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日报社总编辑 李淑岚
如何提高党报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3个环节:一是办好报,使党报从内容到形式都能得到群众的喜欢,真正使党报根植于群众之中;二是印好报,使用当代最先进的印刷技术,使党报成为平面媒体中的技术领先者;三是发好报,不断扩大党报的覆盖面,提高党报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包头日报社按照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抓住党报发行这一生命线工程,引进民营资本合资组建发行公司,走出了一条扩大党报覆盖面,提高党报传播力之路。
一、党报发行难题亟待破解
党报党刊发行体制改革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从包头日报社的实际情况看,也是如此。随着报刊市场的变化,原有的党报发行体制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一是发行数量逐年下降。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企事业单位订报的数量急剧下降,党报订阅主要集中在行政机关,使党报陷入“写谁谁看,谁写谁看”的尴尬境地。作为中共包头市委机关报的《包头日报》就从最多时的5万份下降到2万多份。二是投递质量差。普遍存在发行时间慢、覆盖率低、投诉率高等问题,不能实现有效发行,特别是一些交通条件差的偏远地区存在“一周一抱”甚至“半月一抱”“一月一抱”的情况。三是和市场不接轨。党报进不了零售市场,实际上阻断了党报和普通老百姓的联系,许多老百姓都没有见过党报。2012年,包头日报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在包百步行街举行党报大型推广活动,许多群众看到《包头日报》后说,“原来《包头日报》是这样的,从来没见过”。由此可见,改革党报的发行体制已迫在眉睫。
二、创新是党报发行改革的关键
如何改革党报的发行体制,全国的党报社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普遍的作法是报社独资组建发行公司或独资组建发行部,实行自办发行。但从运行的情况看,多数公司举步维艰,主要原因是由于体制、机制不灵活,导致“干部能上不能下、员工能进不能出、收入能高不能低”,使得人浮于事,员工老化,大锅饭严重,成本逐年增加,效率低下,公司难以为继。包头日报社发行部从1988年开始自办发行,到1998年倒闭关门,也是这个原因。针对这种情况,包头日报社党委经过认真研究,决定从创新体制入手来破解发行难题,从创新发行渠道入手使党报走向市场,从创新发行方式扩大党报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从创新管理来增强发行公司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一、创新体制是关键。体制是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包头日报社首先从体制问题入手。按照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包头日报社出资51%,包头新思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资49%,共同组建了包头日报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包头日报社负责人担任董事长,委派主管会计,包头新思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任总经理,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根据包头地区的特点,包头日报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在本市五区设立了5个分公司、3个服务网点、2个分站。公司实行全员聘用制,所有员工都从劳动力市场和相关企业招聘。由于实行民营企业的管理模式,使企业真正形成了“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的管理机制。公司从2010年8月9日创立至今,已有3名分公司经理因不称职被撤职,多名表现优秀的员工被提拔到领导岗位。
二、创新发行渠道是基础。党报发行过多依赖党政机关是党报覆盖面小的重要原因。包头日报发行公司成立后,在保住党报在党政机关的阵地后,把发行的重点放在非公企业、沿街店铺和社区居民,使新增订户大量增加,党报的发行结构更加优势。积极开拓零售市场,和市区800个便利店、烟酒超市等签订合作协议,代售《包头日报》,使《包头日报》走出深闺,走向市场。
三、创新发行方式是重点。过去党报发行主要靠订阅,很少进行宣传推广。包头日报发行公司为了扩大党报的影响,利用周六、周日在流动人口较多的广场、步行街等地组织买党报抽奖活动,很受群众欢迎。在大商场、宾馆、饭店等大型娱乐场所以及飞机场等窗口单位放置展示报架展示党报。通过这样一些活动,大大提高了党报的知名度和覆盖面。
四、创新管理是保障。体制确定以后,机制就是基础。为此,包头日报发行公司建立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车辆管理、后勤管理等一系列制度,在公司层面建立了综合办公室、发行部、市场部、酒类营销部等4个部门,负责管理全市分公司、分站的业务。完善的管理体制和健全的制度,保证了公司的健康运行。
三、党报发行改革成效明显
经过3年多的运行,包头日报发行公司已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是党报的发行数量明显增加,投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明显提高。2014年,《包头日报》发行量突破了6万份大关,较上年增长50%;实现了党报的早报早投,使城乡结合部和白云、达茂、固阳、土右、石拐等远郊旗县区能够看到当天的《包头日报》。
二是实施党报覆盖工程。党报覆盖工程是2014年包头市委、市政府实施的重点惠民工程。为了切实做好党报覆盖工程,发行公司在机场、火车站放置阅报栏,在包头市486辆公交车、5600辆出租车以及全市各大医院病房、宾馆、高校、社区、嘎查村赠阅3万份《包头日报》,有效扩大党报在包头地区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使党报真正走向市场,走向群众之中。
三是发行公司的经营业务进展迅速。包头日报发行公司借助已经建立的渠道优势,开展了报刊夹页广告、报纸委投业务、DM广告等衍生业务。创办了自己的《新包报》,围绕“旧报回收、资源再生、绿色环保、节能降耗”这一主题,开展了“旧报回收”业务,开展了“旧报换新版”活动。今年9月份,公司又正式启动了酒类营销业务,组建了包头市鹿鼎酒业有限公司,正式进军白酒市场。2013年11月,包頭日报发行公司提出“打造包头物流服务业新形象”的战略目标,与中铁快运合作开展了物流快递及小件物品配送业务,当年实现盈利。
四是公司正规化建设迈出了坚定的步伐。公司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明显提高。公司组织专人编写下发了《发行部岗位职责制度汇编》《综合办公室岗位职责》等规章制度,明确了各岗位的职责和考核办法,从制度上保障了公司的良性发展;规范了发行投递作业流程,实行“投递人员归班制”;设立信息平台,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对投递段道进行科学测算,结合投递份数制定薪酬标准,投递难易强度及工作量与工资紧密挂钩,真正实现了多劳多得;成立了包头日报发行有限公司党支部;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组织了“首届员工技能大赛”、“首届员工综合业务知识大赛”、歌咏比赛等活动,丰富了员工的文化生活,增强了公司的凝聚力。
五是解决了200多人的就业问题。包头日报发行公司的员工多数来自下岗企业的职工、农民工和城市的无职业者,目前已招聘200多名职工,对包头市的就业再就业安置工作做出了贡献。
四、党报发行体制改革的几点启示
启示一,党报发行改革势在必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加快构建现代传播体制,加强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等传统媒体建设,支持重点新闻网站加快发展,切实提高媒体传播能力。党报承担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及时引导舆论的重大职责。如何才能强化主流媒体的地位,扩大在读者中的影响?我们从包头日报发行公司的实践中认识到,深化党报发行体制改革,创新发行方式,保证党报的发行数量和质量是必然的选择。
启示二,创新体制是党报发行改革的根本。按照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党报社的改革要实行采编和经营两分开,广告、印刷、发行等经营部分要从事业体制中剥离出来,逐步转制为企业,重塑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竞争,发展报业经济。新转制的企业采用什么体制?企业改革的实践证明,股份制是最好的选择。包头日报发行公司引入民营资本,利用民营资本经营灵活,适应市场能力强等优势,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公司走上了正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克服了报业同行由于体制单一造成的机制不活、负担沉重等问题。
启示三,做大发行产业是党报发行改革的物质保证。发行产业是报业经济中的弱势产业,靠广告赚钱来补充发行的亏损是国内报社的一般作法,这是国内报社自办发行难以为继的一个重要原因。包头日报发行公司从一成立就确定了两个目标:一是搞好党报发行,扩大党报的覆盖面;二是利用发行渠道发展相关产业,使发行公司成为报社的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从3年多的运行情况看,两个目的基本达到。正是由于发行公司具有了“造血”的功能,才为党报的发行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证。
责任编辑:邰山虎
如何提高党报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3个环节:一是办好报,使党报从内容到形式都能得到群众的喜欢,真正使党报根植于群众之中;二是印好报,使用当代最先进的印刷技术,使党报成为平面媒体中的技术领先者;三是发好报,不断扩大党报的覆盖面,提高党报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包头日报社按照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抓住党报发行这一生命线工程,引进民营资本合资组建发行公司,走出了一条扩大党报覆盖面,提高党报传播力之路。
一、党报发行难题亟待破解
党报党刊发行体制改革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从包头日报社的实际情况看,也是如此。随着报刊市场的变化,原有的党报发行体制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一是发行数量逐年下降。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企事业单位订报的数量急剧下降,党报订阅主要集中在行政机关,使党报陷入“写谁谁看,谁写谁看”的尴尬境地。作为中共包头市委机关报的《包头日报》就从最多时的5万份下降到2万多份。二是投递质量差。普遍存在发行时间慢、覆盖率低、投诉率高等问题,不能实现有效发行,特别是一些交通条件差的偏远地区存在“一周一抱”甚至“半月一抱”“一月一抱”的情况。三是和市场不接轨。党报进不了零售市场,实际上阻断了党报和普通老百姓的联系,许多老百姓都没有见过党报。2012年,包头日报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在包百步行街举行党报大型推广活动,许多群众看到《包头日报》后说,“原来《包头日报》是这样的,从来没见过”。由此可见,改革党报的发行体制已迫在眉睫。
二、创新是党报发行改革的关键
如何改革党报的发行体制,全国的党报社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普遍的作法是报社独资组建发行公司或独资组建发行部,实行自办发行。但从运行的情况看,多数公司举步维艰,主要原因是由于体制、机制不灵活,导致“干部能上不能下、员工能进不能出、收入能高不能低”,使得人浮于事,员工老化,大锅饭严重,成本逐年增加,效率低下,公司难以为继。包头日报社发行部从1988年开始自办发行,到1998年倒闭关门,也是这个原因。针对这种情况,包头日报社党委经过认真研究,决定从创新体制入手来破解发行难题,从创新发行渠道入手使党报走向市场,从创新发行方式扩大党报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从创新管理来增强发行公司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一、创新体制是关键。体制是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包头日报社首先从体制问题入手。按照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包头日报社出资51%,包头新思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资49%,共同组建了包头日报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包头日报社负责人担任董事长,委派主管会计,包头新思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任总经理,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根据包头地区的特点,包头日报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在本市五区设立了5个分公司、3个服务网点、2个分站。公司实行全员聘用制,所有员工都从劳动力市场和相关企业招聘。由于实行民营企业的管理模式,使企业真正形成了“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的管理机制。公司从2010年8月9日创立至今,已有3名分公司经理因不称职被撤职,多名表现优秀的员工被提拔到领导岗位。
二、创新发行渠道是基础。党报发行过多依赖党政机关是党报覆盖面小的重要原因。包头日报发行公司成立后,在保住党报在党政机关的阵地后,把发行的重点放在非公企业、沿街店铺和社区居民,使新增订户大量增加,党报的发行结构更加优势。积极开拓零售市场,和市区800个便利店、烟酒超市等签订合作协议,代售《包头日报》,使《包头日报》走出深闺,走向市场。
三、创新发行方式是重点。过去党报发行主要靠订阅,很少进行宣传推广。包头日报发行公司为了扩大党报的影响,利用周六、周日在流动人口较多的广场、步行街等地组织买党报抽奖活动,很受群众欢迎。在大商场、宾馆、饭店等大型娱乐场所以及飞机场等窗口单位放置展示报架展示党报。通过这样一些活动,大大提高了党报的知名度和覆盖面。
四、创新管理是保障。体制确定以后,机制就是基础。为此,包头日报发行公司建立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车辆管理、后勤管理等一系列制度,在公司层面建立了综合办公室、发行部、市场部、酒类营销部等4个部门,负责管理全市分公司、分站的业务。完善的管理体制和健全的制度,保证了公司的健康运行。
三、党报发行改革成效明显
经过3年多的运行,包头日报发行公司已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是党报的发行数量明显增加,投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明显提高。2014年,《包头日报》发行量突破了6万份大关,较上年增长50%;实现了党报的早报早投,使城乡结合部和白云、达茂、固阳、土右、石拐等远郊旗县区能够看到当天的《包头日报》。
二是实施党报覆盖工程。党报覆盖工程是2014年包头市委、市政府实施的重点惠民工程。为了切实做好党报覆盖工程,发行公司在机场、火车站放置阅报栏,在包头市486辆公交车、5600辆出租车以及全市各大医院病房、宾馆、高校、社区、嘎查村赠阅3万份《包头日报》,有效扩大党报在包头地区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使党报真正走向市场,走向群众之中。
三是发行公司的经营业务进展迅速。包头日报发行公司借助已经建立的渠道优势,开展了报刊夹页广告、报纸委投业务、DM广告等衍生业务。创办了自己的《新包报》,围绕“旧报回收、资源再生、绿色环保、节能降耗”这一主题,开展了“旧报回收”业务,开展了“旧报换新版”活动。今年9月份,公司又正式启动了酒类营销业务,组建了包头市鹿鼎酒业有限公司,正式进军白酒市场。2013年11月,包头日报发行公司提出“打造包头物流服务业新形象”的战略目标,与中铁快运合作开展了物流快递及小件物品配送业务,当年实现盈利。
四是公司正规化建设迈出了坚定的步伐。公司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明显提高。公司組织专人编写下发了《发行部岗位职责制度汇编》《综合办公室岗位职责》等规章制度,明确了各岗位的职责和考核办法,从制度上保障了公司的良性发展;规范了发行投递作业流程,实行“投递人员归班制”;设立信息平台,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对投递段道进行科学测算,结合投递份数制定薪酬标准,投递难易强度及工作量与工资紧密挂钩,真正实现了多劳多得;成立了包头日报发行有限公司党支部;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组织了“首届员工技能大赛”、“首届员工综合业务知识大赛”、歌咏比赛等活动,丰富了员工的文化生活,增强了公司的凝聚力。
五是解决了200多人的就业问题。包头日报发行公司的员工多数来自下岗企业的职工、农民工和城市的无职业者,目前已招聘200多名职工,对包头市的就业再就业安置工作做出了贡献。
四、党报发行体制改革的几点启示
启示一,党报发行改革势在必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加快构建现代传播体制,加强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等传统媒体建设,支持重点新闻网站加快发展,切实提高媒体传播能力。党报承担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及时引导舆论的重大职责。如何才能强化主流媒体的地位,扩大在读者中的影响?我们从包头日报发行公司的实践中认识到,深化党报发行体制改革,创新发行方式,保证党报的发行数量和质量是必然的选择。
启示二,创新体制是党报发行改革的根本。按照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党报社的改革要实行采编和经营两分开,广告、印刷、发行等经营部分要从事业体制中剥离出来,逐步转制为企业,重塑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竞争,发展报业经济。新转制的企业采用什么体制?企业改革的实践证明,股份制是最好的选择。包头日报发行公司引入民营资本,利用民营资本经营灵活,适应市场能力强等优势,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公司走上了正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克服了报业同行由于体制单一造成的机制不活、负担沉重等问题。
启示三,做大发行产业是党报发行改革的物质保证。发行产业是报业经济中的弱势产业,靠广告赚钱来补充发行的亏损是国内报社的一般作法,这是国内报社自办发行难以为继的一个重要原因。包头日报发行公司从一成立就确定了两个目标:一是搞好党报发行,扩大党报的覆盖面;二是利用发行渠道发展相关产业,使发行公司成为报社的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从3年多的运行情况看,两个目的基本达到。正是由于发行公司具有了“造血”的功能,才为党报的发行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证。
责任编辑:邰山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