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良 陈丹娃 王树力
摘要 哈尔滨松北湿地位于松花江北岸,属于典型的农田与地表水体中间缓冲地带,通过选取有代表性的地点进行监测试验,运用SCS模型和溶解态氮磷污染负荷模型进行径流量和污染负荷估算,并进行相关数据的实验和分析,结果表明:(1)哈尔滨松北湿地地表径流中非点源污染负荷:TN的平均浓度11.56 mg/L、NO3--N平均浓度3.68 mg/L、NH4--N平均浓度2.02 mg/L、TP平均浓度0.99 mg/L;(2)降雨径流形成初期,TN、硝态氮、氨氮的浓度较高, 1个小时后,浓度开始下降。TN峰值出现在径流形成后55 min,TP峰值出现在径流形成25 min,呈波浪型下降;(3)降雨两日后湿地水体中的TN、NO3--N、NH4+-N、TP浓度均有大幅度的下降,且浓度均低于农田径流中污染物的浓度,其中,TN减少了74.22%、NO3--N减少了50.38%、NH4+-N减少了77.94%、TP减少了17.91%。说明松北湿地对农业非点源污染物有很好的截留和去除效果。
关键词 哈尔滨;湿地;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去除效应
中图分类号 S18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03-00844-03
Abstract Harbin Songbei wetland is located in north bank of Songhuajiang River, belong to the buffer zone between farmland and surface water. Through selecting representative sites to conduct monitoring tests, SCS model and dissolved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pollution load models were adopted to estimate runoff and pollution load, experiment and analysis were conducted on relevant dat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Harbin Songbei wetland surface runoff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load: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 of TN 11.56 mg/L, NO3--N average concentration 3.68 mg/L, NH4--N average concentration 2.02 mg/L, TP average concentration 0.99 mg/L; (2) the early formation of rainfall and runoff, the concentration of TN, nitrate, ammonia is high, one hour later, the concentration began to decline. TN peak appeared at 55 minutes after the runoff, TP peak appeared at 25 minutes, forming a wavy decline in runoff; (3) rain water for two days wetlands TN, NO3--N, NH4+-N, TP concentration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nd the concentrations were lower than the concentration of pollutants in agricultural runoff. Among which, TN reduced 74.22%, NO3- -N decreased by 50.38%, NH4+-N decreased by 77.94%, TP reduced by 17.91%. It was indicated that Songbei wetland has good retention and removal effect on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ants.
Key words Harbin; Wetland;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load; Removal effect
湿地作为降雨径流和农田排水的最初汇集地,通过增加径流下渗量、延长径流流速、增加停留时间等,可以更有效的将污染物滞留在湿地系统内,并将其降解、转化,从而减少进入受纳水体的污染物负荷量[1-2]。
农业非点源污染最终主要以雨水径流的形式产生。农田地表降雨产流过程是非点源污染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但是量化地表径流量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从开始降雨到形成地表径流进入地表水体,中间环节较多,受到影响的条件比较复杂[3-4]。
哈尔滨松北湿地位于松花江北岸哈尔滨段农田与地表水体松花江中间,是农田和地表水体中间的缓冲地带。通过选取有代表性的地点进行监测试验,并进行相关数据的实验和分析,旨在搞清楚哈尔滨松北湿地对农业非点源的截留和去除效应,为进一步控制揭示农田非点源污染与松花江水环境的关系提供科学依据。
1 实验方法
1.1 径流量和非点源污染负荷的确定
为确定某次典型降雨流入湿地的量,即湿地对径流的截留能力,以2013年5月29日为典型降雨日,确定此次降雨径流汇入湿地的量。降雨于2013年5月29日约13:25开始,降雨强度较大,属中到大雨,13:35產流,约14:20降雨强度变小,14:39转为细雨状态,15:49降雨基本停止,历时2小时24分钟。
降雨结束后,现场分别称量出两处农田实验区的2个汇水收集池内的径流量,根据1 m×5 m实验小区的径流收集量,估算出2块农田实验区在此次降雨中产生的径流量。因为两处农田实验地块特性变化不大,而且每个实验小区一次降雨产流量也不是很大,所以,该实验采用产生的2个收集池的径流水样混合后所得的浓度作为平均浓度计算,现场取部分农田径流样与湿地水样一并送至哈尔滨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对降雨径流过程的研究,大多是以水文学为基础,重点研究作为非点源污染动力的径流的产流汇流特性[5-7]。在非点源污染研究中,重点考虑产流条件的空间差异,有助于深刻揭示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形成。代表性的有美国水土保持局提出的SCS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流域降雨、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及管理水平,前期土壤湿润状况(AMC)与径流间的关系,建立了产流计算公式[8-9]:
2 结果与分析
2.1 哈尔滨松北湿地的降雨径流非点源污染负荷
农田的施肥量和施肥时间对非点源污染负荷有重要影响。除了农田的施肥状况对非点源污染负荷有重要影响外,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发生伴随流域暴雨过程产生,丰水年污染负荷较大,枯水年相对较小,污染负荷主要集中在年内的暴雨期。径流量大小取决于降雨量、降雨强度、降雨历时、流域下渗和蓄水特征等因素。
降雨径流过程的研究,大多以水文学为基础,重点研究农业非点源污染的产流、汇流特性。农田实验区径流量的具体采样结果见表1。
降雨停止后,根据收集到的径流量和农田实验区的面积相乘,估算出整个实验区地块的径流量,再根据测得的污染物的浓度,与径流量相乘,得到农田实验区地块产生的污染物的总质量。利用以上方法可以估算出某次降雨松北湿地对周围汇水面积内产生的污染物的总截留量。但松北湿地属于河漫滩湿地,面积较大,为88 km2,汇水面积相应的大,实地测量可行性很小,需借助3S手段作为技术支持,且松北湿地距离村庄较近,地形受人为影响较大。由于受实验条件和手段所限,该实验无法确定松北湿地的汇水面积,进而没能对整片湿地此次降雨的总结流量进行估算。但通过以上实验方法对实验区进行长期的跟踪监测可以较为准确的估算出在一年内松北湿地对周围农田产生的非点源污染物的截留量。
2.2 哈尔滨松北湿地对降雨径流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通过对降雨径流过程的监测和模型分析发现,湿地对周围农田地块氮、磷的截留量和截留率与农田的施肥水平、湿地植物种类和生长情况、湿地蓄水量、湿地面积和降雨强度都密切相关[13-15]。
降雨径流形成初期,TN、硝态氮、氨氮的浓度较高, 1 h后,浓度开始下降。TN峰值出现在径流形成后55 min;TP峰值出现在径流形成后25 min,之后呈波浪型下降。径流输出浓度随时间变化(图1、2)。
由图1可见,农田地块总氮初始浓度为10.23 mg/L,在降雨径流产流后约50 min,总氮输出浓度达到最大值15.81 mg/L,之后成波浪形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到降雨快要结束时,总氮的输出浓度已降至6.87 mg/L。
由图2可见,农田地块总磷初始浓度为0.88 mg/L,产流约20 min后,总磷输出浓度达到最大值1.14 mg/L,之后呈波浪形下降趋势变化,降雨径流停止后,总磷的输出浓度为0.28 mg/L,较径流刚刚产生时浓度降低显著。
降雨停止后对湿地水体进行了采样和监测,发现降雨刚刚停止后湿地水体污染物浓度高于降雨径流中污染物的浓度,分析其原因,可能有一下几个方面:
①5月份为哈尔滨的春雨期,降雨频繁。5月29日之前的1周左右小雨不断,进入湿地中的污染物未来得及处理,部分存留与本次降雨径流混合;
②实验区局部的农田化肥施用量较其他农田少;
③除了农田径流排入湿地内,松北湿地周围村庄的家禽饲养产生的非点源污染随降雨径流进入湿地系统。
此次降雨发生后2 d即2013年5月31日(2 d内无降雨发生),再次对湿地水体进行了采样监测,湿地水体污染物浓度大幅度下降(图3、4)。
3 结论
(1)哈尔滨松北湿地地表径流中非点源污染负荷:平均浓度TN 11.56 mg/L、NO3--N 3.68 mg/L、NH4--N 2.02 mg/L、TP 0.99 mg/L。
(2)降雨径流形成初期,TN、硝态氮、氨氮的浓度较高, 1 h后,浓度开始下降。TN峰值出现在径流形成后55 min,TP峰值出现在径流形成后25 min,之后呈波浪型下降。
(3)降雨两日后湿地水体中的TN、NO3--N、NH4+-N、TP浓度均有大幅度的下降,且浓度均低于农田径流中污染物的浓度,其中,TN减少了74.22%、NO3--N减少了50.38%、NH4+-N减少了77.94%、TP减少了17.91%。说明松北湿地对农业非点源污染物有很好的截留和去除效果。
参考文献
[1] 马永生,张淑英,邓兰萍.氮、磷在农田沟渠湿地系统中的迁移转化机理及其模型研究进展[J].甘肃科技,2005,21(2):106-107.
[2] 徐红灯,王京刚,席北斗,等.降雨径流时农田沟渠水体中氮、磷迁移转化规律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7,29(1):18-21.
[3] 肖海文,陈妮,柳登发,等.运行参数对径流人工湿地有机物去除的影响[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1(10):1530-1535.
[4] 单保庆,陈庆锋,尹澄清.塘-湿地组合系统对城市旅游区降雨径流污染的在线截控作用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6,26(7):1068-1075.
[5] 罗专溪,朱波,汪涛,等.紫色土丘陵区农村集镇降雨径流污染特征[J].环境科学学报,2008,28(9):1823-1831.
[6] 何丽君,马邕文,万金泉,等.新型人工湿地对工业区降雨径流的净化研究[J]. 环境科学,2012,33(3):817-824.
[7] 吴长淋.人工湿地处理含重金属废水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 化学工程师,2009,23(3):38-41.
[8] PROCHAKA C A,ZOUBOULIS A L. Removal of Phosphates by Pilotvertical-Fflow Constructed Wetlands Using a Mixture of Sand Anddolomite as Substrate[J]. Ecological Engineering,2006,26(3):293-303.
[9] 钟成华,李杰,邓春光. 人工湿地废水处理中氮、磷去除机理研究[J].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8,30(4):141-146.
[10] 项学敏,杨洪涛,周集体,等. 人工湿地对城市生活污水的深度净化效果研究: 冬季和夏季对比[J]. 环境科学,2009,30(3):713-719.
[11] 程江,杨凯,黄民生,等.下凹式绿地对城市降雨径流污染的削减效应[J].中国环境科学, 2009,29(6):611-616.
[12] 任玉芬,王效科,韩冰,等.城市不同下垫面的降雨径流污染[J]. 生态学报, 2005,25(12):3225-3230.
[13] 吴振斌,任明迅,付贵萍,等.垂直流人工湿地水力学特点对污水净化效果的影响[J].环境科学,2001,22(5):45-49.
[14] 杨海清,吕淑华,李秀艳,等.城市绿地对雨水径流污染物的削减作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41-47.
[15] 李賀,张雪,高海鹰,等.高速公路路面雨水径流污染特征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2008,28(11):1037-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