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海涛
摘 要:新课改倡导提效减负教育,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作业是巩固知识必不可少的环节,怎样才能做到高效减负的教学目的,这是教师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不再搞题海战术,作业少了,但是效率不能低,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
关键词:作业设计;幅度;层次教学
教师在作业的设计上绝对是一门艺术,首先不能太难,以免吓倒学生;其次又不能太简单,以免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还需要一定量的发散学生思维的作业,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与积极性,但注意不要过于繁难。
一、作业设计应遵守“法度”
“法度”即为新课程标准、教材、教师用书、学生等。教师只有以此为准则,对此了然于心,才能在作业设计中更加有针对性,更加设计出高效、高质的作业。同时教师应该避免重复题目的出现——浪费时间还知识点重复。尽量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因此,作业的设计要体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不出偏题、怪题和助长死记硬背的题目。
二、作业设计要控制“坡度”
数学作业的布置,教师一定要讲究一个坡度问题。一开始是针对学生的概念掌握进行训练,慢慢引申到学生的发散思维、逻辑思维。这样学生在做题时才不会被吓倒,积极性才不会受挫。笔者做过这样一次试验:讲过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和判断后,在所任教的两个平行班布置了一道题。结果,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发现,甲班大部分学生都未能给出证明。问其原因:试图通过三角形全等来证明而没能获证,其他证明思路又不易想到。而乙班学生在第一个问题求得证明的基础上,80%的学生给出了第二个问题的证明。因此,对一些难度较大、要求较高的题目,适当增加“台阶”,降低“坡度”,使大部分学生“跳一跳、够得到”,进而培养和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
三、作业设计要区分“层次”
每个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都不同,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该做到分层次布置作业。这样更有助于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为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该尽量避免作业的统一性,应尽量做到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题可做”,而不是差生吃不了,优生吃不饱。应尽可能考虑学生的差异性,从实际出发,设计有弹性的作业,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可就一个问题,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要求的作业。实践证明,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要求的作业,能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各有所得。
四、作业设计要提高“幅度”
这里的“幅度”,是指作业中所容纳的知識点的多少。教师设计作业时,不能只针对当天所讲的知识,应该针对该知识点联系以往知识点出一些相关题目,这样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也巩固了旧知识。
例如,在学习了相似三角形的判断后,可设计一个题组,用于归纳小结证明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四种常用方法。
五、作业设计要变换“角度”
设计作业要防止学生做作业时思维的模式化,应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应变能力,要注重多角度的变换训练(包括图形变换、题型变换、结构变换、解题方法的变换等),要特别重视逆向思维能力的训练。
例如:在讲授分式的运算后,我根据课堂上一道例题:(x+■)·(x2+■)·(x3+■)。设计了这样一道课后作业:
计算:(x+■)·(x2+■)…(x8+■)·(x2-1)。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变换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
六、作业设计要保持“热度”
“热度”是指题型的潮流和趋势,作业不能一味是陈题、旧题,要有新意,要与时代合拍。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密切关注教学动态,积极参加教学改革,从近几年的中考和教学竞赛题的特点看,市场应用型和探索型的题目是一股新的潮流。因此,教师设计作业时,应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
教师静心设计作业,认真批改作业是教师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对强化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促进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让数学作业发挥其应尽的作用,让每位教师从数学作业批改的小事、实事中让学生受益,做到教师应尽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成为一名合格的数学教师。
(作者单位 广东省兴宁市龙田中学)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