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校园空间的演变与西方文化发展的关系探析

2014-04-29 14:13:17刘晨光郑晗
中华民居·学术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形式校园大学

刘晨光 郑晗

西方大学的校园的发展经历了数个阶段才发展成如今非常成熟与开放的大学校园,并成为国内大学建设的重要参考。然而西方大学从一开始的起源到发展再到如今的成熟形态与其时代文化与特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每个时代的文化都对校园空间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本文将从西方大学各个阶段的空间特征和文化关系来分析出其文化对校园空间的影响。并指出我国大学的今后的发展也要适应本土文化的需求,而不是盲目照搬国外的发展模式。

1 西方大学的起源与希腊哲学家

随着农耕文明的发展,由于生产效率的提高,不少从体力劳动解放出来的一部分人开始对整个世界和人类进行思考,在这个时期,不管是东西方,都涌现出了一大批思想家和哲学家。而西方的大学发展源头也是源于这个时期,也就是源自于公元前5世纪柏拉图的时期。当时的学术氛围是非常浓厚的,产生于这个时期的思想与观念对西方世界在相当长的时间中有着很深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学术交流活动,比较灵活,或在树下、或在柱廊下、或在体育馆,都可以进行一场学术交流活动。

由柏拉图在雅典的附近创建的学院和由芝诺(Zenon Kitieus)开办的斯多噶学派的哲学学校(公元前308)和伊壁鸠鲁开班的哲学学校和公元前200年亚里士多德创办的吕克昂学园共同合并为雅典大学。到了公元2、3世纪,雅典大学成为了非常著名的学术研究中心和高等教育中心,吸引了来自各地的众多学子、传播希腊的文化、科学和学术[1]。

2 中世纪大学空间的长足发展

而到了中世纪时期,在早期的时候,由于基督教的广泛影响,其学校的校园基本与教会建筑一体,也就是说,教会不仅是一个宗教组织,同时也承担着传播科学与文化的作用,而西方许多著名的高校都受到修道院式建筑的影响,如图这种模式具有高度的围合性,如剑桥大学的方院。

而在11~12世纪,由于西欧的手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依次带来的是商业的繁荣和城市的发展。而这一时期的城市市民可以说是整个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不仅对经济与政治有着更高的需求,更是对追求学问有着浓厚的兴趣,而修道院中的教条式的、原旨教主义的神学对真正追求学问的人来说已经没有任何吸引力。这个时候的大学是一种自治的教授和学习中心。一般由一名(或数名)在某一领域有声望的学者和他的追随者自行组织起来,形成类似于行会的团体进行教学和知识交易[2]。

这时期的大学空间形式也是呈现多种多样,不过大多都是位于市中心,与市与市民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最开始就是发源于市中心广场,还有法国的巴黎大学也是发源场地是围绕着塞纳河广场。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场所常常是在街头、教堂、教师的住所或临时租借的房间。这些设施大多位于城市街道的两侧,而城市街道作为城市开放空间的同时,又成为集聚大学各种设施的成长轴和联络大学各种活动的大学公共空间[3]。而另一种经典的形式便是修道院式的闭合式院落布局的大学,这种形式的院落可由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的最初心态来了知。

这种形式的四合院式的布局具有封闭性,一方面这种围合性比较强,可以为学生和老师提供一个稳定的交流场所,也避免了来自街区的干扰,比如剑桥大学国王的学院。另一方面也削弱了了校园空间与城市空间的对话,使得校园空间的发展得到了限制,同时也限制了与城市社会的交流。这种空间形式大学对美国的高校的建设也有着深刻的影响。而同时另一个发展方向则是以一个方院为单位进行发展,各个方院最终围合出一个城市广场。

3 市区文化对校园空间的影响

西班牙萨拉曼卡大学,学校广场也成为了城市广场,并且使得大学自身的空间得以开放,与周围的城市空间有机的结合。但总体而言,这个时期的大学建设基本上都是以像剑桥大学那样的方院形式而进行布局。这种方院形式的校园对以后的大学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美国的许多大学都是受到这种形式的影响。采用这种形式的建设:①受到当时建筑技术和风格的影响。②因为当时的学科并没有像今天的大学一样有着高度的专业分化,所以可以方便许多学科都可以相互沟通和交流。③当然最重要的是因为教会制度的统治地位对建筑的影响导致了这种空间形式。④当时的知识教育还不是特别的普及,能够接受教育的人数十分有限,故其场地并没有特别的像今天一样的规模,而只是集中在市区。

在《俄勒冈实验》一书中,作者亚历山大认為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是“有机秩序”的典范:每个学院都有自己独特的入口、庭院、步道及通向河岸的桥梁,但各个学院又都重复着这样共同的系统,既有个性又有共性,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所有学院的整体组织和每个学院的个性特征可能是剑桥大学最引人入胜的部分,这是有机秩序的完美范例。在每一层面上保持完美的平衡,同时每个部分和谐统一……今天,这是一种失传的艺术—一种应该存在于特定的局部的重要性与环境整体的一致性之间的微妙平衡……[4]。

而刘易斯·芒福德认为这一时期的大学建设的最大的贡献是改变了古希腊那种米利都城式的限定规模,使得大学的建筑与周围的环境有了一定的融合。

十七世纪的时候,美国大学校园的建设有了新的突破,由美国总统所设计的费吉尼亚大学打破了方院大学的围合封闭的形式,而采用敞开校园的结构,这一形式体现了美国的民主和自由的精神,并最终演变成为了如今西方大学开放式的大学校园与文化。

4 总 结

西方古代大学的发展轨迹在早期的起源时期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一些从体力劳动当中解放出来的人开始对世界的思考与探讨,从而产生了学问的交流场所。这一点跟中国古代有所不同,而中国古代最开始的时期是由于对权威知识的传授的需求,进而产生了教育的场地,而后同样在公元前5世纪时,由于当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状况,各种思想与学说相互交流与探讨也产生了一些教育场所,如齐国的“稷下学宫”。而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实施,中国古代的教育基本上是一种学术传承式的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索并不怎么感兴趣,对于一些科技的发展并不重视,主要是古人觉得这是“奇技淫巧”,过多钻研会“玩物丧志”。尤其是儒家,看重的是“道”,是高尚的德行,认为下等人才迷恋“器”,故有“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说法,所以中国古代在学术方面更注重于思想上和道德上的发展,并且由于这一观念的传承并没有间断,所以也就没有出现西方世界在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这一影响直接体现在了教育场地的空间发展上。由于没有学科的分化,可以看到,中国的书院布局一直是延续到了清朝末期和民国初期。而在中世纪的初期,西方大学的布局基本也是封闭型的。这一点也是由于教会在社会思想中的统治地位造成的。而后随着西方的文艺复兴,大学的发展也逐渐摆脱了教会的干涉,在其他科学领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一发展也造成了校园空间结构的变化,由单一形式的逐渐转变为为多学科服务的规划形式。

参考文献

[1]《外国教育史教程》P48吴式颖主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外国教育史教程》P48吴式颖主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大学校园空间持续增长的原理和规划方法吕斌《城市规划》2002.5.

[4]《俄勒冈实验》P2,[美]C亚历山大,赵兵刘小虎译,知识产权出版社.

猜你喜欢
形式校园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 01:13:12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海峡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08
大学求学的遗憾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校园的早晨
琴童(2017年3期)2017-04-05 14:49:04
春满校园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