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陀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说的是蜀汉后期,人才奇缺。《三国演义》第113回说:时蜀汉景耀元年冬,大将军姜雏以廖化、张翼为先锋,王含、蒋斌为左军,蒋舒、傅俭为右军,胡济为后军,雏与夏候霸总中军,共起蜀兵20万,拜辞后主,径到汉中。
20万大军,可说是姜维能调动的蜀汉全部机动力量。而派出的先锋官廖化,的确名头太小。蜀汉这时怎么了?
刘、关、张死后,创业的第一批武将先后亡去,连丞相诸葛亮也已过世,廖化曾师从关羽,又被刘备封为宜都太守,名头在当时的蜀汉已是最响亮的。当然,其武功与关、张、赵、马、黄是没法比的。
有人把蜀汉后期文武人才奇少归罪于诸葛亮,说他不注意发掘后备人才,说他事必躬亲,说他心胸不开阔……
其实,人才的发掘与培养,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千古难题。
魏、蜀、吴三国,其创业领导人原本个个是强主,每一个都是顶尖级领袖。那三位创业型领导文韬武略,识人用人之术都是一流的。
但诸葛亮的某些能力与他们无法比。组织中的一把手,尤其是创立组织的一把手,最厉害的本事是可以输,怎么输都输得起,因为他们起家于贫残之际,不会输得比起家时更贫贱。刘备曾率举国之兵败给陆逊,曹操曾率八十万大军输于赤壁,这些都不会被人耻笑。他们在内心深处不怕输,因为江山是他们的,用人用错了再改,大权不致旁落。而丞相诸葛却输不起。
诸葛亮错用稷,失了个街亭,就得自降三级,以防谤议。用蒋琬、费讳等,是为防止皇上刘禅亲小人给自己添麻烦,用杨仪制约刺头瑰延,用魏延又怕今后无人能约束这匹桀骜不驯的野马。
伯乐如果不相信自己的上司识货,不可能找到千里马。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领导身旁安插自己的亲信,以图安身,哪怕这亲信不是一流人才。
人才是能出色完成任务的人。蜀汉之贫弱,已无法完成北伐灭魏的战略任务。由此看来,诸葛亮只能寻找胜过自己的超一流人才,且不说有无这样的人才,即便有,恐怕也只能在人才济济的魏国寻找。
天下纷争数十年,人才归属和成长环境大致已定,司马懿只能从强国魏国产生,才有机会统一全国。吴蜀两国将帅再强,也只能完成延缓灭国的任务。
这是天下大势,怪不得孔明也。
况且诸葛亮当年在隆中时也讲得清楚:待天下有变,才可以图谋中原,兴复汉室。孔明等到死,天下也没大变。
怪孔明不得。
(转载自《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