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平台”栏目期待您的参与。您可就栏目、文章、版式以及题插图等发表意见,可抒发对于杂文、杂文创作的见解,亦可与读友交流对于社会问题的见解或疑惑。内容不限,形式不拘,二百字以内。
投稿方式:寄信至(130022)长春市卫星路5758号 (请于信封标注“交流平台”栏目);发送电子邮件至zwyuanchuang@126.com;发送短信至13844882250。
·面面俱“道”·
谁的“四面楚歌”
喜欢读杂文,也就喜欢上了《杂文选刊》。每一期新杂志拿在手里,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封面。《雜文选刊》的封面不同于其他杂志的封面,她的封面不能一看了之,而是要“精读”,要“细品”,要“慢思”,要“参悟”。这是因为,每一期杂志的封面都是一幅取材于社会现实的讽刺漫画,或夸张,或诙谐,或调侃,或幽默,看似轻松愉悦,却给人以沉重。
如本期封面之《四面楚歌》,一官员模样(也可能是大老板、大款)的男人于门扉紧闭的KTV包厢内,在两个美女的“三陪”下,正沐浴着“享乐主义、奢糜之风”,任一众悲苦的债主在KTV包厢外兜兜转转,欲进难进,心急如焚,“我”自在包厢内倚红偎翠、莺歌“艳”舞、醉生梦死。唱《纤夫的爱》也好,唱《迟来的爱》也好,抑或是“握着小姐的手,好像回到十八九”的调情也好,且在“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中“潇洒走一回”,管他外面的债主走多少回。真不知道这包厢内的“四面楚歌”,是唱给包厢外面的债主听的,还是唱给这个官员自己听的。
(读2014年2月[下]封面《四面楚歌》)
凌 子(广东)
·感 悟·
“模具化”是一种亲情悲剧
《被我们设计的孩子》一文描述了一种在当今社会非常普遍的现象。家长把孩子从小到大要走的路设计好,然后让孩子格式化地走下去,恰如用模具生产产品,孩子的成长须分毫不差。这显示出家长的良苦用心,从小时选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大学直至毕业走上社会工作,父母们都乐此不疲地操劳着,兑现着一个个美丽的设计,孩子不费吹灰之力,只需要按父母设计的康庄大道走下去就万事大吉了。这样一厢情愿的安排与倾注的心血当然能够体现无限的亲情,更是父母爱孩子的极端表现,害怕孩子上不了好的学校,取得不了好的成绩,考不上好的大学,找不到好的工作……其实父母的用意无可非议,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个美好的前途与未来,但这种近乎于全面包办孩子的人生的做法,未必能够让孩子快乐地学习、快乐地工作、快乐地生活。如此把孩子“模具化”,可能孩子一生将无所事事,习惯于按父母的设计走路,不敢越雷池一步,这也可能会扼杀孩子的主动性、创造性,让孩子处于无可奈何的痛苦之中。包办教育培养不出社会的有用之才,也难以实现父母们殷切的期望。帮助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但要适可而止,放手给孩子一片自由广阔的天空吧,相信孩子会飞得更好。
(读2014年2月[下]《被我们设计的孩子》)
杨孔翔(山东)
每一次,都被“意外”戳痛
订阅的《杂文选刊》如期送到我的手中,翻开杂志,我的目光定格在封二的“意外”上。“意外”是封二的固定栏目,每一期的“意外”都是精选社会上的热点和焦点新闻,并配以清晰的图片,简短的文字,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让我在读过之后,内心有一种被“意外”戳痛的感觉。这个时候,我就会暂时合上书页,让心情平复,让思绪沉静。
每一期的“意外”选题和图文结合的编排都会冲击视觉,触动人心,第一感觉就是“意外”——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这样那样令人匪夷所思的社会现象却还屡屡出现,说明了什么?背后又隐藏了什么?如本期的“意外”:不孝的五儿一女,让年近九旬的老母亲独自抽泣,孝顺老人的时间去了哪儿?子女的孝心孝德又去了哪儿?商场的促销员扮成“财神爷”派发红包,引起围观与哄抢,折射了商家与民众何种扭曲的心态与丑陋的国民性?靠图纸粉饰太平,我们的官员何时能走出“一好遮百丑”的政绩观与“形象工程”的泥潭?家长连夜排队挤爆招生的少年宫,是为孩子的素质教育着想,还是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年复一年的春运,那些逶迤绵延于寒风中漫漫回家路的摩托车队,以及全家十二口人挤坐一辆农用三轮车的惊心动魄,真实地告诉我们,春节回家的路还不够顺畅安全,回家的心情还不够愉快美好,回家的感觉还不够温馨温暖……“意外”,就这样戳痛了每一个读者柔软的内心。
(读2014年2月[下]封二“意外”)
曾 诚(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