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华
所谓“有效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是否是有效教学的唯一指标。
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甚至高效呢?笔者认为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
一、树立以生为本意识,构建和谐课堂
1.充分尊重学生
有效教学的理念,关注学生需求是重要核心,而关注的心理基础则是尊重,尊重是人文、平等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交往中的素质要求,是诚信,关爱,协作等品质的形成基础。教师尊重学生,是实行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前提,没有尊重学生,课改无从进行。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关注学生的情商,才能真正地接近学生,使每一个增长率教学环节能够在学生身上发生作用,才能根除诸如为片面提高成绩而占用学生休息时间、满堂灌、拖堂、体罚羞辱等课堂教学顽疾,才能使有效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具体的贯彻落实。
2.把握两个主体
课堂由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组成,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何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学界争论都比较大。教师中心说忽视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问题的规律,一味地按照教条、以统一的标准、模式来授课,容易使学生的思维僵化,课堂沉闷,一个个棱角在日积月累中逐渐被磨平,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脑能力。这种观点自然与以生为本的新课改理念和有效教学的实施是背道而驰的。现在理想的课堂是由学生来做主体,教师只是起引导和启发的作用,让各种思维和想法活跃其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课堂仅仅是一个供大家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和解决疑问的场所。这样的课堂才能真正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各自作用,才能真正做到以生为本,构建起和谐的课堂,为顺利地实施课堂的有效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学生自主意识,鼓励质疑创新
前面提到,学生是课堂学习中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实践过程,教师的作用则是隐性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教师在提供了一些丰富的素材后,学生就要进行大量的自主探索。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学生的主动参与性越明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越大,越表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思多问,可以说,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善于思考,都有好思的习惯。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一定要注意多启发,多反问,不要包办代替,要鼓励他们想问题、提问题、钻研问题。如果鼓劲还不行,老师可以给学生指明思路,要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教给学生思维方法。只有在学生自己会思、会问、会学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与别人合作交流,也只有在学生个体的潜能得到发挥时,课堂教学才变得有效。
三、转变媒体手段意识,实现有效辅助
学习资源是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提供什么样的资源,以何种方式提供,就成为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教学最重要的策略。教学中教师要合理整合各种教学手段,“因材选媒”,突出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作用,淡化其“装饰”效应,让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情境中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切不可喧宾夺主,切不可忽略了学生的自我体验和品位。
當然,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多媒体辅助教学,对课堂效率的提高无疑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应明确目的,如何才能把问题用多媒体特有的优势表达清楚;尤其是语文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语文教育重在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任何语言文字之外的手段都不能成为语文教育的主导性手段。
四、具有常态反思意识,形成自省习惯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之。叶澜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现在很多教师会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通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长此以往,教师的教学能力一定会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循环中螺旋式上升,实现专业成长。
(作者单位 重庆市开县金峰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