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梅
当下的作文教学中,教师习惯于让学生背大量的素材,教给他们若干技巧;费时又费力,却始终见效甚微。究其原因,在于把作文的本质搞错了。那么,如何理解作文的本质属性,怎样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呢?下面笔者就自己对作文的感悟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明确出题者给出材料或者话题(题目)的本意
不是为了为难学生,而只是为了给学生提供写作思维的原点,让他们把原点作为跳板,能跳得更高更远,其作用在于给标题作文和给话题作文一个原点,给材料作文一种生活场景,其中包含若干原点,供考生选择。当然,思维距离原点越近,越容易符合题意,越不容易写出新意;思维距离原点越远,越容易写出新意,越不容易符合题意。
二、把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首要任务,时刻不忘“育人”
不要为了作文而作文,而忽视了我们最应该注重的学生对社会的感悟力和人文素养的提高。例如,2012年北京课标卷“最美看山工老计”的故事入选了北京市高考作文,使全社会再次聚焦这位默默无闻的看山工。在现实中,像老计这样默默无闻奉献一生的人数不胜数,那些长年工作在一线的人,哪一个不是这样,守着清贫和艰苦,默默地用辛勤的劳动干着自己最本质的工作?我们该怎么做呢?我们可能对老计独自巡视的坚守赞佩有加,给他鼓掌。可是鼓掌之后呢?老计还是那个老计,这难道是我们这个和谐的社会需要的么?如果我们的学生只是看出了老计的“坚守、奉献、责任、使命、尊敬”,该是多么的悲哀啊,我们正在培养着多么“冷漠的一代”啊!
三、作文的目标是为了写出新意,打动读者的
老舍说:“最熟悉的,不管多平凡,总是最亲切的,亲切就可能产生出最好的作品来”。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不同的,都有自己熟悉的领域,你熟悉的就是源源不断的素材。而我们现在盲目做的却是用自己背的大量的陌生的素材挤掉自己所熟悉的。例如,2013湖南高考满分作文《纸梯》中写的“不知何时开始,你竟变得爱说重复的话,爱随手关灯。你开始变得邋遢,变得一久坐就体痛,变得爬上三楼都会体力不支……”的父亲,不就是我们的父亲么?正是因为作者自己的真切的感受深深地打动了阅卷老师。
四、“术业有专攻”,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用心去感悟
例如,2013湖南高考满分作文《宿命》,那只战胜了自己的宿命拥有勇敢的灵魂的猪,应该就是作者平时看到那些可怜的猪进而思考的结果吧!是那个一直聆听海子心声的考生才能连续写下以海子为素材的《转折——十个海子的复活》,他说的“你用最惨烈的方式,用最痛苦的呐喊,唤醒了沉睡的众人。你成为真正的大地之王……”是作者真正的感悟,因为之前没有任何人给予海子这样的评价。
相信我们的学生,让他们大胆地去想、去写,别再捆住他们的手和脚,学生收獲的将不只是作文,更是做人的道理。
(作者单位 山东省广饶县第一中学)
编辑 代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