.5m高,当留置的同条件养护试块达到混凝土强度的75%以上后浇捣剩下的梁和楼板。当进行第二次浇筑时,第一次浇筑的梁已经能承受自身的重量,第二次浇筑的重量也是由支架承受。由于第一次的浇筑的梁的强度已经达75%以上,因此也能承受一部分第二次浇筑的重量。由于有了1.5m高的大梁与已浇好的柱的拉结力,足以保证剩下工程构件的稳固。本工程的实际间隔时间为6d。浇捣时我们使用了两台泵机进行混凝土浇捣,在混凝土中添加了早强剂,让混凝土快速的凝结,早产生承载力。浇捣的顺序是从一边到另一边,不留施工缝,整个过程很顺利。施工中我们采用了小型磨盘机在混凝土收水前进行原浆抹面,后观察混凝土楼板没出现裂缝。
对支架搭设、模板安装等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施工技术、安全技术、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培训、交底,使他们熟练掌握本工种的操作工艺以及安全技术要求。
3 加固构造
在危险区域内,因为纵横杆是采用对接形式,可由于本工程的危险性较大,我们在对接跨的部位加了一条小横杆,用扣件固定在两边的纵横杆上,防止由于扣件材质或是接头施工工艺的不牢固引起安全问题,加强了连接的稳固性,如图1。
施工中我们对扣件的受力进行了测验,使用力矩扳手对扣件进行检测,原来工地上使用的是机械扭螺丝,速度比较快但大部分扣件拧紧力矩为30N·m左右,而规范要求是不应小于40N·m,不应大于65N·m,后我们采取措施,要求用人工扭螺丝加固和加铁垫块,后再次对每个螺丝进行检查,均达到50N·m左右,基本满足要求。
在交叉剪力撑的交叉点设置固定扣件,保证剪刀撑的牢固、不变形、不移位,确保了剪刀撑的支撑力度,如图2。
门厅的柱和剪力墙是在楼板施工前完成的,故楼板的支撑支架主要是用已浇好的柱和剪力墙进行抱住连接固定处理,我们在危险区域内沿柱高每步设一道,非危险区域内沿柱高每≤4m设一道,这严格按照《建筑施工模板及作业平台钢管支架构造安全技术规范》(DB45/T618-2009)来进行处理。由于施工前门厅两边的楼层已捣好,在与门厅相靠的梁预埋钢管,用刚性连接的方法让支架与梁进行拉结。施工中支架没发现有较大的位移。
由于板在宽度方向两边都悬挑,故在悬挑部位的每一道立杆下设置了由内往外向上倾斜的竖直剪刀撑,更好的保证了支撑悬挑板的支撑力度和不变形。
所有的梁侧支模均采用M12对拉螺栓,通过计算确定螺栓的间距。900mm×3000mm梁侧支模布置如图3。
4 施工监测
按施工方案的设计,我们设置的观察点为8个,设置跨度中间和四个大角,对称布置。施工过程中我们派人员对观察点的材料变化情况、标高变化情况、位置变化、构件是否有响声进行监测,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实时监测,监测频率按每半小时测一次,并形成记录。在混凝土初凝前后及混凝土终凝前至混凝土3天龄期应实施實时监测,终凝后的监测频率为每天一次。监测过程中要求定人、定仪器、定期观测。
2012年2月10日到3月9日,由于多天的大雨,由于大厅的一边是混凝土道路,另一边是凹下的路面,而在道路那边由于没有设置排水渠,道路的积水顺着大厅地基与道路的接缝处灌入大厅侧的地下室,同时该积水将混凝土地台下面的泥土带走了很多,混凝土地台下约空鼓了10cm左右,且有的立杆与钢垫板离开了,最大的达到1cm,地台也有几道裂纹,损坏面积达3m×2m左右,发现问题后我们就在有空鼓的地方每间距1000mm挖一个洞,在凿开的洞中倒入混凝土,一直用了21包水泥才把空洞填实。悬空的立杆则用木块垫牢。
5 结 语
综上所述,通过严谨的计算程序和结合实际施工情况的方案制定,是确保施工顺利完成的关键要点,而且根据通过加强构件的连接措施:①在对接接头设加强小横杆;②在交叉剪力撑交叉处设置扣件;③大梁底最顶层连接扣件使用双扣件,都非常有效。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2]《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3]《建筑施工模板及作业平台钢管支架构造安全技术规范》(DB45/T618-2009).
作者简介:刘家津(1973-),男,建筑施工中级工程师,大专,主要从事建筑施工项目技术负责等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