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帆
摘 要:随着社会多样化的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创建特色学校成为当前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经过长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我国特色学校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创建的过程中,仍存在诸多的问题,需要相关人员进一步加强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与探索,以便促进我国特色学校建设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特色学校; 问题;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3-148-001
一、特色学校的提出及内涵
1.特色学校的提出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关于特色学校的建设,很多国家都进行了相关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探索,如英国的专门学校、灯塔学校的研究探索,美国的蓝带学校、特许学校等学校的研究与探索。我国在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就曾提出了“特色学校”这一概念。进入90年代,以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中小学要“创办出各自的特色”为标志,特色学校引起理论界的关注,成为热门的概念。到90年代后期,特色学校逐步进入政府教育政策文本,成为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和新的办学模式。
2.特色学校的内涵
所谓特色,强调的就是学校发展中形成的个性和独特之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办学特色强调“各自的”,就是要各校从自己的“校本”实际情况出发,从校本发展、校本课程、校本管理、校本研究、校本培训等方面切入,形成自身的特色。所谓特色学校指以其独特性、先进性、科学性、稳定性等区别于其他学校并取得显著成绩,为社会和其他学校认可的学校。即“特色学校”是指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从本校的实际出发,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形成了独特的、稳定的、优质的办学风格和优秀的办学成果的学校。
二、当前特色学校创建存在的问题
1.片面强调创建特色学校,淡化素质教育
片面强调创建特色学校,却淡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是不对的。有人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太难,而创办特色学校并不难。只要学校抽几位有特长的教师,组织学生突击一番,就可以应付检查,就可以开现场会,还可以挂牌、上报纸。于是在那里出现了争创“特色学校”的热潮。有的同志解释:开展活动、学习技巧,就是素质教育。我认为这是一种很粗浅、很片面的认识。要求学生按照学校“特色”的要求,具有统一的爱好、相同的技能。这样做,恰恰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有违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深入进行。
2.校校有特色,甚至一校一品
现今对于特色学校的建设出现了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全力引导协调推动,学校积极谋划、踊跃争创,学生、家长和社会逐渐认可,乐于接受的良好态势。但是也出现了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对特色学校创建下命令定指标,必须“校校创建、一校一品”的极端化的拔苗助长和大跃进式的倾向。学校也一窝蜂式地挖空心思、弄虚作假,生搬硬套地找特色、造特色、抢特色,以求得经费支持和特色称号。殊不知特色学校的创建是一个需要经过长期探索历史积淀逐步形成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能在短时间内完成的趋利行为。一所学校要办出自己的特色,既要有富有特色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来引领和指导自己的办学行为,也要有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的自觉行为,以及学生的广泛参与和社会舆论的普遍认可。
3.把学校特色与特色学校混同
学校特色与特色学校,是特点和特色、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只开展几次活动、设立几个社团、开设几样课程、获得几样奖励,就称为特色学校,是以偏概全,它们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特色学校要有自己一套完整的、科学的、清晰的特色理论作为支撑,引导人们的各种办学行为。
4.特色需要创新就不必继承
发展特色是一种创新,更是一种继承。要坚决摈弃“新事物”一出现,就全盘否定“旧事物”的行为。打造特色需要一个历史积淀的过程,需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经过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对学校特色文化的逐渐认同。从学校的实际优势和物质条件出发,从学校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出发,才有可能成为特色学校。学校特色创建需要在继承中创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并且要改革创新发扬光大,紧跟时代的步伐,培养出符合国家需要的特色人才。
三、特色学校创建的有效途径
首先,借鉴国外创办特色化教育的经验。国外创办特色教育的基本目標就是使教育更多地尊重与培养儿童个性,实现儿童个性化、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基本做法就是利用多样化、具有可选择性的教育教学活动来改造传统的、以班级授课和高度统一的教育教学要求为基本内容的教育教学活动。
其次,更新教育与教学的理念。创建特色学校要在教育教学理念方面实现八个转变。一是要实现从关注少数精英学生到注重全体学生的转变。二是要实现从偏重学业成绩的片面发展到注重学生全面、和谐、均衡发展的转变。三是要实现从学生被动接受式的学习到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式学习的转变。四是要实现从缺乏创造性的教育到富有创造性的教育的转变。五是要实现从千篇一律的单一性的教育到多样性教育的转变,体现课程设置、教学策略与模式的多样化和学习方式的个别化。六是要实现从不可选择的教育到可选择性教育的转变,使教育教学制度具备可选择的特征,并给予家长、学生进行教育选择的权利和机会。七是要实现从关注教育的选拔功能到重视教育的发展功能的转变。八是要实现从注重分数、“双基”和升学率的质量观到新的全面质量观的转变,建立新的科学的教育教学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更多地使用发展性评价等手段促进学生的发展。
最后,从学校实际出发选择创建特色的具体领域。第一,选择特殊的有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进行教学改革。第二,开发独特的校本课程。第三,建立教师发展学校,实现教师的校本发展。第四,实施特色化教学管理。第五,在教学形式方面进行有特色的改革。引入分组教学、小班教学、个别教学与现场教学等教学形式,实现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参考文献:
[1]孙婷婷.论特色学校的内涵、特征与创建[J]新课程,2009(9)
[2]鲍玉琴.关于创办特色学校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4)
[3]吴甸起.论学校特色与特色学校[J]青年教师,2006[8]
[4]李晓慧.特色学校研究综述[J]教学与管理,2012(4)
[5]姚本先,曹前贵.多元化筹措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的必要性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5(8)