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设计科学教育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

2014-04-29 19:07甘利萍
新课程学习·下 2014年3期

甘利萍

摘 要:在幼儿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时,经常会发现所设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存在不少问题,课堂教学活动的效率并不高。教师针对此种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后,得出结论:教学活动的设计一要符合幼儿的心智发育阶段和特点;二要不断对教学活动设计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

关键词:一课三研;优秀活动;科学教育活动

下面就结合本园优秀科学教育活动《有趣的小猫》的形成来谈一谈我的看法。

一、研反思

在一节科学活动《有趣的小猫》第一个方案定好后,教师进行了试讲并做了课后反思,在猜想环节让幼儿说自己的猜想时,只有两个孩子呼应,在课前教师也做了充分的准备,可是在讲的时候还是出现了好多问题,教师仔细寻找原因:(1)教师没有很好地关注细节问题,比如开始部分,孩子还没看清楚玩具是什么样呢?教师就开始示范小猫跑的方法。(2)教师指导灵活性差。(3)教师的提示语和问题交代的不清楚。(4)材料没有更好的物化教育目标。在大家的研讨下,方案又做了重新的调整,在正式的观摩活动中,孩子们参与热情非常高,都能积极主动地去探究。

二、研问题

主要从以下几点来分析:

1.内容的选材幼儿是否喜欢

每天班里都有孩子带玩具来园,他们等到过渡环节的时候拿出来跟小朋友一起玩。当时教师设计了《好玩的小船》科学教育活动,它的科学原理是:通过皮筋的反弹力带动叶轮转动起来,然后叶轮带动小船向前运动。孩子们对这个活动非常感兴趣。

2.目标的制定是否准确

幼儿阶段的教育活动要根据他们的年龄段来设计教学活动,所以在目标的设定上,要注意内容不要太多和太复杂。于是就把目标定位为:(1)通过操作感知“会跑的小猫”体验弹力的作用。(2)发现纸筒转动与小猫运动的关系。(3)体验参加探索活动的快乐。这样制定目标之后,真正体现活动目标要根据知识和能力,根据幼儿现阶段的认知水平和发展特点来合理制定。

3.导入活动是否合适

在对每一节的教学活动进行设计时,要注意能否引起幼儿的兴趣。在《有趣的小猫》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设计的是出示玩具“小猫”告诉幼儿它是“会跑的小猫”,并引导幼儿观察玩具的构造及简单了解纸筒、箭头、皮筋在这个玩具上的作用。然后幼儿人手一个玩具,探索使“小猫”动起来的方法。有了对玩具构造的分析,幼儿在探索让小猫自己跑起来的时候,就更容易了。

4.教师的提问是否有效

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要时刻注意观察幼儿的注意力和听课状态,不时地对幼儿进行跟进式提问,让他们时刻围绕着教师的思路来进行思考问题,教师通过一个个环环紧扣的问题来启发幼儿,培养他们集中精力学习的好习惯。

5.材料的提供是否合理

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前,要考虑选择适合幼儿的教具材料,这样才能很好地开发他们的智力。

三、研细节

教师在备课时,应备好每一节课的细节。

1.材料的准备

在《有趣的小猫》活动中,首先要考虑的是玩具的质量和材料的数量是否准备充分。在准备玩具“小猫”教具时,教师一个一个地去试皮筋的松紧,检查两边的松紧程度是否一样,以防止幼兒在操作时出现方向跑偏的现象。

2.各个环节的过渡语

在教师第一次试上完《有趣的小猫》活动时,大家在教研时说:整个活动下来,感觉层次不清楚。于是教师便去找原因,发现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不清楚,不是接得太快,就是接得生硬。大家提出的建议是:在每个环节将要接下一个环节时,可用不同的表扬、鼓励的语言来过渡一下,这样就会更自然、流畅。再次试讲时,就很清楚、流畅,一环接一环、层次分明。

3.幼儿的反应,教师的策略

当教师提出不同的问题后,孩子会有怎样的反应,教师如何回应幼儿?这也考验一个教师的灵活应变能力,所以要求教师在备课时都要想到这些。给予幼儿正确的引导。幼儿在实验操作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教师预想不到的情况,教师该怎么解决,这点也是我们应想到的。所以说细节很重要,备课的细致性是很关键的。

一节优秀的教育活动,离不开教研组“一课三研”的研究,通过 “一课三研”活动,不但可使教师发现教学活动中的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和纠正,而且能通过这些教学活动中的问题进行多项反思和研讨,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和开拓能力。

(作者单位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教育局教研室)

编辑 杨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